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来(长沙歌舞剧院)
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是当代声乐表演中较为主流的两种演唱形式。二者唱法尽管存在差异,却也能相互融合。目前活跃在荧幕前的优秀流行歌手大部分都有传统美声学习的经历,在演唱中能够巧妙地运用美声的发声技巧为演唱添砖加瓦,使声音更富穿透性。同时在美声唱法中融入流行元素,能彰显演唱的亲和力,从而与观众的审美观念更加贴合。相反地,由于演唱技巧的差异,两种唱法之间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常常可以看到学习美声的演唱者难以唱出流行的韵味,无法在两种唱法中自由切换。因此两者唱法之间的差异与如何融合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古罗马帝国,是一种歌剧演唱风格,最早起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多声部音乐演唱和意大利宫廷独奏演唱,并在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在意大利歌剧中得到发展。根据Rodolfo Celletti在《美声唱法的历史》中指出,美声唱法最初目的是用来建立一个美丽梦幻的歌唱场景,来展示歌唱家不同寻常的美妙音色,以及细腻的声乐表演,从而作为与平庸日常生活的对比与慰藉。直到19世纪下半叶,美声唱法才被定义为一种声乐演唱的标签,开始作为一种歌唱风格而广泛流传。我国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后,相当一部分歌唱家开始将其运用在自己的演唱上,并通过广泛的演出、教学、理论指导等方式推广这种唱法,从而推动了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艺术领域的发展。
美声唱法有两种公认的定义,最广泛的定义是指意大利语“优美的歌唱”,另外一种是指歌剧和歌剧创作的音乐风格。而目前我们所说的美声唱法实际上都是指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的演唱风格。该种唱法强调对声调强度的精准控制,以及对音符和发音的敏捷性和清晰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演唱中追求声音圆润、丰满,注重气息、共鸣与声音位置的统一,具有较高的音量的可塑性。
美声唱法是一种将声乐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唱法,通常运用头声、胸声和混声来保持声音穿透力和持续性,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音乐技巧和高难度的声音控制。从声音上来说,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的唱法,是通过真假声按照音高比例的需求混合运用的,同时演唱者需要尽可能地调动所有能用的共鸣腔体,使身体的共鸣腔体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唱法传递的声音即使在空旷且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很强穿透力的原因。美声唱法通常是严肃且极其规范的,以该类唱法领域杰出歌唱家卡鲁索、多明戈、帕瓦罗蒂、卡巴耶等人为例,我们不难感知到美声唱法强烈的声音共性。虽然每位歌唱家都具有独特且个性化的音色,但我们也能发现这种唱法展现出来的统一又规范性的声音特点,这种特点可以用“通(声乐通透)、实(声乐结实)、圆(声音圆润)、柔(声音柔和)、亮(音色明亮)、松(声音松弛)、活(声音灵活)、纯(音色纯净)”八个字来概括。从演唱形式上来说,美声歌唱家通常需要与其他音乐家协同合作,需要对声乐作品有准确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才能保证与其他演奏者的合作顺利。同时在空旷的歌剧院及大编制的乐队背景下,歌剧演员技巧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体现强大的共鸣技巧对于美声演唱者来说是首要的,他们需要在没有麦克风的前提下把声音传递给现场的每个人。总体来说,美声唱法相对而言门槛较高,需要科学严谨的训练。美声唱法也由于涉及的声乐技术相对系统全面,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因此对于其他唱法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流行音乐是一种当代音乐类型,特指歌词内容主要以现代潮流为主、伴奏乐器以现代流行乐器为主的音乐。最早的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之后逐渐形成了爵士、摇滚、布鲁斯、灵魂乐、舞曲等风格门类。[11]早期流行音乐大致可以分为R&B和摇滚两大类,但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的风格界定慢慢变得不那么清晰,可能一首歌就涵盖几种音乐元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仍是时下全球公认的最受欢迎的音乐风格。流行唱法在我国又叫作“通俗唱法”,是指演唱流行歌曲时所用的特定表演手段和演唱方式。其起源于欧美,是美国黑人非常流行的蓝调,具有强烈的煽动性和即兴性。流行唱法风格多变,较为常见的有抒情、民谣、爵士、摇滚、rap、音乐剧等,且每一种音乐种类在唱法上都需根据音乐作品进行调整。同时演唱过程中还需要利用麦克风等扩音设备营造声音效果,并借助灯光、舞蹈、和声、电子乐队及电子科技等手段来渲染舞台氛围,以达到情感传递的效果。就目前音乐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流行唱法是受众最广、感染性最强、发展变化最大的一种演唱方式。
流行唱法与其他唱法不同的是,流行唱法是以传递音乐情绪和煽动观众情感为首要,演唱技巧是服务于情感表达的。因此绝大多数流行音乐作品都具有较强的生活化特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以及更容易获得听众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流行歌曲风格的多元化决定了流行唱法的多样性,也衍生出了针对流行音乐风格作品的特殊演唱技巧和特点。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气声”技巧,这是流行唱法完全有别于其他唱法的重要特征。由于歌曲情感的需要,流行演唱歌手在特定情况下会需要摒弃传统发声的原则,使声带不完全闭合,形成“漏气”的状态。这种发声方式制造出的声音有别于传统的结实而有力的音色,反而夹杂着气流声,更显柔和和忧郁,使得演唱者在诠释抒情歌曲时通过这种特殊的音色表达出深情及娓娓道来的情感。例如现在当红的流行歌手单依纯、袁娅维、陈奕迅等都会在演唱部分风格歌曲中运用这种技巧。最后,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麦克风和音响的使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麦克风等电声扩音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流行唱法。甚至为了适应不同的麦克风和收音环境,流行歌手会练习不同的声音技术来支持他们完美的表演。比如现场设备是外扩音响加动圈麦时,演唱者需要增加咽音的比例,减少细节的控制,在录音棚录音时,又会把全部精力放在声音细节的处理上。
首先,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流行唱法都是经历过时间沉淀的,两者都有着对应的受众群。从观众画像来看,美声唱法的受众更倾向于年长的、有音乐鉴赏基础的人群,而流行音乐则以年轻人为主,对听众要求低,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因此,两者唱法的专业性和严谨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分。美声演唱者通常对声音技术及专业理论有着较高的能力素质,而流行演唱者则更依赖于自身的音乐天赋及共情能力。其次,从表演形式上来看,由于美声表演的场地多固定为专业的音乐厅及歌剧院这种正式的场合,表演者需要身着礼服仪表庄重,并且在演唱过程中几乎不做过多的肢体动作,以保证观众能完全关注歌唱家的声音本身。而流行演唱的舞台表现则更加多样,演唱者可以根据歌曲的风格选择合适的服装、道具,甚至设置相应场景,没有固定的要求。而为了强调歌曲氛围,加入舞蹈动作、融入西洋乐器、结合民族特色器乐演奏也是流行演出中的常见手段。总的来说,在表演形式上流行演唱比美声演唱更具多元化与包容性。
1.对声音条件的要求
美声唱法对声带的要求相对而言比流行唱法更为严格,并且有明确严谨的声部区分,按照声带的厚薄和长短,将声音分为不同的声部,常见的声部类型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再细分还根据男女划分为抒情男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男高音、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而对于流行唱法而言,对声带没有特定的要求,也不会进行声部的划分。由于流行音乐风格种类繁多,反而有特色的声音更能彰显优势,比如烟嗓、金属嗓。
2.对演唱技术的要求
演唱技术上,两种唱法存在较明显的出入。美声唱法在演唱时严格要求喉头下降,保持稳定且较低的喉位歌唱,且在发声过程中要确保声带闭合,避免漏气、撒气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声音的稳定和统一。而在流行唱法中,首先对于低喉位没有过高的追求,也不需要像美声唱法那要充分打开喉腔,甚至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保证音乐情绪的准确性,高喉位歌唱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次,大多数情况下,流行唱法也需要声带闭合技术,但在一些歌曲的表达中,需要运用“气声唱法”去抒发和营造情感,而这个时候声带是处于半漏气状态的。总的来说,美声唱法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也更严谨,而流行唱法更多服务于情感的表达,在科学发声的范畴之内寻求最准确的声音表达。
3、对共鸣腔体的要求
在共鸣问题上,美声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共鸣腔体的极致运用。美声唱法讲究“混合共鸣”,注重音区的统一性和声音的稳定性。同时美声唱法对于共鸣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调动包括额腔、头腔、鼻咽腔、胸腔、口腔等来构成强大的歌唱共鸣系统,以此才能实现声音的穿透力。因此即使在空旷的空地,美声演唱者无须配备相应的扩声以及传声设施依然能达到惊人的效果。而流行唱法常用到的腔体有鼻咽腔、口腔、喉咽腔等,且腔由于有扩音设备的加持,不会过多追求共鸣,反而更注重自然的声音和情感流露。
4.对咬字的要求
咬字状态可以说是流行与美声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太多学习美声的人由于改变不了所谓“端着”咬字的状态,从而唱不出流行的韵味。美声唱法的咬字部位稍微靠后,母音讲究“圆润”,嘴巴呈“垂直型”,而流行唱法的吐字是相对自由且更具包容性的,不需要为了追求共鸣而规定咬字状态。
在唱法上美声和流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尽管现在的流行唱法和训练模式已经自成一派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声比流行唱法拥有更多的历史,而流行唱法是流行于近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行唱法的探索与发展是建立在美声唱法的一些要素上的。首先,美声唱法对气息的训练十分重视,有着系统的训练方式来适应不同难度的音乐作品,而任何一种歌唱形式都离不开气息作为动力,所以流行唱法最初的气息练习就是来自美声唱法。气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决定声音的力量和音色,美声演唱者在演唱高难度作品时就是依靠气息的支撑与控制,这对流行歌手在演唱高音及长音时提供重要帮助。其次,流行唱法的高音区仅是美声的中音区,在流行唱法中通过窄化母音来避免声音断层的方法类似于美声唱法中的“关闭”技术,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流行演唱者扩展音域还能避免声音发虚的问题。最后就是混声的运用,流行唱法在美声混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强混”“空气混”“弱混”等混声技巧,既具备美声科学的发声原理,又具有流行独有的声音特色。
美声唱法被誉为“最科学的唱法”,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俨然在声乐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美声唱法规范严谨,导致“万人一声”的现象层出不穷,演唱者往往缺乏个性特色而被掩埋在声乐大军的洪流里。同时由于美声唱法存在较高的艺术性和追求演唱技术的完美,导致在情感传递上无法引起观众的普遍共鸣与理解。而流行音乐正好与之互补,不仅音乐风格多样,而且颇具亲和力,就好像观众能通过流行演唱者的表演获得一扇释放个性和灵魂的窗口,从而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因此美声也在逐渐运用流行演唱的一些元素,突破传统高雅的“长衫”的束缚,从而出现了“美通”这一唱法及一批跨界融合的歌者,把美声与流行巧妙地融合起来,给大众更多的音乐选择。
实际上,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例如当代流行男歌手——周深,巧妙地将美声技巧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从《大鱼》到《达拉崩吧》再到《灯火里的中国》,无不体现美声与流行的完美碰撞。美声专业出身的周深,在演唱流行音乐作品时,无论是高音还是花腔,又或是吟唱,深厚的美声功底都为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再融合流行的音乐元素和表演风格,几乎能驾驭任何风格的音乐作品。这种美声与流行的跨次元融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美声的传统认知,开创新音乐的新可能。随着美声与流行唱法的结合得到认可与发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剧逐渐形成。音乐剧的演唱风格自成一派,成为当下流行与美声结合最成功的例子,它既能彰显美声的张力与技巧,又能将流行的通俗性与亲和力有效地表现出来。在当代音乐剧的发展中,相关人员在不断的探索中把流行与美声唱法作为音乐剧唱法的基础,并将流行的表演元素与美声的歌唱技巧充分融合,取长补短,最终构成了音乐剧这一艺术性与亲和力并存的音乐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无论是流行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尽管其表现形式、演唱风格各异,但二者总有相通之处,都是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演唱种类。演唱者应该根据表演的实际需要,调整演唱方式,准确表达作品所需,抓住观众所望。不论哪种演唱方式,也不论是将美声唱法流行化,还是流行唱法高雅化,只要运用得当都能传递音乐的精彩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