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
“体验”是指个体在亲身实践、亲身经历过后收获的情感经验,“体验”一词活用在教育领域,便有了“体验式学习”这一概念。所谓体验式学习,强调在课堂中模拟和还原真实场景或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后提升自身的知识理解与知识吸收能力。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数字计算、图形绘制、概率统计、抽象推理等均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的数学技能。考虑到数学学科抽象复杂的本质,体验式学习以特定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有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活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发性、独立性,身为教师应自觉成为数学知识与学生衔接的桥梁,灵活运用体验式学习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可持续提升。
一、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1.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自觉性相对较差,在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时难免产生抵触情绪。体验式学习将教材文本描述转变为视频、动画情境或现实情境,学生的学习体验更生动立体。以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学生需要掌握“左右”这一简单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在屏幕中展示教室的平面图,通过屏幕中虚拟人物位置的移动帮助学生理解位置知识。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请你像我这样做”游戏,学生通过完成“举起左手”“举起右手”“拥抱你左手边的同学”等指令落实位置知识的学习。游戏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2.体验式学习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共同组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良好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数据意识、空间意识和推理意识的形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以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一课为例,本课着重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图形平移、旋转等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参与剪纸活动,通过对剪纸成品的观察,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此外,教师可以在屏幕中移动、旋转单一图形,通过一定路径的变化将其组合成轮船、飞机等组合图案,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过后思考平移、旋转知识。教师也可以先展示组合图形及单一图形的位置,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总之,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思考得越多、越积极,数学思维的培养就越到位。
(二)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1.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拓展教學内容。
受应试制度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占据主导地位,“灌输”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知识,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而机械。体验式学习将情境教学、分组教学、游戏教学等多元教学手段涵盖其中,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以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一课为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技巧,本课是对学生综合运算能力的全面考查。《混合运算》一课在学生作业和考试卷面中多以计算题、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对此,教师通常通过设计足够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而,学生容易对“75-5×2”或“25+35-40”这类习题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还应注意习题讲解和练习的趣味性。就实践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模拟超市购物、公园购票等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融入混合运算习题中,如此一来,既能保证习题训练的专业性,又能保证习题训练的趣味性,学生的课堂听讲配合度和参与度均会有所提升,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2.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加强师生亲密关系。
如上文所述,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相对固定又略显紧张,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意识未能得到有效培养。体验式学习符合新课标“肯定学生课堂主体学习地位”的相关论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拥有更多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机会。以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一课为例,本课学生将初步学习事物分类的知识。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的学生倾向按照相同的颜色分类,有的学生倾向按照相同的形状分类,还有的学生倾向按照相同的用途分类。总之,无论学生提出哪种分类标准,理由充分且逻辑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其肯定。当学生提出3~5个分类方案后,教师应安排学生遵循方案进行整理实践,让学生通过横向对比,总结出每一个分类方案的共同之处是先确定统一的标准,再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如此一来,便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师生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难点
首先,体验式学习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知行合一”还是“自然主义”都能看出学者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关系的思考。新课改背景下,体验式学习法的推广意味着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但是部分教师尚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体验式学习法的认知不足。加上体验式学习法意味着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压力,1~4年级的教师还会在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但在5~6年级的小学高年段,这一教学方法便难见踪迹。
其次,体验式学习不仅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严苛考验,也对学校教学建设有着严格要求。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到位对学生的学习体验产生直接影响,但部分地区小学教学资金相对有限、教学设备更新滞后,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最后,应试思想在部分学生家长心中依然根深蒂固,这些家长信奉“题海”战术,对体验式学习持否定意见,认为体验式学习不过是“耽误正常课时”“没有必要的形式主义”,因此,学生家长的不理解也会对课堂教学开展、家庭教育落实以及家校合力模式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三、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小学数学最为鲜明的两大特点,这也造就了小学数学较高的教学难度。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式学习让抽象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1.优化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效合作。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水平,教师应在新课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讓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为例,本课学生将学习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故《认识人民币》一课实质上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知识的回顾。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在课堂模拟文具店情境,让学生分别饰演顾客和店员角色,通过购物实践训练学生的加减运算能力。此外,元、角、分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当设计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支7元5角的钢笔,他给了老板10元,老板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一支铅笔2元,3支铅笔5元,小明想买7支铅笔最少要给老板多少钱?”以此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优化讨论氛围。
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尚未成熟,而合作学习能给予学生意见交流和思维拓展的机会。所谓合作学习,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将其分为能力相近、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思考过后便是小组交流环节。以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一课为例,不同学生的分类标准并不一致,教师可以随机分发给学生数量不等的彩纸、尺子、彩笔等物品,要求每一个小组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组员之间展开激烈讨论,然后教师点名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分类成果,以促进小组之间良性交流、相互学习。
3.优化实践氛围。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绝非只是提升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中活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才是小学数学的最佳学习模式。实践氛围给予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一课为例,本课考查学生的推理思维和搭配思维。去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场所旅游时,通常会有成人票和儿童票的区别,教师便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计算外出游玩最省钱的方案。此外,教师可以将日常买菜或购物节“拼单”场景引入课堂,通过实际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如,二年级《认识东、西、南、北》一课,学生的亲身体验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将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测定方向,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看看这些方向各有什么景物,还可以指定某一个方向,让学生判断其他三个方向,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体验式学习意味着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参与更多的学习活动,除了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外,各式各样的数学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珠心算比赛”“剪纸比赛”“校园小集市交流会”等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1.提升想象力。
图形几何知识对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较高要求,因而教师应当重视图形教学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后提升自身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一课中,学生初次接触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图片后,及时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掌握各个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这些形状或者利用这些图形拼成新的图案。如此层层递进,学生的想象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又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一课中,学生将在《认识图形(一)》一课的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分发给学生七巧板这一辅助工具,引导学生通过七巧板的拼搭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之间的关系。
2.提升探究能力。
数学原理背后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实质上就是锻炼学生追本溯源的能力,让学生不只能理解原理内容,更要理解原理的适用范围和推导过程。以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一课为例,本课学生需要学习“九九乘法表”知识,是乘法运算的简便规则,也是学生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等进阶知识的基础。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24点计算”游戏,即随机抽取4张扑克牌,让学生通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得出24这一结果,通过游戏的方式探究哪些数字经过组合能构成24,以增强学生的数感,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三)加大教学评价力度,建立学生学习自信
虽然学生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参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无需参与,事实上,教师的课堂引导和陪伴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正面引导与鼓励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应落实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评价工作,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积极推进师生互评、学生互评、教师自评、学生自评等活动的开展,综合师生意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促使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形成家校合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转变了传统课堂的师生关系,学生得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作为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调动,通过情境学习、分组学习、游戏学习等多种手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