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的一首诗读起来就像是他一生的总结:“不知疲倦、贪得无厌、深不可测。而且莫名其妙、无理取闹。并且不朽——仅此而已。”
他就是当代德语文坛中与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等齐名的文学大师——马丁·瓦尔泽。他被称为“继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当代的歌德”。
马丁·瓦尔泽,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17岁应征入伍,19岁上大学,先后在雷根斯堡和图宾根攻读文学、哲学、历史、宗教、心理学。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作。1951年,瓦尔泽从图宾根大学博士毕业。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卡夫卡的叙事技巧,题目是《对一种形式的描述》。在德国,他属于最早一批以卡夫卡为研究课题的博士生。然而,卡夫卡不仅是瓦尔泽的研究对象,而且变成了他的艺术先师。从他的文学实践看,他得到了卡夫卡的真传,因为他擅长反讽和怪诞艺术。
1953年瓦尔泽开始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的活动,1957年,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他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真实。
瓦尔泽是写作“多面手”,既写小说、剧本,又写文论、政论、随笔、杂文,也是写作快手和写作高手。《菲城婚事》(1957)、《惊马奔逃》(1978)、《迸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寻找死亡的男人》(2016)、《逃之夭夭》(2017)等多部作品脍炙人口。
瓦尔泽在德国获得了许多重要文学奖项。他曾于1981年获得联邦德国最有分量的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1998年获德国最有分量的文化-政治奖德国书业和平奖,另外也曾获黑塞奖、席勒促进奖等,还有德国政府颁发的大十字功勋奖章。
然而,瓦尔泽也是一位险些被德国“放逐”的作家。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的瓦尔泽在德国的政治地标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答谢演讲,这篇演讲引起的风波让瓦尔泽一度深陷“反犹嫌疑”。
到了2002年,文学批评家谴责瓦尔泽的新书《批评家之死》中政治倾向的公开信再度在媒体引发燎原大火。
从普通读者到作家和批评家、从学界精英到政界领袖,各界人士都卷入这场充满情绪的大讨论,其中对瓦尔泽大加挞伐的不乏他的好友。瓦尔泽甚至不得不考虑离开德国,移民邻国奥地利。与此同时,英美国家中止了对瓦尔泽作品的翻译和出版。
时过境迁之后,在德国文坛经历了长期戏剧化的斗争后,瓦尔泽越来越相信,要为自己写作。2008年,受歌德学院(中国)之邀,瓦尔泽首度访华,与中国作家莫言就文学创作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马丁·瓦尔泽的作品也给中国作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2009年,他因其小说《一个恋爱中的男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再次造访中国。后来89岁的瓦尔泽又携带新著《童贞女之子》和《一个寻死的男人》等第三次来到中国。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瓦尔泽变得更温柔了,他在2002年以后的写作重心,移向了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关于爱情和背叛,关于衰老和死亡,关于信仰。这些看似远离公共性的命题,柔软外壳下包裹的却是某种稳健的内核——“除我自己之外,我不想让任何人信服什么。如果我能信服我自己,那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23年7月28日,据德国媒体消息,马丁·瓦尔泽于家中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