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召,宋晓松,李 萍*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农业信息化是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农业强国。如何以农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现已形成完整实施方案,且针对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少,这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超前性。实现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需要科学布局、系统谋划。
金强(2022)[1]认为,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以及与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减少了劳动力和农资投入,提高了企业以及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集约化,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在此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黑龙江省2021 年10 月20 日出台的《推动“数字龙江”建设 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要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及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开展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试点示范,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臧浩亦(2022)[3]认为,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打造出高效联动的三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分别为区级公共服务中心、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使得农村电子商务获得快速发展。
根据2021 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4],网上零售,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484.3 亿元,比2020 年增长20.4%,占黑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8.7%,比2020 年提高0.5 个百分点。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为例,截至2020 年底,全市在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注册店铺9 300 余家,电商交易额突破50 亿元。2020 年,五常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村电商激励县(市)[5]。
田小东等(2022)[6]认为,黑龙江省的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服务组织逐步壮大,完善“两全两高”(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农机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3%,高于全国8.3 个百分点。截至2022 年9 月,黑龙江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8 个,优质良种繁育、数字农业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7]。
2016 年,黑龙江省提出“1+10+N”模式的“智慧农业云平台”管理思路。截至2021 年末,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支农模式,在26 个县域开展“普惠金融”项目,数量居全国第4 位;稳定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1 300 个;启动建设数字粮仓6 个;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农业大数据中心,整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8 857 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追溯服务平台,入网企业达到2 000 家、追溯面积26 万hm2,农业信息化迈出了坚实步伐[8]。杨宇等(2022)[9]通过共享气候、土壤、水文、病虫害、动物疫情以及后续的加工、销售等信息数据,为省内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在精准生产方面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经过全方位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全省农业信息资源“一张图”服务与应用,实现了各农业活动信息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集成融合与分析决策应用,有效地引领着农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建设、智能装备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但目前政府的政策保障机制仍不完善、缺乏明确的顶层设计,严重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10]。
一方面,针对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宣传推广和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对此发展方式和意义不了解,政府对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宣传与激励措施不到位,对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试点建设大都仅停留在信息的简单传输方面,缺乏深度融合应用,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另一方面,农业补贴政策存在滞后性。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虽然在逐年加大,但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有些补贴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对于种粮大户、农场来说,规模经营面临投入大、融资难的困境,但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和社会化服务补贴比例较小,影响了整体农业规模化经营。
黑龙江省要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数字化,离不开相应的智能设备、系统、软件以及配套服务,但现在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后、信息化设备及服务成本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等问题,如针对动植物本体传感器的研发尚未有专用智能芯片和生长模型;农业物联网产品植保无人机效率是人工作业的40~60 倍,但购置单价却是极大部分农民无法承受的,难以大规模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机械化程度;全球定位系统、遥感通信系统等技术融合集成度低、易操作性差,进入农业市场有一定的壁垒。此外,李钰等(2022)[11]认为,农业数字化也缺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新技术,目前大多数仍以原料出售和初级加工为主,技术水平含量低、附加值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嵌入农业中,因此,需要大量具备数字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农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匮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或专业知识不扎实的现象,在农技推广进程方面阻力较大。
3.1.1 加强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
王宇(2022)[12]认为,黑龙江省各地存在自然资源禀赋等条件差异,必须要对整体进行统筹规划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借鉴不同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考虑本地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产业选择、区域布局、技术手段、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明确国家级以及黑龙江省、市、区级农业体系的协作分工,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对于黑龙江省各级相关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积极探索农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新模式、新平台、新生态,在政策制定与项目实施中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统筹规划,制定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方案,落实各项新政策、新要求。
3.1.2 完善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刘杰(2022)[13]认为,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对于带动数字乡村建设以及推动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统筹对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制度建设,如土地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服务制度、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等,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推进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为保障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长久发展,政府部门制定政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根据最新的实际农业发展情形和需求适度调整补贴政策。比如引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项目落地给予政策配套支持,将农业物联网等装备纳入黑龙江省农机补贴目录;地方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积极引导涉农各方资金投入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和服务,对种养殖等技术进行应用与推广;确保补贴资金能够用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领域,对农业产业示范园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突出示范带动效应,打造农业数字化转型农村中心城市,引导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3.2.1 加强农业大数据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类型复杂多样、来源主体多,涉及“三农”方方面面的信息,应加快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农业生产资料监测系统、农产品流通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管理系统、农业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能够覆盖全产业链数据的采集与管理体系,打造农业信息资源“一张图”服务与应用,实现各类信息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集成融合与分析决策应用,有效地引领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建设。乐雷(2022)[14]参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原则方法,进行条块结合,构建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循环体系,建设重点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数据”,以生产基地和园区为单元建设“块数据”。全面开发与利用农业大数据,在准备阶段,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信息,供种植户参考选择种植类型;在种植、培育阶段,物联网技术可实时掌握温度、湿度、光照、CO2等信息,信息数据经过分析后会进行一系列智能操作,例如自动灌溉、喷药、施肥、降温和补光等;在生长阶段,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环境、养分以及病虫害情况,将信息数据和专家经验结合来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善生长环境、补充营养成分以及治理病虫害等;在收获阶段,对收获信息可以进行较为精准的测算。黑龙江省应当在农业物联网数据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水稻生产环境智能监测、信息采集、远程视频操控、产品质量追溯等系统。
3.2.2 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技术的自主创新和转化
当前,黑龙江省农业资源约束趋紧、农业转型升级挑战增多,必须牢牢把握5G 时代网络建设的新机遇,发挥数据驱动的重要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全域数字化目标。打造智能化种养殖基地,比如畜禽工厂化饲养棚舍的饲养环境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监控、调节和遥控。
科学技术被视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也是关键核心技术滞后,因此,要优化创新环境,加大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人才扩充、产权保护的力度。李飞等(2022)[15]提到相关措施,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利用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让科技成为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源源动力。比如农业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应重点攻克位置感知、运动控制、机械手等关键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此外,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也应积极加大对智能农机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力度,鼓励农户购置农机,普及机械化耕作、收获等过程,让更多种植户享受机械化红利,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优质高效机械化。布局黑龙江省农业数字技术示范县、示范园区,探索数字技术在大田作物、高标准果蔬园等的应用场景和实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2.3 大力发展溯源应用与电子商务
阳梦华(2022)[16]认为,溯源应用是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在数字可视化技术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消费者进行相关信息环节追溯,增加农产品信任度,满足绿色消费需求,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黑龙江省政府应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为主线,积极引导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形成“标准化生产、安全性追溯、网格化监管”的溯源体系。鼓励生产者对自身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形成品牌意识,构建对产地的保护机制;鼓励通过区块链技术赋予商品追溯码,可查询农产品基本种植信息、加工信息、物流信息、质检信息等;完善溯源监管模式,推动农产品溯源工作法制化进程;狠抓农药经销、贮存安全等重点环节。
电子商务是农业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引擎,能够有效减少诸多繁杂中间环节,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应牵头鼓励各新型农业与非农主体积极与电商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电商平台线上进行农产品销售,线下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优质农产品,实现共同发展。
农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新兴产业,黑龙江省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然而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短缺,制约着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应积极引进农业领域高端人才,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科研队伍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走技术与人才齐头并进的发展道路。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要综合本地区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农民接受情况来积极开展各类农业教育和培训活动,从单一实用技术型培训过渡到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并且向农民宣传、推广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的典型案例以及应用模式,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和意义。农民要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去,注重对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信息素养等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生产中感知科技与农业结合的力量,具备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能力和农业经营管理理念。
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校也应注重高端农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育,积极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型人才,并鼓励、引导农业数字化转型综合型人才流向农业农村一线,成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活跃主体。此外,政府也应积极引导农户、企业诚信经营,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17-19]。
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而实现农业现代化,补上“三农”领域的短板,黑龙江省必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统筹布局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文章以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农业数字化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所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