刘素青
(福建省宁德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 宁德 352000)
“十三五”以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酸雨中硝酸根的占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其地形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大致呈“门”型的梯状,且宁德市中心城区有煤炭发电企业、垃圾焚烧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港口码头货运船舶、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因此研究宁德市酸雨的污染状况也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福建省宁德环境监测中心站2016-2022年的降水数据,对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今后酸雨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点位情况见表1。
表1 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为:pH值,电导率、降水量及硫酸根、硝酸根、氟、氯、铵、钙、镁、钠、钾 9种离子浓度。
执行《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1],逢雨必测,每天上午9:00到次日上午9:00为一个采样监测周期。
降水状况评价主要采用两项指标,即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频率。降水pH均值采用氢离子浓度雨量加权法。采用降水PH值低于5.60作为酸雨判据。其中,pH值<4.50为重酸雨,4.50<pH值<5.00为中酸雨,5.00≤pH值<5.60为轻酸雨。酸雨城市指年均pH值低于5.60的城市。酸雨频率指降水pH值低于5.60的降水占所统计降水的百分比,见表2。
表2 酸雨区分级标准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降水pH年均值和年酸雨频率的变化趋势。
“十三五”以来,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pH年均值介于5.34~5.76,其中最低值是2018年的5.34,最高值是2019年的5.76;年酸雨出现频率介于19.6%~47.1%,其中年酸雨出现频率最低是2019年的19.6%,年酸雨出现频率最高是2016年的47.1%,具体见表3和图1。根据酸雨污染等级评价标准来看,宁德市中心城区除了2019年为非酸雨区外,其它年份均属于轻酸雨区。
图1 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情况图
表3 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年酸雨出现频率与pH年均值变化情况
从表4和图2可以看出,宁德市中心城区年降水电导率最小值是2017年的1.3 mS/m,最大值是2018年的4.7 mS/m,自2019年开始年降水电导率迅速下降,之后几年基本都在2 mS/m左右。说明降水的污染程度逐渐转好。
图2 2016—2022年宁德市年电导率变化图
表4 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年电导率变化情况
将以2016-2022年的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数据为基础,运用spearman秩相关法对降水的pH年均值和年酸雨频率分别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i是变量 Xi与 Yi 的差值;xi为周期1-N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i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序号;Yi是时间排列序数;Rs是秩相关系数;N 是时间周期总数大小。
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pH年均值和年酸雨频率统计值见表3。当N=7时,查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临界值可知,临界值W1=0.564,显著性水平值W2=0.893 0。
从表5可知Rs(酸雨频率)和Rs(pH)都为负数,表明2016-2022年酸雨频率和pH都呈下降趋势;│Rs(酸雨频率)│和│Rs(pH)│都小于临界值0.714 0,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也就是说,2016-2022年宁德市pH年均值和年酸雨频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
表5 宁德市中心城区PH年均值和年酸雨出现频率变化趋势结果分析
从表6 可以看出,影响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42-和NO3-,主要阳离子是 NH4+、Ca2+、K+、Na+。从图3可知,SO42-和NO3-比值最大是2016年的1.32,之后逐年下降,之后几年比值基本保持在0.9左右。表明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类型已是硫酸与硝酸并重型。
图3 硫酸根/硝酸根比值
表6 2016-2022年宁德市降水化学组分浓度
(1)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pH年均值介于5.34~5.76,年酸雨出现频率介于19.6%~47.1%,宁德市中心城区除了2019年为非酸雨区外,其它年份均属于轻酸雨区。
(2)宁德市中心城区降水电导率自2019年开始迅速下降,之后几年基本都在2 mS/m左右,说明降水的污染程度逐渐转好。
(3)2016-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pH年均值和年酸雨频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
(4)影响降水的主要阴离子是SO42-和NO3-,目前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类型已是硫酸与硝酸并重型。
宁德市中心城区酸雨来源主要是周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影响,如煤炭发电企业、垃圾焚烧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港口码头货运船舶、车辆的污染物排放等污染企业。因此,加强对工业源和移动源的管控是有效降低酸雨主要途径。主要建议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钢铁、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VOCs综合治理,淘汰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
(2)加强对道路移动源的检查,在生产和生活各场景,鼓励使用电动化替代。
(3)大力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积极为船舶提供靠岸供电服务,减少船舶在靠港期间因柴油燃料发电造成的废气、黑烟等污染,加大宣传,鼓励船舶靠岸期间使用清洁电能替代柴油发电,联合海事部门加强对码头供电和船舶用电情况的监管。
(4)全面加强生态修复[2],提高宁德市中心城区的植被覆盖率。借用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效地提高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