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秋 王雪姣 贾婉君 刘利刚 侯培国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金工实习已逐步向具有现代工业体系的综合实践方向转化。为充分发挥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文章结合中心实践教学改革大纲的修订,通过建设“多功能”的师资队伍,设计课程思政融合项目方案,不断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探索了现代工程训练中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建设策略。实践表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开展,在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同时,不仅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引领示范效能,也有效发挥了工程训练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工科;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165-04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育人要求,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
教育部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高校課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一个核心、三个重点和四个统一”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解读,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2]。
一、工程训练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等项目的开展,为适应新时代工科人才的培养,燕山大学把原分散在三个学院的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工电子类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等整合为新的工程训练中心,以促进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全面提升。目前,中心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覆盖学校75个专业,年均培训学生5000余人(平均实训2周/人)以上。中心于2020年秋季学期全面开展以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多种项目形式并存的金工实习新模式,在传统金工实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和拓展,已由单一设备操作技能训练模式逐步向综合项目实践、创新项目实践相融合的方向转化,逐步建立具有现代工业体系内涵的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3]。
在工程训练的实践探索中,中心选择一些基础性、核心性教学环节为“契合点”,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程训练的深度融合方案,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紧密无间的协同关系,形成一套崭新的、完善的工训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工训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程训练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方案
首先,中心结合教学大纲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梳理了基于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在工训课程思政建设中,强化理论、技能和德育的交叉相融,打造实践育人与思政育人并举的“多功能”师资队伍。再次,在基础实训教学模块集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科技报国精神。针对课程中的核心实践教学模块,广泛收集相关课程思政资源,选定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合理设置与实践教学对应的模块。依靠实施综合项目,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工程意识。搜集大国工匠、国家重大工程的相关案例,指导教师在综合项目的任务布置、设计方案和加工方案指导、项目加工实施、项目报告指导修订过程中,借助相关案例激励和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通过不断完善思政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利用PPT讲解、视频播放、微课展示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构建师生的考核体系,形成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升的闭环评价系统,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一)提升教师素养,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效果[4]。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和能力,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者自己要明道信道,通过课题调研、支部学习等形式加大对专业思想政治内涵的了解和掌握。首先,打破教学壁垒,与思政课教师进行常态化的沟通交流研讨等,逐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质;其次,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明确自身的德育责任,充分意识到所授项目课程的协同育人价值,牢固树立育人观念,自觉建立育人意识;再次,注重教师育人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在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和运用教学方法;最后,教师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的德行示范作用也不容忽视,课程思政的精髓与师德师风紧密相连,教师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5]。
1. 抓住政治理论学习不放松,促进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地组织中心党员、非党员专业教师学习和掌握党的重要理论和政策,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交流研讨,提升理论的运用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吃透理论内涵和精髓,主动分析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
2. 严格做好组织建设,确保党的各项制度认真执行
严格遵照党组织对党员发展的相关规定规则和指示,严把入口关,坚持发展党员的程序要求;在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积极吸收发展党员;通过调研、通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支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三会一课”制度的认真执行;教师党支部书记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教书育人业务能力外,还要兼顾思政能力。
3. 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塑造教师高尚职业道德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挖掘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中的师德先进个人。同时,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形成自觉树立高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中心网站和公众号宣传师德形象,弘扬师德风尚。此外,组织师德师风学习、讲座、讨论等活动,提高教师接受培训教育的参与度。
(二)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模式改革探索的核心要点需要同思政课程政治方向具有一致性,树立大局意识,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工程训练课程立足实践,在现有实训项目课程教案基础上,挖掘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思政要素点,结合大国工匠、感动中国等相关人物的优秀事迹,注入实践课程“执着专注、团队合作、精益求精、敬业守信、工程自信”等精神内涵,将思政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渗透进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1. 丰富课程内容,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天大行动”对“新工科”的人才知识体系和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从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思想意识的强化到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养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应从现实出发,多渠道、多角度地融入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6]。针对工程训练基础实训层、综合项目实训层和创新竞赛项目层不同模块的实践内容,构建与之相契合的思政教育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工程训练课程模块与思政模块融合范式]
在基础实训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和切削加工的理论以及各设备的操作和应用,可以通过入场安全教育,设备操作规程融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在传统加工的项目中,比如铸造环节以曾侯乙尊盘典型的青铜铸件为例,通过讲解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熔铸家国情怀;在先进制造的實训项目中,可以给学生展现大国工匠精神、制造强国和装配强国的理念,比如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数控铣工刘湘宾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并应用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一丝不苟、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品质。
在综合项目实训模块,通过给学生介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关键词,说明新形势下工业发展的趋势,通过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嵌入工业全流程的生产模式,以项目为实施载体,从设计环节融入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教师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亲自示范,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各零件加工的工艺衔接和行业标准,启发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在项目答辩中,要求学生交流实训体会,剖析自己在实训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待加强,团队之间配合度如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创新竞赛实训模块,以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为依托,让学生在参与创新竞赛的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加工入手,通过不断实践、迭代修复完成最终的竞赛作品,并根据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提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办法等。同时,参与创新比赛,既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感。
2. 优化教学过程,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渠道,及时跟进新媒体技术发展,使课堂活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使教学手段和方法更适应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播放大国重器、国家时政热点等视频资料,借助弹幕功能增加趣味性、提高互动性,制造“课堂内容”的热点话题,提高课程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让教学过程设计更加适应新时代背景[7]。
3. 组织课程思政竞赛
在中心内部,广泛宣传动员,为课程思政改革在工训中心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沟通展示,引导教师切实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进一步提高实训指导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技能水平并从中评选出优秀课程、优秀课程思政教师,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 以工程训练校内创新协会为载体,提供竞赛立项指导
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帮助大学生在竞赛中提升理论学习热情,锻炼意志品质,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育人的效果。
(三)强调教学效果,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激发教师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性[8]。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包括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主体、过程、效果等方面的评定。将课程思政涉及的要素进行整合,需要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标准,教学目标包括工程训练专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和育人目标。
本课程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认定性评价、同行认定性评价和中心审核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线下听课结合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全面考核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把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的岗位考核和绩效奖励发放中。考核内容明确提出了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点。根据近两年的考核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工程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显著增强,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更好地树立了爱岗敬业、科技报国的情怀。
三、工程训练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
在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团队谋划、项目引领、持续推进”的建设模式。课程团队的负责人制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宏观架构和教学实施方式、考核方式,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申报“校—中心”两级课程思政项目,以项目改革促进课程思政实施,使课程思政达到“点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的局面。同时,课程高度重视实训指导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多次邀请专家、校师德标兵、教学名师等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专题讲座和座谈交流。基于工程创客虚拟教研室、金工虚拟教研室参加全国工训骨干院校课程思政培训、研讨等教研活动。
此外,中心制订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对课程进行考核时,既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又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一方面,通过实习过程考核、组内互评、项目报告和答辩评审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强化对教师的考核,重点考核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思政目标、核心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是否了然于胸,教学过程中能否高质量开展相关思政教学活动,给学生和项目打分时能否有效评价学生思政学习效果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08) [2022-10-0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2022-10-0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宋佳秋,刘利刚,侯培国,等. 新形势下金工实习改革实践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21,8(69):50-53.
[4] 陈卓威,胡慧,孙静. 工匠精神视域下金工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科教文汇,2022(14):114-117.
[5] 邱仁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6] 赵作福,陈翔,何为,等. 课程思政在金工实习中的融合与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103-106.
[7] 任博文,董人熹,王玮. 工匠精神视域下的工程训练中心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钳工和车工课程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61):125-128+136.
[8] 胡洪斌. 迈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J]. 中国大学教学,2022(04):66-74.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