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茸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前不久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对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内容看分明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理念的多样化,私募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私募基金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两个以上投资者募集资金,为获取财务回报进行投资活动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
私募基金主要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其他类别私募基金等四种。1、私募证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2、创业投资基金,主要向处于创业各阶段的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3、私募股权基金,除创业投资基金以外主要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4、其他类别私募基金,投资除证券及其衍生品和股权以外的其他领域的基金。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共了章62条,重点规定以下内容。
一是明確适用范围。将契约型、公司型、合伙型等不同组织形式的私募投资基金均纳入适用范围,规定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设立投资基金或者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依法设立公司、合伙企业,由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为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适用本条例。
二是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义务要求。明确不得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主体的情形,明确从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合规和专业能力培训。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依法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委托的机构履行登记手续,明确注销登记的情形。列举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合伙人禁止实施的行为,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持续符合的要求。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的职责。
三是规范资金募集和投资运作。私募投资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或者转让,单只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人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不同风险等级的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加强私募投资基金募集完毕后的监管监测。明确私募投资基金财产投资的范围以及不得经营的业务,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层级。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
四是对创业投资基金作出特别规定。国家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投资成长性、创新性创业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政策和发展政策的协同配合,明确创业投资基金应当符合的条件,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区别于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的差异化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规定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明确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责及监管措施等。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信息共享、统计数据报送、风险处置协作机制。此外,对违反本条例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行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稳步发展。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5.3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1万亿元左右。私募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及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在促进股权资本形成,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据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权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数量近20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超过11.6万亿元。证监会表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近九成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六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过私募股权基金支持。
在服务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业,有效支持国家战略方面。证监会表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呈现典型的初创期、中小型、高科技特点,积极支持计算机、半导体、医药生物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和国家战略。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权基金累计投资上述企业近5万亿元。
此外,私募基金行业积极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所投资企业广泛覆盖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对于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稳增长、稳就业的支撑作用逐步发挥。
私募基金是一种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投资方式。公募基金是向广大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并根据投资者的申购或赎回需求进行买卖的基金,而私募基金则是在特定的投资者范围内募集资金,通常包括机构投资者、高净值个人等。私募基金通过募集资金,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作,旨在为投资者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更为灵活,投资策略多样,可以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那么,如何参与私募基金投资呢?
合规参与: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私募基金只能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一般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金融资产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需要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同时在参与前应仔细阅读私募基金的相关文件,包括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
寻找合适的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选择合适的私募基金产品。可以参考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基金的投资策略等因素进行评估。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寻求专业的理财机构或咨询师的建议。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公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私募行业资产管理总规模突破21万亿元,已经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中坚力量。从行业发展过程来看,制度建设堪为根基。
早在1998年诞生之初,公募行业就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包括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严格有效的风控管理、第三方独立托管、资产组合管理、“双十”投资限制、净值管理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从制度层面构筑起牢固的底线。私募基金也有比较完备的产品备案、资金托管、产品推广等合规制度。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公私募基金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同制度建设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具有相对完备的制度基础,基金业才能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标杆。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信任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但构建信任往往是最难的,尤其是对于相互陌生的委托方和受托方来说,在构建信任的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制度保障,以确保受托人尽到信义责任。
从基金行业发展现状看,由于投资者和管理人两者的投资认知存在巨大差距,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约束和较高的道德操守,管理人就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侵蚀投资者的利益,所以监管必须划定红线,并且进行全流程监管。最新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重在划定监管底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流程促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
正是有了嚴格的制度保障,资产委托方和受托方的信任才得以建立,投资者才敢将大额资金托付出去。投资者在申购基金时,电子转账划过去的,从表面看只是一串串数字,背后其实是制度构建起来的信任。
根据公募基金定期报告,不少基金产品的单一持有人,持有金额高达数亿元,部分基金甚至有1年以上的封闭期,部分私募基金的封闭期甚至长达3年。如果缺乏信任和制度保障,投资者怎么敢在较长时间不能赎回的情况下,把巨额资金委托出去?
2022年4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近期启动的费率改革工作,是上述意见出台后推出的最为硬核的措施。
向“质的提升”迈进
对于资产管理总规模逼近50万亿元的公私募基金来说,当前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迈进的关键时期,《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公募费率改革的推进恰逢其时,进一步夯实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推动行业更加规范、专业地向前发展。
辨识真假私募基金要看四个方面:一是看主体是否合法。私募基金在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备案登记,对于相关管理人等信息有详细的介绍,而非法集资机构却不会在基金业协会登记。
二要看是否有承诺。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不能对投资者的投资作出承诺。私募基金需要事先向投资人充分揭示风险,并且不得承诺保底保收益,而非法集资通常使用“无风险”“到期还本付息”“最低收益”等具有存款或固定收益性质的说法误导投资人。
三要看是否公开发行。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发行,一般由银行代为销售,或者是到基金管理公司直接购买投资某种基金:而私募基金却不能公开发行,要遵循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根据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不同风险等级的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而且,单只私募基金对于投资者的人数也有限制性要求。《条例》制定的依据是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信托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就是说,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合伙企业、公司或者信托契约型。信托契约型、股份公司型和普通合伙型,投资者人数依法不得超过200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企业型,投资者人数依法不得超过50人。
最后一个辨识的方法是看投资。审查其有无投资、投资是否属于法律允许或者禁止的情形。《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私募基金财产的投资包括买卖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债券、基金份额、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以及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投资标的。私募基金财产不得用于经营或者变相经营资金拆借、贷款等业务。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承诺回购本金等方式变相增加政府隐性债务。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称,《条例》全面规范资金募集和备案要求,要坚守“非公开”“合格投资者”的募集业务活动底线,落实穿透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明确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向基金业协会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