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进
颜真卿因受儒家思想影响,楷书行书都透露着磅礴的正气,是当代书风中正大气象的标杆和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习主席强调的“精神气”中就包含着正大气象。《人民日报》也在“学习强国”中发表过一篇名为“书法应有正大气象,不媚俗、不取巧”的文章,令人们感触颇深。颜真卿忠贞不渝,刚直不屈的精神内涵正是正大书风的思想内核。欧阳修评论颜真卿:“颜公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划,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余谓鲁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故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在后人的眼中,颜真卿忠臣烈士的形象已经深深树立。而颜真卿忠贞不渝,刚直不屈的风骨正是正大气象的精神思想内核。颜真卿的雄浑宽厚是正大气象的精神内涵之一,也是毫无争议的。在儒家文化浸润下的颜真卿,其书风中的正大气象,诠释着儒家文化的浩然之气。
颜真卿的很多作品都有着正大气象的精神内涵,其中的代表作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处于极度悲愤的情绪下创作的。由于心情沉痛,情绪难以平复,行文涂抹之處较多,也正因如此,《祭侄文稿》呈现出来了凝重有力但又神采飞扬的面貌。《祭侄文稿》笔势浑强圆润,笔法遒劲,姿态横生,深得自然之妙。元代张晏跋(节选):“此祭侄季明文,今在余家。住京师,尝会诸贤品题,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祭侄文稿》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对我们理解当代正大气象的书风有很深的帮助。学习《祭侄文稿》需领悟《祭侄文稿》的两大要领。一、遒劲圆融的篆籀笔法。篆籀笔法,是指在书写创作文字时,中锋运笔,有转无折的书写方法。在《祭侄文稿》中,笔画都是圆笔中锋行笔为主,藏锋出之。所以宏观来看,《祭侄文稿》宏大浑朴,如椽之笔。转折处以简为主、自然遒美;或用笔凌厉,却又突然而止;密集处,笔画简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二、自然舒展的章法结体。《祭侄文稿》一反王羲之“欹侧取势”,遒劲灵巧,内揶秀美的书法风格。颜体行书,以宽博、疏朗的字形,字势外拓,力量感十足为主。在肆意地挥写下,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颜真卿思想情感的跌宕起伏。
颜真卿在书法方面的突出成就,就是创立了完全不同于“二王”的新的书风。颜真卿吸收《文殊般若经》《泰山金刚经》《曹植庙碑》在此基础上,便有了“颜体”。“颜体”在整个字形上以外弧形为主,横画饱满平直,竖画向外略鼓,弹力十足。自此之后,外拓雄强的颜体与“二王”书风并立于世。颜真卿为后世的书法传承与创新开辟了先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颜体并不以欹侧取势,其楷书行书在运用篆籀笔法书写的同时,也继承了篆书、隶书中以正面视人的特点。故而颜体楷书有着厚重沉稳、庄严方正、中宫开阔的特点。其在结体上也做到了左右对称。颜真卿的取法于两汉隶书及北魏的碑刻。汉隶中的蚕头燕尾在颜真卿楷书中得到了保留,使得颜字更加厚重多姿。书法家沙孟海把颜真卿的真书划分到了“平划宽结”一类。“平划宽结”一类继承了隶书笔法,保留了一定隶书笔意。同时颜真卿对于中唐社会的审美意象有着充分的把握。随着唐代国力逐渐增强,人们的审美逐渐“丰腴化”,加之唐朝社会对于艺术作品更加重视气象,许多创作者在创作时都会注重作品的气势。颜真卿的作品就与当时审美的高度一致。可以说颜真卿的书法,是大唐盛世的鲜明印记。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