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初探

2023-10-30 07:18吴佳伟杨金海刘家发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壮乡壮族体育项目

□吴佳伟 杨金海 刘家发/文

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类的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并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中国历史上,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发展出完整的体系;西晋南北朝时期融入少数民族运动,隋唐时期蓬勃发展,宋元时期兴盛繁荣,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体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1]。其中,壮族文化传统运动在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形式。

壮族体育礼仪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骆越人在岭南江流域举行祭祀活动。《花山岩画铜鼓图像》记录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壮族体育活动,包括舞蹈、武术、军事体育、划龙舟、抛绣球和健身娱乐等。壮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它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2]。

古代壮族先民生活在山区和丛林地区,他们依靠狩猎来维持生存。这种古老的狩猎技术为壮族人民提供了独特的体育活动。所以说,壮族传统体育是壮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本文以“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传承策略”为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剖析,探究壮族体育礼仪文化的构成元素、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特征以及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传承现状,以期让读者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一部分的壮族体育礼仪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1 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产生背景

1.1 传统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古代,广西地区就孕育了古老的文明,记录着人类活动的痕迹。当今壮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遗址,这些旧石器遗址充分地反映了古广西先民为了生存同自然界进行的顽强斗争,这些生存技能也为后世壮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根据古代学者的研究,数万年前至数千年前,古广西人类与现代广西壮族居民在体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现象极大地证明了他们是广西地区的先祖。

从古至今,“百越民族”中描述的西瓯和骆越部族一直是壮族的先祖,他们在广西的土地上生存了数千年。如今,壮族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支,他们大多聚居在广西壮族地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部分则散居在广东、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壮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融合,展现出壮族人民群众对生命的追求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剪禾把、背篓球等活动体现了壮乡人民对生活生产实践的热爱;抢花炮、射弩等活动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能歌善舞,还体现了其骁勇善战的技能。要说最具纪念意义的传统体育竞赛当属壮族的赛龙舟项目了,其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当然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抛绣球等一系列传统体育项目。

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无不打有历史的烙印,浸透了壮乡人民勤劳智慧的汗水。几千年来,壮族人民不断汲取传统体育运动的精华,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变成一种备受群众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极高的特色和普及性。

1.2 社会环境的变化

原始社会时期,壮族先民为了生存而需要从事狩猎采集等高体力活动,如进行攀爬、投掷、追逐、游泳等各项猎食活动。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食物,他们还学会制作一些简易的捕食工具,早期的石器、骨器便由此而来。虽然这些都只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产生的极其简单的、机械的肢体活动,但这些也是原始的体育活动、体育器材。

奴隶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私有财产出现,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产生了阶级分化。随着青铜器的发展与制造青铜工艺技术的提高,壮族先民的体育活动已不单单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已经转变至适应生存和享受生活,他们常在劳动之余参加体育活动以愉悦心情,体育活动变得常态化。

封建社会时期,广西便出现了较为正规的体育项目。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发展已成为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崇武”“尚武”之风盛行。尽管古代广西武术的资料极其稀少,但史书记载了广西先民勇猛、坚韧的特质,至今仍有“狼兵”这样的传说,传承着广西人民的英勇和坚韧。

近代至现代社会时期,广西传统体育经过千年的洗礼与传承已较好地为广西人民所传播。作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的传统体育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单人项目也有群体项目,较完备地继承了广西先民所创造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也成为广西的标志性活动之一,想到抛绣球和竹竿舞必然会想到广西。

1.3 地理环境对壮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历史上,壮族人民一直生活在岭南地区,这里地处云贵高原边沿,四周被山地高原环抱,地形错综复杂多变,北依逶迤的五岭,与粤、滇、湘、黔四省接壤,西与我国云南省和越南毗邻,南临浩瀚的海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由于壮族先民面临着复杂的地形环境,他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类型。广西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山地多、平地少,太阳辐射充分,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使得热能充沛、雨热同季、雨水丰沛、干湿分明、河网密集。这些特点使得壮族先民在当地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但也为壮族体育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环境基础。

2 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特征

2.1 共同的民族情感

壮族传统体育作为壮族标志性体育项目包含了历代壮族人民辛勤汗水与思想智慧,它产生于壮族人民生活生产、祭祀活动、军事活动中,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了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它对维系民族血缘关系、增强民族集体意识以及民族认同感起着支撑和纽带作用,是壮族人民历尽千年沧桑始终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2.2 重要的群众基础

壮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其具有表演性、娱乐性及艺术性,不但丰富了壮族人民的生活,给壮族人民带来物质上的体验,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一个又一个极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抛绣球、抢花炮、射弩、板鞋竞技流传至今,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更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3 特有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

丰富多彩的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但深得壮乡人民的喜爱,更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追捧。无数国内外的爱好者争相来到广西,感受当地传承千年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但带动了当地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更带动了餐饮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展览、互联网的三维立体体验传承方式,更是得到国内外众多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让参观者融入其中,感受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历史文化的魅力。

3 目前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传承现状

3.1 社会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下,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我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使得机遇伴随着挑战而生,拥有无限的潜力。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主要通过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节庆习俗等手段来传承。就拿人民大众生活方式来说,传统的农耕劳作已被现代化机械劳作所取代,人力劳作消耗得更少。而体力劳作得越少,体育发展的传承力也随之减少,传统体育的继承也会变得缓慢甚至是停滞。

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紧密的关系,早在古代,人们就希望通过宗教来祈求福祉和消灾。这种思想形态最初只是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普遍的宗教[4]。壮族敬仰多神,且各支系敬仰的神明不同。壮族宗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越巫时期,在壮乡,原始宗教的影响力极其深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壮族百年传统体育文化——跳桌为例,最初是以猴子跳跃的形式来向神明表达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跳桌的动作也逐渐发展成模仿猴、鸡、青蛙等各种动物的形式,深受壮乡群众的喜爱。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功申遗了“三月三对山歌”这一民族传统体育节日,这标志着壮族文化正式走向国际舞台,壮族“三月三”也成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节日。另外还有陀螺节,定于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的正月十六,历时半月之久,它举办规模有大有小,为壮族人民所喜爱。这些民俗节日不仅是壮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壮乡先民和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 学校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体育事业也在迅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它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新课题。因此,将高校体育礼仪文化融入体育的各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广西体育局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融入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提高壮族学子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不仅增强了壮族学子们的体魄和民族自信心,还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南宁市拥有18所地区级体育传统项目院校和29所市级相关院校。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小学校课外培训和体校专门培训的紧密联系,南宁市推进了8所体校与17所中小学的共建联办,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广西各地还在确保学生正常体育课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学,根据地域的特点及条件,开展打陀螺、两人三足、铜鼓、高脚竞速等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大课间”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校园的传承和普及,离不开学生这个传承主体。壮乡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备受壮乡学子们喜爱的校园生活方式,对于推动壮乡学子传统体育文化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家庭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教育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延传至今,壮乡人民家庭教育传承必不可少,家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家庭教育,不但能塑造孩子一生的品行修为,还能发现孩子对事物和相关知识的兴趣和专长。

家教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孩子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模仿和学习家长的行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家教,更易于被孩子接纳和喜欢,而且可以长期坚持执行,这是一种比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加显著的方法[5]。在家庭教育中,学习的主体不单单是儿童这一类主体,还应包括中年人及老年人,各个群体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使得家庭教育更具全面性和广泛性。

传统体育项目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使家庭成员更好地掌握传统体育项目技能,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虽然在家中传统体育器材不多,但经过世世代代的体育项目的流传,大多数家庭对传统体育依然十分热爱,这是传统体育项目带来的自信,更是薪火相传的最好见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进步,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传播途径与方法,为传统体育的传播教育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方式,越来越多的壮族特色体育项目为人们所熟知,吸引着广大国内外游客前去体验观光,不仅带动了壮乡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壮族文化的传播。

4 结语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聚居地传统体育礼仪文化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壮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受国家政策、地方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还与当地的传统习俗、民族心理与宗教活动有关。■

引用

[1] 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48-51.

[2] 李胜恒.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J].武术研究,2022,7(2):94-96+100.

[3] 韦丽春.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J].体育科学研究,2008(3):38-41.

[4] 张凤.宗教信仰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9(3):78-81+93.

[5] 蒋采夏.家庭环境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壮乡壮族体育项目
壮乡好消息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壮乡美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乡三月三
我家在壮乡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