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师生融合探析

2023-10-28 16:39王开莉唐铃然贺书香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获得感思政课矛盾

王开莉 唐铃然 贺书香

摘  要:教与学是教育过程中两项最基本的活动,二者构成了教学的基本矛盾。其表现在主体上即师生矛盾,这是教学的主要矛盾。师生有机融合才能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在师生这对主要矛盾中,教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师生融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本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治理,师生之间才能达到教学共振、知识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的教学共同体。

关键词:矛盾;思政课;师生融合;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055-0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時代以来更是提上重要议程。从2016年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再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第一站就观摩思政课教学、参与研讨并谆谆教导。面对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定位、严要求、新期盼和深切关怀,思政课教学改革形成浪潮之势,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层出不穷。

改革固然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流于形式的过度改革未必有效。舍本逐末,反而会导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不良后果。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回归根本。《论语·学而》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此,欲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需要回归并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之本。本研究从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哲学元理论出发,以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为切入点及师生主要矛盾为教学之本,着力探讨师生融合,提升大学生获得感的路径。

一、师生融合的内涵

(一)师生主要矛盾是课堂之本

教育教学活动由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环境等众多要素相互作用而成,各个要素之间构成了复杂的矛盾关系网。教学活动就是上述矛盾关系在特定时空下按一定的方式展开的过程。“不管以何种形态出现的所有教学活动,皆包容在教与学的基本关系之中”[1],教与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矛盾,教学关系始终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关系均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参与。因而,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基本矛盾在主体性方面的展开,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师生关系及师生活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师生这对主要矛盾中,教师是主要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学生有可能变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可见,师生矛盾是教学的主要矛盾,是课堂之本。高校思政课应在课堂之本上下功夫,抓住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这一主要矛盾,使师生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又共同合作、有机融合。

(二)师生融合的内涵与表征

“融”的本义是指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合”指运动时全身上下、四肢百骸都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融合”,从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从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经过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师生融合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融成一体。对于这个概念,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一定条件是什么;二是融成一体具体指什么。具体而言,师生融合是指师生之间在彼此理解与尊重的条件下,在对话与沟通等方式方法的作用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教学共同体,不仅教学共振、知识共生、情感共鸣,而且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师生融合,表征着和谐的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包括伦理关系和心理关系),还表征着有机的师生互动和优质的教学生态,最终使学生如教师一样地主动探索知识、生成知识,洗涤心灵、提升价值。融合不是两张皮,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津津乐道,而学生不抬头、不点头,教师越卖力地讲,学生越自由地“嗨”;融合不是教师不断设问,而学生简单地、流于形式地参与(如,同学为了加分,教师出一些不需要深度思考的简单问题,形成抢答之势)。检验师生融合是否有效的根据是:课前师生双方是否期盼课堂的到来;课中师生双方心情是否愉悦;课后师生双方是否有成长性收获。

二、思政课急需师生融合

(一)思政课立德树人急需师生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日益社会化,使得文化多元化和思潮多样化,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儒家保守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地裹挟着当代大学生。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稍有不慎,还不能完全明辨是非的高校学子就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攻对象。教育强则国家强,为国家、为党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的育人功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政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2]。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自我革命与改革,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显性到隐性、由严重到轻微逐渐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生旷课,迟到,早退;二是课堂上完全不认真听课,要么沉迷手机,要么沉迷课外书籍,要么专注于专业书本与作业,要么与周公“神交”;三是课堂上比较认真听课,但在听课的同时,要么边玩手机,要么边看课外书籍,要么边学习其他专业课;四是课堂上很认真地听课,但只是单纯听课而无思考;五是课堂上学思结合,不仅认真听课而且主动提出问题。客观地讲,以上五种情形在思政课中都有所表现,只是各种形式出现的频率与所占的比例不同。或许,个别细心的读者会发出疑问:“认真听课、主动提出问题也是问题?”是的,学习达到质疑层面确实已属不易,但还未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即主动探索。主动探索表现为主动求知与建构,具体而言,表现为学生以本节课的知识点为兴奋点或中心,向外辐射,课下主动查找资料,询问老师,生成知识,拓展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头脑中原有的旧思想与新思想碰撞交锋,达到价值重塑。事实上,在教学中很难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思政课同样如此。分析认为发生这样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抓住师生这一主要矛盾,师生没有有机融合、没有形成教学共同体。

(二)思政课培根铸魂急需师生融合

建构主义认为,包括原有的信念、价值在内的原有背景会影响到对新知识、新思想的理解与接纳。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相比,关键在于立德,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如果大学生原有的一些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不符,那就不是简单的概念同化,而涉及概念或原理的转变即顺应。事实上,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意味着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总会碰到这种先占性障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和技能的传授,后者比较实用、操作性强且鲜活生动,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而前者似乎没有多大的用处且内容枯燥无味。显然,价值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困难的,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有效融合。

思政课教学中师生有机融合、形成师生教学共同体,就意味着教学共振、知识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教学共振意味着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师生共同专注教学活动,同频共振。知识共生是教学共振的必然结果,教学相长,共同探究生成知识。情感共鸣意味着师生在教学中情感碰撞,引起共鸣,为师生之间形成价值共识提供基础。价值共识是指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在价值取向上方向一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师生明确各自的教学分工,但又共同合作,双方均意识到教学目标的达到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哪一单边的责任,即学生逐渐形成了主体责任意识,把学习探索当成一种责任,形成了学习的自觉。可见,师生融合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巨大。没有师生融合,就不可能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情感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价值的塑造和责任意识的形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個人接受某种思想。”[3]唯有师生融合,大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逐渐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科学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较大的获得感。

三、师生融合,思政课教师是关键

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师与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而教师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师生融合关键在于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本研究认为,要化繁为简,回归教学的根本。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使师生各司其职又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学共振、知识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

(一)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以德为先,以理服人,以术助教

1. 思政课教师要以德为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根本任务和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居于矛盾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自身德性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2]一个教师要得到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主要靠自己以身作则的完善的道德品格,而不是所谓的权威。一个缺乏师德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不可能赢得学生,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交流,一种价值与另一种价值的碰撞,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交锋。师生融合离不开课堂氛围的和谐、自然与舒适,而爱就是润滑剂。在此基础上,师生融合离不开师生情感上共鸣,思想上的碰撞,价值上共识,而爱则是师生课堂上发生化合反应的催化剂。思政课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唤醒学生,激发学生,感化学生。教师上课时要情绪饱满,富有激情,和蔼可亲,给学生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关注。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爱学生是必须的,但科学地爱学生更是必须的。在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往往觉得自己爱学生,但师生关系却非常的不和谐。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现有状况,尊重学生的需要与想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权利等。尊重学生,就要以学情为出发点,就要一切为了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存在感和成就感,提高其学习效能感,提升其学习动力。

再次,教师要欣赏学生。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自我确立阶段的大学生在成长关键期更需要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教师的欣赏对学生而言就是最大的认可与鼓励,微笑、称呼对方的名字、询问学生的意见等行为,对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都会在学生的心田里荡起一阵涟漪。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得到肯定的愉悦与满足,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2. 思政课教师要以理服人

对于思政课,大多数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其不过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学,没有什么学术性,就是讲不接地气的假大空的大道理。这种先天接受性偏差给思政课带来了很大阻力,加之大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这也让他们产生了疲劳感,思政课的学习动机普遍偏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马克思主义理论是19世纪上半叶为解决时代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前人优秀成果而不断创新与提升,具有学术的延展性、逻辑的自洽性和思想的时代性的科学体系。思政课教师需要沉下来心系统地研读马恩经典,以较高的学术造诣启迪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2]只有这样,才能在传道中解释学生遇到的现实困境与疑问,才能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获得感。

3. 思政课教师要以术助教

如果说以德为先是师生融合中教师的感染力,以理服人是师生融合中理论的生命力,那么以术助教则是将理论与学生融合起来的桥梁,是师生融合中教学艺术的吸引力。教师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理应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中精耕细作。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如何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除了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外,在课中完全有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地调整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班级,即使针对同一班级,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的方法都有可能不一样。在夏天的下午,同学容易昏昏欲睡,就需要给沉闷疲乏的课堂注入活力,可采用活动式教学法,以动作带动思维,以情境引导思维,以比赛激励思维等。在上午精力比较旺盛的时候,可让学生自学,通过问题、任务等方式让其自主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还可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由某位学生给其他学生讲授分享。“00后”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网络就是其生活方式,主体意识较强,主张个性的张扬。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主动运用先进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教法,不断地促进师生的有机融合。

(二)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平等对话

师生矛盾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以大学生为对象开展教育劳动,具有主导性。但是不能因教师的主导性而赋予其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忽视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5]。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如果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视作一种生产(这里指精神生产、教育生产),那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就需要教学双方共同活动并交换其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赋权学生,激发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共同承担教学、共同享受教学的成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大都有这样的经验体会:教师无论讲得多么精彩,一定时间后学生总会产生疲倦感。但学生一旦作为主体站在讲台上与同伴们讲授分享知识,不仅不会产生疲倦感,反而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经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才更懂得教学的不易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更加认真地听课。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式的被动接收,而是根据已有的经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生成知识与意义。因此,教师不能总是以唯一的主体自居,不能以知识的供给者自居,而是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知识生成的引导者和助产者。相应地,大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究者、知识的生成者。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大学生,而“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通过设置情景、问题设计,小组合作等内在赋权大学生,促使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发现、生成知识。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要以学定教,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目标是培育人,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目标最终达成所指向的对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定教,以学生的现有知识背景,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疑点焦点等为出发点,根据学情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索。参与是指学生全体的、主动的、全方位的参与;探索是也是指全体的、主动的、反思性的探索。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习惯性地把主导作用当作了主体作用,喜欢一个人在讲台上不厌其烦、津津乐道地长篇大论。殊不知,知识的生成、情态的转变,思想的提升与价值观的选择,统统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学习。

第二,教师要民主、平等与学生对话。学生不必迷信老师,老师不能小瞧学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生之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各司其职又共同合作,真正达到有机融合。正因如此,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平等关系,师生双方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展开交往的,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形而上学地走极端,既不能依赖权威压服学生,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在铸魂育人的思政课中,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来。

(三)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治理

师生融合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治理,通过治理可提高师生融合有效度。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劳动是最特殊的一种劳动,劳动对象是自我认同感极强的大学生,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加工、被塑造的“他者”,他们有着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自治为主,将课堂管理权让渡给学生,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自我管理。笔者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强调班级的自治。面对100多人的班级,开学第一课是说课,说课程的地位、性质、作用以及课程拟采取的教学法等。然后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选举一名助教,在助教之下又以行政班(一般有2至4个)为单位选举科代表,再以行政班为单位分学习小组,设置组长和副组长。教师—助教—科代表—正副组长—组员,并固定各个学习小组的位置。通过层层的运行框架的搭建,100人左右的班级有约40人是“管理干部”。而且40人的管理干部一般不与行政班级的团支书、班长等管理干部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行政班级的干部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好,而赋权于非行政班级干部,会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班级自治的框架搭建好后,重在从助教到组员的逐层考核以及从组员到助教的反向考核。管理考核主要以激励为主,在整个学习过程,无论是讲授、提问、回答问题或其他互动均是以小组为整体进行考核。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将分享的照片、提问的照片、互动的照片以及每组考核成绩及时地上传到微信群里,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和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氛围。这种小组考核方式不仅能发挥同辈群体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融合,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1(03):33-39.

[2] 习近平.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3-19(0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 阎国华,闫晨. 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师生互促视角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6):98-104.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获得感思政课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