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高质量发展测度研究*
——基于河南洛阳30个村711份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

2023-10-27 12:18杨静怡
关键词:高质量水平发展

杨静怡

(洛阳市社会科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但乡村发展已然迟缓于城市。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1],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于2019年制定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加快推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2];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要建设高标准农田,抓好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次提出总结农村“大田并小田”经验,持续推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以为乡村居民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和更多的幸福感。由此可见,乡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导向[3]。

随着城镇化加快,区域发展不协调,过度农田开发,大肆毁林使乡村生态不断被破坏,农村食品生产问题、医疗水平、教育质量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这些都要求乡村建设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充分激活农村资源优势与潜力,带动乡村经济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发挥农村地区的特性与潜力,促进农村综合、高效发展[4],全面落实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省际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构建和发展影响因子研究为主,多采用宏观调研方式进行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测度,对乡村实证研究和定量测度分析较少。因此,用乡村抽样实证调查,以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综合测度乡村高质量发展体系,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地针对性为乡村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综合整理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及其内含特征,以期为乡村地区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提供更具现实价值的参考借鉴。

二、乡村高质量发展调研方案设计

(一)调研问卷设计

在测度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时,本研究整理了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注重指标多元化和全面性,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据,结合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内涵和乡村居民需求,从人文生态、就业环境、教育水平、医疗质量、养老制度、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七个纬度构建乡村高质量发展体系,设置28个测量因子,从横向到纵向设计测度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问卷题项。

(二)样本选择与说明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十分重视乡村地区发展,明确将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坚持党的领导为“一项保障”,坚守“一条底线”防止返贫,以“三清两建”、鼓励乡贤返乡创业、实施乡村运营、落实集镇建设、贯彻“三变”改革等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151”工作举措[5],为加快实现乡村“五大振兴”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全新抓手,共同开启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篇章[6]。2022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方向,提升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创建完成118个“四美乡村”,改造完成5.2万多座乡村厕所,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00km,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1 417个行政村完成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洛阳全市乡村都逐渐“净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因此,本次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乡村地区为样本地进行实地调研,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利用PPS系统抽样技术抽取了洛阳市7个县30个村作为样本地,并对样本区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711份,有效率为88.875%,样本分布具有有效代表性,见表1。

表1 样本详细地理分布 /个

所有样本中,男性占比56.2%,较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上,16岁以下占19.1%,法定劳动年龄(17~60岁及以内)内的受访者占68.2%,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12.7%;受访者户籍地上,本地农业户口占95.3%;健康状况上,82.3%的受访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有疾病但未丧失劳动能力;学历水平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占71.4%,说明乡村地区受教育程度依旧有待提升。

(三)具体测度过程

本次研究选择使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洛阳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指标情况,规避了相对指数法的高度相关性干扰,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判断偏差,因子分析法的不准确性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糊现象误差。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再利用TOPSIS法对相关指标因子进行量化排名。熵权法作为客观综合定权法,根据熵的特性判断赋权值,信息熵越小,表示指标属性对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越大,权重越大。最后,通过计算指标因子与最优、劣方案的距离来进行评价,指标因子越贴近最优方案其得分越高,以此客观准确地评价测度洛阳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7-9]。

研究基于调查问卷与实地调研访谈信息,通过熵权TOPSIS法首先测度了 2022年洛阳市乡村高质量发展的7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具体以下步骤。

首先,利用极差法对各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公式(1)计算各测量指标的Ei信息熵Aj,再根据公式(2)计算洛阳乡村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层指标Eij的熵值Zj(i代表样本地,j代表测量指标,E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m为地区i的数量,n为测量指标j的数量,1-Aj为差异系数)。

(1)

(2)

其次,运用熵权Zj与测量指标Eij的乘积构建河南乡村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的加权矩阵Di[10-13]。

表2 河南省农村样本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子系统层欧氏距离与贴近度

(3)

(4)

三、样本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量结果分析

(一)乡村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实证研究分析

通过7个维度子系统的测量,利用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得到不同样本区域的发展排名,见表3。

表3 2023年河南乡村样本地区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水平分析

1.人文生态发展水平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洛阳乡村人文生态水平最高的是栾川县,达到了0.524,其次是伊川县,为0.521以及宜阳县为0.494。这主要由于,栾川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早,且山水资源及矿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洛阳生态环境综合发展示范区域,而伊川县和宜阳县位于洛阳市周边,因此资源相对集中,除北边的孟津区和东边的偃师区外,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整体上看,河南乡村在空气质量和水质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管控力度,完善污水治理和排放政策,制定合理可行的监督激励制度,促进河南乡村地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2.就业环境发展水平

就业环境整体评分最高的是栾川县,达到0.506,其次是洛宁县为0.463,可见栾川县和洛宁县的就业条件、工资收入和居民对工作的满意度都相对较高。整体上看,栾川县、汝阳县、洛宁县都高于均值0.345,但嵩县、宜阳县和伊川县的整体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该三个区域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靠近,发展态势也保持一致,而其周边地区整体稳健。因此,洛阳乡村就业环境呈周边与中心分化,具有一定的发展不平衡格局。河南省乡村想要实现就业环境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地区缩小差距,保障均衡发展,利用好带弱的方式由发展局势好的地区为弱势地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农民就业率和收入,将更多优秀人才引入乡村建设,拉拢更多乡贤返乡创业。

3.教育质量发展水平

教育质量与教育环境发展水平上,新安县最高,达到0.505,其次是洛宁县的0.467,然后是宜阳县的0.373和嵩县的0.365,都高于均值水平的0.339。整体上看,洛阳乡村教育水平呈现出北强南弱的两极分化局势,栾川县因山区跨度较大,因此教育资源相对分散,发展水平最低。对此,河南省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教育,加大对乡村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尽可能辐射每一个偏远地区,或是增加交通便利度,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教育资源的便利服务。

4.医疗质量发展水平

在乡村医疗质量水平上得分最高的地区是栾川县(0.523)、嵩县(0.453)和宜阳县(0.429),而其他地区医疗质量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小,基本维持在均值附近,由此可见洛阳乡村医疗保障水平发展相对均衡。因此,河南省乡村医疗可以通过维持现有基础医疗卫生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乡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政策的能效,做好乡村地区医疗保障资源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减轻乡村居民医疗负担,提升农民对医疗政策执行的满意度,促进乡村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5.养老制度发展水平

乡村养老制度发展测量值最高的地区为栾川县,达到0.507,其次是汝阳县(0.385)、新安县(0.384)和伊川县(0.351),而低于均值0.34的有宜阳县、洛宁县和嵩县逐渐递减,分别为0.275、0.271和0.207,该三个县区地理位置上较为集中,均未能很好地协调乡村地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充分落实。由此,河南地区要提升养老保障水平,仍需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居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结合实际情况提升基础养老金待遇,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从而更加全面地实现养老制度高质量发展。

6.食品安全发展水平

在食品安全发展水平方面得分高于均值0.286的县村从高到低依次为新安县(0.399)、栾川县(0.35)、汝阳县(0.316)和伊川县(0.309),而嵩县、宜阳县和洛宁县分别为0.203、0.205和0.217,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从地理上看分布较为分散,取决于不同地域对食品安全规范化、监管水平的重视程度。同时,各指标均值上看,村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程度过于低,河南省要重点提升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以更严格地把控提升粮食监管水平,更好匹配人们日益提升的食品安全意识;还要不断提升食安科普宣传力度,及时对监管情况进行通报和公开,提升村民对乡村生活的安全感和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7.社会治理发展水平

乡村社会治理发展水平近年来不断提升,整体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达到了0.472。其中,栾川县最为突出,达到了0.625,其次为宜阳县(0.53)和嵩县(0.527),整体表现为中部区域社会治安及乡村治理发展最好,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状况,最高的栾川县(0.625)是最低的伊川县(0.336)近两倍。因此,河南省在乡村社会治理发展上要关注地域差距,重点提升治理薄弱地区,全面加强各县区政府治理水平,将政府治理向着“一站式”优化发展,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融合5G技术,全面监管社会治安,提升村民社会安全感,推进乡村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二)基于实证研究的河南乡村高质量发展整体分析

从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七个子系统得分测得,不同维度所占权重为W={0.154,0.135,0.132,0.15,0.133,0.112,0.184}。由此可见,基于实证研究,河南乡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各维度中,社会治理发展最好,其次是人文生态和医疗制度提升较为凸显,村民满意度和认可度较高,就业环境、养老制度和教育质量的发展相对较为均衡,没有明显优势,依然存在提升空间,而食品安全发展欠佳,需提升重视程度,大力提升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管控力度。在区位分布方面,结合上述分析,河南乡村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同层级明显的地域差异,仍需重视对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同时,河南省应强化全域居民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加大普法和科普力度,让乡村居民融入乡村建设中,共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引进乡村建设人才,鼓励乡贤返乡创业,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乡村运营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高质量发展建议

乡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各子系统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本研究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以河南省洛阳市30个县村为例,基于711分有效调查问卷实证研究,通过熵权TOPSIS模型测量分析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七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进行分析探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乡村高质量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就是人才,只有实现引才、留才、育才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激活乡村人才活力。

首先,要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如农业生产型农民、农业运营型农民、专业技术农民、社会服务型农民等高素质农民。可以通过送教下乡等方式指导农民学习技能,使用新型科技手段,提升职业能力;也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或家庭农业农场等模式,整合资源对农民进行统一化技术指导和知识普及,以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运营能力。

其次,通过招才引智为乡村建设吸引人才。一是鼓励乡贤返乡创业,通过建立乡村外出人员联络机制,以“乡情”为纽带[14],吸引乡贤和新农人回乡创业,并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以引入人才和其丰富的人脉资源及实践经验。二是建立乡村人才创业孵化园区、项目基地等,宣传并严格落实好人才入乡创业优惠帮扶政策,借助辐射效应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入乡创业发展。三是抓住时代热点,捕捉时代风潮,如农产品电商、网红旅游地打造等新型创业模式,为乡村吸引更多年轻人才。

最后,要落实好人才留守情况。一是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用水、电网、交通等配置要齐全,尽可能缩小基础建设上的城乡差距,提升人才留乡工作的生活质量。二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农业农耕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建立可持续的标准化农业生产链,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多就业空间。

(二)打造优质文明乡风

优秀的乡村生态文明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核,是打造优质文明新风尚的沃土,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首先,完善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村民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标准。一是建立好乡村榜样宣传机制,通过宣传学习好人好事带动和感染周边村民共同提升自身涵养;组织“优秀村民”“优秀婆媳”等评比活动,通过良好家风宣传,引导乡村逐渐形成优良向善的社会风气。二是要落实移风易俗行动,建立村规民约制度,杜绝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过度人情往来等不良社会风俗,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文明建设。

其次,开展丰富的乡土文化文明活动。一是多开展集体性精神文明活动,如村民读书会、文艺表演、民俗活动等,带动村民参与其中,丰富生活。二是将本地文化特色活动与节日相结合融入乡村旅游建设,组织唱戏庆中秋、包粽子、踩高跷等民俗活动,挖掘乡村原真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精品IP,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动力和文化活力。三是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在开发建设乡村的同时,守护农田林地,守护生态红线,杜绝盲目开垦和迁建,守好村民的乡土情,增强村民的归属感。

(三)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发展互相影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体,因此,缩小城乡区域的差距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宏伟蓝图。

首先,要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一是在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领域要有合理且明确的标准制度,提升乡村地区的风险抵御能力,完善乡村民生基础保障建设。二是要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将城市和乡村视为统一整体,结合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等因素,统一进行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补足建设短板。

其次,保证城乡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一是合理盘活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制造业,创新农产品加工业,为农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为乡村建设引入更多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二是为城村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建立纽带桥梁,如通过建设特色小镇、特色现代化农业庄园、电商平台等聚集各类要素,相互帮扶,互为流转,缩小城乡差距。

最后,实现数字化乡村建设,搭建“乡村一张图”,一“屏”管全域,在耕地上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实时监控农产品生长情况;建设智慧乡村治理系统,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活动通知,优化村部管理流程,提升乡村治理管控水平;打造乡村旅游导览系统,云端全息影像浏览乡村全景,开通网上农产品商城,建立客服售后平台,提升游客参与感和满意度。同时,推动数字化乡村与各行各业联动发展,引入更多大型企业、知名品牌,共同推进现代化乡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水平发展
张水平作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作家葛水平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