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冰洁,张晓娇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我国对乡村产业的发展愈发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针对我国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而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保障。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也是做优做强乡村产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全面振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信阳市在推进产业振兴的实践中,应当把握好区域特色优势,比如充分利用信阳毛尖等茶叶资源,以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强化现有产业与行业创新的融合发展。要想更好地推动茶产业振兴,则要全方位、多角度巩固茶产业的发展。
关于以茶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逻辑及现状,梅雪梅和颜文华(2018)[1]认为,信阳市茶文化丰富,茶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杨瑄和张星海(2020)[2]指出,加强茶叶产业发展是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手。霍玉璨(2020)[3]发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信阳市立足本地资源,实施“多彩田园”工程,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形成以毛尖茶为主的多项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李小林(2020)[4]认为,信阳围绕当地特色经济——信阳毛尖茶文化发展的乡村振兴主线,结合生态环境建设、传统文化开发、助力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王亚茹等(2020)[5]指出,目前信阳茶产业存在集群化发展欠缺、采摘劳动力短缺且成本上升、茶文化挖掘不足、茶叶品质良莠不齐、监管机制不完善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产业振兴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有利于丰富以茶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学术成果。目前,对于如何通过茶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论述尚未形成体系,缺乏深度剖析和微观思考。此外,针对地方实践的经验总结不足,追踪性调研不多,缺乏有应用价值的机制构建和政策设计,聚焦信阳地区的研究更少。在实践层面,通过实地走访信阳毛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信阳茶产业传统手工炒制技艺和现代化生产加工设备等方面的深度调研。
信阳市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岭-淮河”一线穿过信阳市,使得区域内分布有密集的水系,降水量丰富。信阳市地处中原佳地,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信阳市跃居国内排名靠前的茶叶产出基地。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信阳市本地的茶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进一步提升了信阳毛尖的影响力,信阳市也赢得了“山水茶都”“中国毛尖之都”的称号。信阳市本地的茶叶在数十年的品牌化发展中,已经成为当地农户致富创业必不可少的依托。更为重要的是,信阳市茶叶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念。
根据前期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实地的基础调研结果发现,信阳市茶产业在品牌维护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信阳毛尖等茶叶产品的底蕴丰厚,但是在新时代的传播力度不足,对拓宽未来茶产业的空间重视不够,不利于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信阳市毛尖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首先,茶叶品牌的展现视野狭窄,品牌经营意识薄弱。虽然大多数企业注重品牌建设,但目前信阳市茶产业的品牌形象宣传力度明显不足,政府也缺乏足够的引导和支持,导致其在主流媒体和线下场所上的投入越来越小,休闲社交饮茶氛围不强,悠久茶文化未得到充分发掘。随处可见的咖啡馆渐渐取代了过去宾朋满座的茶馆、茶楼,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去装修精美时尚的咖啡馆“打卡”,而很少流连于茶文化底蕴丰厚的茶馆、茶楼。信阳市毛尖茶业品牌的客户黏性日渐薄弱。
其次,自有品牌的销量问题。从全球视野来看,茶叶产品供大于求,主要是买方操纵市场,卖家对自有品牌的定价和市场占有率缺乏话语权。作为农副产品之一的信阳毛尖等茶叶产品,个人作坊式的种植、加工程序标准不规范,对外销售出口的能力受限。另外,茶产品出口有着非常严格的资质审查程序,从茶叶种植到茶产品质量检测,都需要配套合格的资质许可。而中小茶农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承担高昂的审核成本以及漫长的等待时长,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阳市茶产品的对外输出,广大茶农只能遗憾错失国外潜在的巨额消费市场。
再次,高素质人才的欠缺导致价值链扩张存在问题。品牌规划工作滞后、专业技术落后、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使得龙头企业的难以发挥品牌力量,再加上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调研不足,还不足以承担起带动广大茶农发家致富的重任。在实践中,存在的影响力不足、知名度不够、带动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使得茶叶生产的价值链拓展困难,导致信阳市茶叶品牌创造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达不到预期标准。
乡村全面振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信阳以茶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问题,持续提高信阳乡村振兴成效,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十四五”期间关于“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的发展目标,也能够推动更长时期河南省的现代化建设。具体来讲,包括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把握好产业供需基本关系,提升产品质量。当前,消费者已经从基本的物质需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严格把关茶叶质量,培育出优良的茶叶品种。尽管信阳市茶园的种植面积和产出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相对于消费者的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还稍显不足。因此,在茶叶产业中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从激发企业创新供给能力的角度出发,实现产业茶叶稳步健康发展。
其次,把握好改革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一方面,茶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茶叶的工业化和技术革新的角度,对信阳市茶区优质茶树的科研技术瓶颈进行研究,加强技术上的创新突破,以促进茶园的高效利用,提高优质茶叶产量,促进茶叶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勇于创新。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技术外,还有制度体系方面的原因,包括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制度,以及与产业高效有序运行有关的其他制度。从微观角度看,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集体股份经济的体制,建设新的茶业经营组织,培养一大批专业的现代化茶农。通过对茶叶生产模式的改革,承包闲置茶山,使之达到工业化。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是加强政府引导、促进茶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产权改革为基础的体制创新活跃的茶业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行业发展组织的力量。还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有效、行业有活力的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再次,富民产业发展要高品质。必须坚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协调的核心在于政府。现代茶叶种植要与二三产业相结合,要实现茶叶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茶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接二连三”地进行。以生产要素的输入与技术支持为代表的现代茶叶生产体系,反映了科学的机械化设备、规模化生产和多样化的服务方案。而现代管理体制强调茶农、茶商和茶客三者的有机联系,使其以工业化、规模化的模式运作发展。信阳市茶叶产业要做到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者相统一,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贯彻“两山”理念,既重视生态化的发展途径,通过茶旅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以达到“茶旅融合”的增值,又发展茶叶产业达到“生态富民”的目的。
3.1.1 打造信阳茶产业特色品牌
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标准提质增量,围绕销售打通渠道,围绕非遗与产业融合。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非遗技艺文化传承有机融合,打造集生产、销售、展示、体验为一体的信阳毛尖手工茶叶非遗文化产业园,让非遗技艺在“活态”传承中迸发出新的魅力;有效整合信阳的茶叶产品标识,建设出更多信阳市知名乃至全国驰名的品牌,成为走入买家心中、被消费者赞不绝口的产品。比如,2023 年4 月信阳市举办“美好生活·青春信阳”第三十一届信阳茶文化节,旨在通过春茶季的一系列活动来打造、维护和宣传信阳茶品牌,在后疫情时代打响信阳茶的品牌口碑。
3.1.2 塑造信阳茶良好口碑形象
要想打造知名品牌,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过分依赖包装和宣传,没有优越的茶文化做支撑,肯定无法吸引回头客,更谈不上口耳相传。因此品牌创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让信阳茶文化旅游因其巨大的直接收益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障碍,毕竟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品牌才是重点。当信阳市茶文化节走向大众,通过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为百姓创造价值,疏通与旅客的关系,才能使茶叶文化真正赢得人心,确立信阳市茶文化在市场上的地位。打造独具特色的信阳茶文化旅游品牌,突出品牌效益,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大众。
近年来,信阳毛尖和信阳红是信阳市的主导产品。聚焦于信阳毛尖,增添信阳红,树立信阳市的红色旅游特色。重视茶叶文化节和茶文化旅游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准当前发展定位,放眼未来提出更长远的开发目标。在国内外诸多的茶叶文化节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信阳市茶文化的特殊资源优势,推广以自然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营销模式。再紧跟社会文化发展步伐,创新观念打造信阳毛尖的典型特色,并参考各国的文化发展实践,借鉴不同国家的相关经验,引发多数国家的关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不断推出新的茶文化产品,通过宣传和包装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3.2.1 布局信阳茶关联产业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一头沉”的局面。信阳市茶叶产业需要从品牌定位、产品市场定位、目标市场选择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信阳市地域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保持茶叶产业良性发展,杜绝以往不经调研的不科学做法,避免误入盲目发展而形成的劳民伤财的歧途。促进产业关联,加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性,在乡村加大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优化产业升级,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兴茶。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手工茶叶技术服务组织,开展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研究制订切合实际的推广方案,积极推广生产实用技术等,促进茶叶行业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对茶产业的关联产业进行整合,进而提升消费者对茶产业的信心和消费欲望,最终盘活消费市场活力,增强信阳市茶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
3.2.2 吸引高素质茶产业人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许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欠缺。乡村振兴是一项大事业,是年轻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同时,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指导,在脱贫工作过程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产业龙头企业,需要具备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才更有利于大型、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的建立,以加工促生产,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作坊+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一方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创汇的机会。另一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阳市茶产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产品、市场、惠农富农等基本要求,围绕着人才、技术、企业、绿色发展等要素展开。从具体路径而言,需要培育本土品牌,提升口碑形象,打造信阳市茶产业特色品牌,塑造信阳茶良好口碑形象。与此同时,增强内生动力,提升人才质量,带动信阳市茶产业关联产业建设,吸引高素质茶产业人才。通过全方位、多举措,最终实现信阳市茶产业的振兴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