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凯,陶刘倩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视角下,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作为矩阵的重要横向维度;再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金融、生态环境或产业、能源、运输、土地、人力、生态要素为纵向维度或途径,进行综合划分,形成不同细分模式。
文章根据山东特色与优劣势凝结,介绍了特色小镇空间塑造模式、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模式、红色股份土地资源模式、网络分布能源供应模式以及联盟联建管理服务模式。
发展特色小镇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一方面是一种空间塑造模式,另一方面承担着历史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任。其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力军,是特色小镇的投资主体,具体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企业来完成,政府只起到引导作用。只有完善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激励更多的主体入驻小镇。
首先,该模式在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镇作为要素汇聚的平台和产业升级的桥梁,可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城乡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发挥政府辅助性作用与市场主导性功能,进而吸引人才、技术、资本下乡,在不破坏农村原有肌理的基础上,打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其次,该模式在破解供应不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色小镇聚焦支柱产业发展,不仅最大限度汇聚人、财、地等各种生产要素,还能利用土地空间,实现高效生产。立足小镇传统行业,再加上新元素的加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同时小镇能够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在改善村居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1.2.1 盲目开发,产业不聚集
产业是特色小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根植性是当地长期积累的地域属性和地方特性[1]。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地方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过于强调发展新兴技术产业,脱离本地发展实际。对于支柱产业特色鲜明的小镇应予以政策支持、优先发展、强化产业;而对于有一定产业基础、总体实力较强,但支柱产业不明显的小镇,应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2]。
1.2.2 类型单一,特色不鲜明
在功能定位上,一些小镇对自身认识不足,缺乏清楚的定位,表现在过于追求打造文化传承、旅游胜地,从而忽视了生产与生活功能,更多表现在外观建设上,鲜少注重内涵。目前,山东乃至全国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凡旅游必生态,生态必旅游”,导致主导产业趋同、缺少地方特色,还出现后续力量缺乏、发展不足等问题。
1.2.3 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
山东已存在的特色小镇多以旅游为主,大多处于纯观光阶段,与当地企业合作并不紧密,带动能力有限。其中多是基于山东优越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要素而打造的旅游、康养类小镇,符合当下产业创新发展趋势的知识、资本密集型小镇数量极少,所以辐射范围较小。
首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主导下的小镇创建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不仅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引发地区经济不稳定。特色小镇创建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短时间效益不明显,一般收益周期长,且离不开一定的产业、资金、技术等现实条件的支持。各地发展状况不同,应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避免超越发展阶段和经济能力而强行建设特色小镇。同时,为避免盲目开发、产业趋同,应立足小镇经济基础,从产业运营、科学规划、社会参与以及考核监管4 个方面出发构建绿色长效机制。
其次,特色小镇规划问题。培育特色小镇是一项复杂工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村庄具有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不同村庄之间所具有的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存在较大差距。应科学进行小镇编制规划,集约利用土地、严控建设规模,以防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留该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以及民风民俗,并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过高、过密建筑物,避免超出土地承载力,减少特色小镇的同质化问题。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绿色发展既是协调这一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发展绿色产业就是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之路。
2.1.1 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尤其脆弱,山东更是如此,“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老路是不可取的,而妄图以生态环境换取短期内的经济发展更是得不偿失[3],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
2.1.2 实现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相衔接,放弃粗放式农业增长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的生产端、流通端以及营销端,形成一种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经济与环境的平衡问题。经济增长并非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两者也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地区经济增长破坏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一刀切”完全不顾发展,应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能厚此薄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同样是一种宝贵并且稀有的资源,其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强[4],能够吸引消费、拉动投资,通过合理开发可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人的活动和经济行为不能超越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村庄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产业发展之路。
其次,发展的主体问题。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将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以及工作方式中。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既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也不能“边污染、边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层政府要承担绿色发展责任,通过责任追究机制规范自身行为,以防绿色发展中的错位、缺位以及越位现象,坚决杜绝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等现象[5]。企业在政府引导下用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清洁生产、持续再生的绿色产业链。完善的绿色监控与产品运营服务可以使绿色环保标准不再是企业的“紧箍咒”,反而成为企业主动寻找的“金招牌”,从而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经济体系。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必然环节。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存在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负债严重等现象,使得农村一度成为“空壳村”。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山东一些农村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红色股份。所谓红色股份就是村两委和村集体联合创办一家用于发展公共事业或公益事业实体公司,采取土地、资金或其他形式入股,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6],公司每年按股分利,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在促进本村公共或公益事业发展的同时弥补村级经费不足的短板。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主体权益是该模式的重要目的。农民是红色股份的主体,以股东身份按股分红,成功完成身份的彻底转换,并通过股份制掌握集体资产所有权。
首先,提高了村级自治水平。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方式,使农民、村干部、村集体以及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利益联系更为紧密。
其次,实现了多方的合作共赢。红色股份是村组织与合作社产生密切合作的关键,村组织通过红色股份给合作社注入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给合作社带来发展机遇。同样,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得好,村集体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再次,加速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资金不足、短缺是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合作社面临的难题。红色股份给合作社注入资金可改变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资金匮乏的局面。
最后,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采用股份制,在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支农惠农资金精准投入的基础上,凝聚村民和村集体、村干部多方力量,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开发土地资源,从而获得稳定收入。寿光北洋头村红色股份即基于经营村庄理念和红色股份模式,最终实现强村富民。
首先,人才流失现象。股份制是内核,通过股份制能实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大量外流,“空心村”普遍存在,使得该模式执行缺少必要的基础。农民合作社是承接各种农村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但仍容易陷入单纯搞规模化的误区,缺乏创新能力。
其次,领头人能力问题。“领头羊”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模式的成败,当前很多地方、基层和单位的凝聚力不如寿光农村,在于没有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又在于没有一批领导有方、号召有力的领导班子。应加强村级干部在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以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的运用能力,同时发挥村两委的带头模范作用,积极团结农户,调动村民的参与性和热情。
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的生产是基础,高水平的服务是保障,科学的大数据是支撑。一种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另一种业态的支撑,有了产业之后还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才能增强项目运营能力、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互联网已渗透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最初的消费逐步发展到多向互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连接互联网这一平台将生产端、消费端以及流通端,从而形成产业链,让处于不同端口的主体产生紧密联系、进行密切合作,使规模弱小、布局分散的乡村主体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进而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数据支撑、管理科学、协同配合,进而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乡村振兴模式。
4.1.1 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产业互联网对农业的影响正悄然改变整个行业的组织和流通效率,体现在物联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电商提升农业流通效率、信息化平衡“流通端”和“供给端”[7]。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整合与汇总产业链上的各要素、各主体,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统一,从而产生正向的协同效应。
4.1.2 精准服务,提高效率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村产业与互联网的更深层次有机结合。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通过信息共享以减少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加快供应链主体的响应速度。
4.1.3 拓宽销路,助力增收
在互联网环境下,可实时关注并收集市场数据,掌握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消费取向。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本地情况,合理调整生产方式或产业结构,实施精准推广,切实解决农户销路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的推广,农户只需一部手机便可获取有关农产品的信息。一方面便于追踪农产品的流向,另一方面可以收集交易记录进行数据分析。互联网不仅完善了农村产业链,也为乡村发展进行融资创新了渠道。
首先,信息安全监管问题。互联网虽然已经渗透到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农民自身职业素养不高,以至于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地方政府需要对大数据进行监管,以防数据信息泄露被滥用,建立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把政府、农民、企业等多方主体进行有效连接,同时进行数据追踪,实现信息的透明化,特别强调大数据对农村产业链的支撑。创造一个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交易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产业的完美融合
其次,信息主体对接问题。筹建电商赋能平台,开启线上、线下2 条销售渠道。互联网环境下,能够有效减少传统模式中多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积极实现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平台的对接,建设县、镇、乡三级对应的服务点。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紧密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不同主体之间分工合理、目标明确,在实现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各利益主体之间由单纯竞争关系逐渐发展成为合作关系。
乡村振兴重在服务。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进入新阶段,党在农村地区的工作重点开始侧重乡村振兴,向服务型党组织转变。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重点推进乡村振兴,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组织强则乡村强,党支部与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山东推行支部联盟、产业联建以及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带领农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5.1.1 支部联建
城乡联、村村联、村企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趋势下,单打独斗容易被各个击破,合作抱团才有话语权,所以小农户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抵挡更大规模的冲击[8]。遵循市场规律,通过集约运作、规模化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对接市场的风险,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与周围村庄进行产业联盟,形成产业发展、利益相关共同体[9]。
5.1.2 产业联盟
用好龙头企业,做好产业分工,适当延长产业链。在生产环节,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在流通环节,通过农村物流以及互联网技术扩大流通网;在销售环节,与当地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借助企业的营销能力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形成集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链条体系。同时,顺应多产业协同发展、交叉渗透的趋势,进行城乡、工农联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0]。
5.1.3 资源共享
整合人力、资本、资源等要素,进行集约化运作、市场化经营,避免出现各自为战、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进而提高村庄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机制与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的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让要素活起来,创新投融资机制让资本“进得来”,城乡融合让农民进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解决了人、财、地的要素激活问题[11]。
首先,产业选择问题。没有产业和依托,乡村振兴就是空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创新,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产业发展的神经末梢,使广大乡村地区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汇集社会多方合力[12]。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一般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规模较大、富有发展前景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建立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以便于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管理服务、开展组织活动[13]。
其次,基层党建问题。成立乡村振兴党员小组,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动员能力,整合人力、资本、资源等要素,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以党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党建品牌化。
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但乡村与乡村之间并不一样,在资源禀赋、历史传统、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交通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多样性、差异性客观存在。因此,乡村现状千差万别,乡村发展千变万化,乡村问题各不相同,没有一样的乡村,也没有一样的乡村振兴模式。只有在准入要求上严格一点,才是真振兴、强振兴以及高质量振兴,否则形式化的表面振兴,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更会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