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A市某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实例分析

2023-10-30 01:58周文聪聂珊珊卢俊安陈怡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规划区公益林红线

周文聪,赵 璐,聂珊珊,卢俊安,陈怡君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

引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上起到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的作用 。其根本目的是协调社会经济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实现以最小的环境损失和影响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1]。对规划方案提出优化调整建议是规划环评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之一[2]。

1 规划方案概述

1.1 规划范围

本案例属于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位于华南地区A市,分两期进行开发,规划面积约280.83 hm2。规划与县级森林公园B景区相交,但规划建设用地不位于森林公园范围内,符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2 功能定位

规划依托县级森林公园B山的水生态资源特色,建设成为智慧健康、艺术人文、生态康体、科技多元汇聚的智慧健康旅游度假区,引领未来高净值家庭康养度假旅居新生活方式平台。

1.3 功能分区

本次规划范围形成生态保育区及健康养生区两大功能片区,各功能片区定位如下。

1.3.1 生态保育区

以完全原生态的形式还原保护动植物的野生生态循环空间,结合观赏功能的生态型感受区域。

1.3.2 健康养生区

依托区域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核心区位,打造一个集绿色康养、休闲度假、创意文旅、主题游乐、运动探险、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

1.4 土地利用规划

本次规划面积约280.83 h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59.41 hm2,占规划范围的21.16%,主要为商业设施用地(24.95 hm2)、文化设施用地(0.48 hm2)、公用设施用地(0.29 hm2)、公园绿地(22.56 hm2)、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1.13 hm2)等。此外,还有村庄建设用地(1.12 hm2)、公路用地(6.61 hm2)以及水域(15.35 hm2)和农林用地(196.68 hm2)等非建设用地。

2 规划区现状

2.1 规划区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区内现状用地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大部分用地为农林用地。规划区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村庄、县级森林公园B、生态公益林、水库C(水环境Ⅱ类)、基本农田;规划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住宅区、村庄、学校、医院、国家级森林公园D、水库E(水环境Ⅱ类)、河流F(水环境Ⅱ类)等。

规划区不涉及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规划范围内涉及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县级森林公园B、基本农田,但建设用地均不占用上述敏感用地。

2.2 规划区现状评价

2.2.1 现状综合评价

(1)规划区以农林用地为主,建设用地相对较少

规划区主要以农林用地为主,山地、园地和林地是规划区的现状主体用地,水库C及其它现状水渠分布于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国道G旁,在规划区生态环境极其优越的条件下,未来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优先。

(2)规划区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区域内部交通可达性较弱

规划区内的现状交通主要以一条道路联系至水库C周边,交通可达性较弱,在规划中,应根据县级森林公园B的总体规划,落实森林公园道路网系统,为规划区的开发建设创建合理有序的交通网。

(3)规划区内部公共服务及市政配套设施缺乏,不能满足未来的开发建设需求

规划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缺乏,供电、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都不具备,无法满足未来开发建设需求,整体基础设施落后,且片区内高差较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随着未来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在H镇区域层面进行统筹考虑。

2.2.2 存在的环境问题

规划区内现有生活污水没有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有效处理,而是经格栅、化粪池简易处理后排入附近小水沟,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规划区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规划区内农庄产生的餐饮油烟将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3 规划协调性分析

本次实例分析采用ArcGIS软件,将规划区与生态保护红线、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基本农田等基础数据进行叠图分析,可得到如下相符性结论:

(1)规划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但涉及区域均作为生态保育区,不作任何建设用途,建设项目用地均不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因此,规划的实施与《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粤府〔2020〕71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下发生态保护红线和“双评价”矢量数据成果的函》、《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定不相冲突。

(2)规划区与县级森林公园B相交,本规划将其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禁止开发并实施有效的保护,符合森林公园保护有关要求。

(3)规划区分期建设,一期建设用地均不涉及生态公益林用地,二期建设用地全部为生态公益林,在落实二期建设用地生态公益林的征占用手续后,本规划区可与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的要求相符。

(4)规划区控规范围内有基本农田,但建设项目用地均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

4 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4.1 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规划区及周边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水库C总磷、总氮超标,一方面可能是受地面径流带来的果树种植施肥影响,氮、磷等元素随地面径流进入水库沉积产生富集;另一方面,水库封闭程度较高,与外界新鲜活水交换的频率低,也会对水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4.2 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规划区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承载力等方面。

4.2.1 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区控规范围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但建设用地均不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规划实施过程应加强管控,确保建设项目用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

4.2.2 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区

规划区建设用地均位于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区内,管控区内实施有条件开发,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加强开发内容、方式及强度控制。

4.2.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

本规划区全部位于环境空气一类区,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现有项目改建的,应当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4.2.4 生态公益林规划区部分建设用地涉及生态公益林,建设单位应依法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征占用生态公益林手续。

4.2.5 生物多样性

规划区内分布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金毛狗,珍稀濒危植物粘木、白桂木和吊皮锥,需要加强对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4.2.6 资源承载力

规划分一期和二期进行开发建设,目前一期建设用地已全部落实了建设用地指标,占地均为建设用地;二期建设用地尚未全部落实建设用地指标,现状占地涉及非建设用地,可见规划建设项目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待协调。

5 环境承载力分析

5.1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规划区周边水体及H城镇污水处理厂纳污水体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相应标准要求。

规划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H镇污水处理厂处理,H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1万t/d,现状日平均处理量为0.65万t/d,根据计算结果,规划实施后,旺季污水量占污水处理厂现状剩余处理能力的52.61%。由此可见,H镇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规划区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不会对纳污水体水质造成显著影响,规划区周边水体及纳污水体水环境具有承载力。

5.2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根据国家“十三五”期间的总量控制因子,本实例分析选取SO2、NO2和PM10作为本次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因子,采用A值法计算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经计算,可得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见表1、表2。

表1 规划区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单位:t/a

结合规划区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规划区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具有承载力。

表2 规划区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 单位:t/a

6 优化调整建议

根据对规划方案的分析,本文从开发布局、开发程度、开发建设时序、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6.1 开发布局优化

规划区西侧部分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要求规划区严格落实生态分区控制,确保建设项目均位于适建区,不可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建议在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红线之间划定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域,在缓冲区域内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切实落实好生态保护工作。

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基本围绕水库C进行开发建设,为保护水库C的水质,建议对水库C划定蓝线保护,禁止违反城市蓝线保护要求的建设活动。规划区污水应妥善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水库内设置排污口,污水不得排入水库内,不得向水库倾倒生活垃圾及其它固体废物。

6.2 开发规模优化

规划区建设项目用地与生态保护红线距离较近,规划应严格控制游览设施、商业、酒店等建设用地比例,按规划区的容量合理控制游客规模;同时合理设计各类旅游活动的活动尺度和空间尺度,将旅游活动限制于适建区内。

6.3 建设时序优化

本规划分一期和二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涉及生态公益林,基础条件较为成熟;二期建设用地涉及非建设用地和生态公益林,基础条件有待完善,建议规划单位积极落实用地指标,依法按程序办理生态公益林征(占)用手续。在开发建设时序上,可优先一期建设用地的开发,二期建设用地需完善相关手续后才可进行开发。

规划实施过程中,建议基础设施先行,优先推进污水工程建设,积极对接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落实管网建设的合法性,同时落实规划区实施时序与H镇污水处理厂的衔接,确保规划区污水得到妥善处理。

6.4 污染防治措施优化

规划区污水拟纳入H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为提高污水治理水平,本文建议将规划区现有生活污水也纳入到本区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考虑到规划区全部位于环境空气一类区,建议将规划区内餐饮区的餐食通过与规划区外餐饮企业合作配送的方式,不在规划区内进行烹饪,不产生餐饮油烟,满足环境空气一类区保护要求。

7 结语

本文以华南地区A市某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规划方案的规划范围、功能定位、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规划等内容,在规划分析基础上,从规划区现状、规划协调性分析、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制约因素、环境承载力分析等方面对规划进行综合论证,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改进规划的不足,提高规划的合理性,为更好地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分析。

猜你喜欢
规划区公益林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