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解读与画面重构
——评《唐诗素描》

2023-10-27 08:56张闻骥湖南女子学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8期
关键词:唐诗素描文字

◆张闻骥( 湖南女子学院 )

毋庸置疑,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当下,人类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形式,海量图片、短视频利用色彩、画面的视觉、听觉冲击力抢占人们的阅读时间。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难以对唐诗原著进行细细赏析,实为憾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阅读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当下的阅读更多地成为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快餐式”浏览、“娱乐化”消遣。唐诗虽然经典,但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去吸收浓缩的精华,也不太愿意去咀嚼难以消化的“美食”,而更青睐不用思考、不用劳心费力、容易消化的“快餐”。创意写作就是对“浓缩的精华”进行创意改编,以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便于他们“消化”。《唐诗素描》拉近了唐诗与人们的距离,符合广大读者追求轻松愉快的阅读习惯,省去了对唐诗耗时费力的琢磨与研究,便于理解与“消化”。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讲,《唐诗素描》满足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的认知与审美需求;从新时代的视角看,它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精神需求;同时,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意义重大。

一、畅销与长销得益于创意与重构

《唐诗素描》之所以畅销与长销,一是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完美契合;二是得益于对唐诗的创意解读生发成章;三是得益于对诗意背后所呈现的画面进行重构。

《唐诗素描》满足需求。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也包括精神需要。当下,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物质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精神需要却还有较大的“缺口”,可以说任重道远。唐诗如同红烧肉、口味虾、水煮甲鱼等硬菜,尽管都是美味佳肴,但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味蕾需求,众口难调不无道理。有人不喜欢油腻荤腥,尤其是处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追求身心健康,喜欢口味清淡,以减轻肠胃负担,便于消化吸收。唐诗虽好,但无法满足追求口味“清淡”者的需求,他们像得了“厌油症”一样,对唐诗这道“硬菜”敬而远之。换言之,越来越多的人根本“消化”不了唐诗这道文化“硬菜”。强制消费,肯定不行。强扭的瓜不甜,强按牛头不喝水,这样做违背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难道要摒弃吗?那肯定也不行。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得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实现四个自信之文化自信助力。《唐诗素描》的闪亮登场,它既保留了唐诗的“原汁原味”,又对唐诗进行了“加工改良”,使得这道“硬菜”符合当代广大读者的“胃口”,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显而易见,《唐诗素描》提供了一条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意义不言而喻。

《唐诗素描》创意解读。《唐诗素描》出版发行前,市场上有一种简单粗暴且司空见惯的做法,直接翻译唐诗,形成唐诗选集,周期短,成本低,版本众多,品质参差不齐,内容严重同质化,用泛滥成灾形容毫不为过,量变并没有带来质变,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没有创新理念,没有创造意识,没有创意思维,出版面市的作品,只不过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内涵,没有高度,没有深度,也就没有辨识度。投入市场,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收藏价值,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肯定收效甚微,注定昙花一现。而《唐诗素描》却与众不同,作者曾冬果断摒弃直接将唐诗翻译过来的常规做法,另辟蹊径,选择了对唐诗进行创意解读、深度加工、潜心打磨。是他追求卓越的动力、坚持不懈的努力、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及个性化、创新式、高质量的写作,使他的《唐诗素描》在市场上极具辨识度,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度成为优秀的中小学教辅教材被广泛推荐。在《唐诗素描》中,曾冬更多的是以原诗为母体,在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透过唐诗的表层意思,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挖掘诗歌深层意蕴,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浓酽的散文,把唐诗描绘成了精美的图画,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形象地再现了唐诗的意境和韵味。曾冬善于捕捉唐诗背后的意境并生发出一种情绪,影响读者,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产生自鸣、他鸣与共鸣,这就是创意解读(写作)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唐诗素描》画面重构。画面相较于文字,更容易被人记住。画面之于唐诗,极端重要。施耐庵《水浒传》中的宋江、吴用、武松、李逵、鲁智深,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堪称经典,只要提到这些人物名字,人们脑海里立刻就能浮现出人物形象,继而形成画面,印象非常深刻,足见两位前辈刻画人物炉火纯青,亦可见名著也需要依托画面感来呈现。曾冬对每一首唐诗的创意解读,除了追求灵动的文字、优美的语言,更注重画面的重构,文字和语言成了他手中的画笔,每一首诗就相当于一个人物,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或漫不经心,却总能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读者眼中读到的是文字,脑中浮现的是画面,心中获得的是愉悦。这样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翻译或者粗略的延伸所能达到的。可想而知,曾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倾注了大量的情感,才有了读者手中精美、精简和经典的《唐诗素描》。唐诗读物经常有,经典唐诗读物不常有。读其他版本的唐诗读物,读到的可能只有粗糙、简陋、拼凑的文字,表意有余而美感不足。《唐诗素描》告诉人们,原来唐诗还可以这样读,读唐诗亦是赏画。《唐诗素描》独具匠心,难能可贵,书中文字、字中画面,不是其他唐诗读物所能比拟的。自然而然,稍作比较,孰优孰劣,立判高下。

二、唯美与应用依赖于敬畏与独特

《唐诗素描》属于典型的创意写作,有其独特之处与应用价值。

《唐诗素描》特点分析。一是文字简洁。常言道,大道至简,不无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些作者为了凑字数或是水平有限,有话则长,无话也长,拖泥带水,将文章写得死死的,如板结的土壤寸草不生,“剥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远不如简洁来得巧妙。曾冬对文字和语言心存敬畏,他身上的工匠精神,使得文章遣词造句才会如此精准贴切。二是语言优美。优美的语言,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语言优美并非与生俱来,或者一蹴而就。这与曾冬反复修改、润色和打磨,付出大量心血是分不开的。三是画面唯美。将诗歌转换成散文,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并非易事,需要天赋,更需要艺术修养,曾冬长年从事艺术鉴赏,他很清楚,哪里该下笔,哪里该画实,哪里该留白,拿捏得恰到好处。深厚的艺术修养,助力唯美画面的呈现。四是情感丰富。阅读很多时候是为了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可以说,每首唐诗的改编,都倾注了曾冬的情感,都能让广大读者产生共鸣。五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实效,《唐诗素描》里的文字、语言和构思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广大写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为创意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范式和可能。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曾冬是这样创意写作的: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你的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又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曾冬创意写作如下:

风安静地栖落在叶片上,黑夜张开了眼睛。

幽密的竹林,是比天空更深的海。

星星是一些溺水的鱼吗?无论怎么努力划动翅膀,却总是逃不出这片寂寞的水域。

一个人,独坐在时间的一隅,黑暗漫过了他的梦境。

突然,所有的寂静,都碎成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带总苞菩提子卵圆形,长7-10毫米,直径6-8毫米,珐琅质,坚硬,有光泽,按压不破,有白、灰、蓝紫等各色,基端之孔大,易于穿线成串。但其颖果小,含淀粉少,常不饱满.一般不做药或食用。此种疑似民间所称草珠子。

弹琴的人,十指轻飞,滑过每一根琴弦的声带。

天籁的雨点,如一些高高低低的语言,跌进了记忆的河流。

一只被音乐叫醒的小鸟,飞出窝,捡拾起一句一句的诗行。

密林深处,尘世的喧哗已然遥远。

没有人知道,有一方净土,可以收留起岁月的浮华。

今夜,手握琴盘的人,目睹了太阳的陨落。

月亮升起来了。

这个黑夜的伤口,又把一些清冷的光辉抖落在大地的手掌上。

琴停了,鸟睡了,花开了,风悄悄地展开了透明的羽翼。

一个人,独坐在自己的影子里,怡然自乐。

任千年的月光,照亮了一生的道路。

以上例举了《唐诗素描》中的两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诗意与灵性,诗意与灵性的文字勾勒出色彩斑斓的画面,空灵清峻,意蕴悠远。两篇文章里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足以说明曾冬文字功底深厚,表达精准,也说明作者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否则不可能这么简洁,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大学创意写作课堂上,我告诫同学们,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就没必要用两个字,多一个字都显得多余。我反复跟同学们强调对文字要心存敬畏。尽量不要用贬义词、歧义词或负面词,否则影响画面的构建。我举了一个例子,某某文二代,哗众取宠,打擦边球,写暧昧诗,沦为茶余饭后的笑柄。同样的文字,不同的组合,效果截然不同。组合得不好,文章干巴巴的硬邦邦的,没有弹性,没有张力,没有趣味性,味同嚼蜡。组合得好,诚如《唐诗素描》,字里行间,画面跃然纸上,读者凝神静气,屏住呼吸,就能穿越到唐朝,身临其境,与诗人对话,感受唐诗的魅力无限,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诗素描》课堂应用。唐诗读物多如牛毛,唯《唐诗素描》独树一帜,成为范本,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与曾冬先知先觉的洞察力是分不开的。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说的就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出奇制胜。当大多数作者还在冥思苦想怎么写时,曾冬早已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诸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广大作者热衷围绕爱情这个主题来展开创作,于是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而真正出类拔萃的有几部?《山楂树之恋》这样的经典又有几部?我在大学创意写作课堂上,数次告诫同学们,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创造与创意的过程,不能拾人牙慧,不能落入俗套,不能成为“跟屁虫”,否则,走别人走过的路,只会堵死自己的路,最终让自己无路可走。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将《唐诗素描》作为创意写作经典案例融入PPT课件,授课时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创意写作成功案例的典范。当然,我们不局限于对唐诗的创意写作,但凡优秀的传统文化均可作为创意写作的对象。比如在古老神话的基础上进行泛神话创作,我们可以对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进行改编,就像鲁迅改编《山海经》一样,以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与审美需要,满足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当然,创意写作也要有底线思维,可以改编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过程,但不能改成精卫移山、愚公填海,诸如此类。

三、困惑与背景来源于母体与时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阅读《唐诗素描》亦是如此。

《唐诗素描》困惑释疑。在大学创意写作课堂上,有同学提出疑惑:我们身边有许多素材可以创意写作,曾冬为什么选择唐诗作为对象进行创意写作呢?这是一个关于创意写作对象即母体选择的问题。是唐诗乃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瑰宝,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能传承至今,乃经典中的经典,必定有大量的“粉丝”,换言之就是自带流量,改写更容易得到“唐诗粉”的关注,有利于传播,扩大影响力。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创意写作,虽然熟悉接地气,但难以升华,即高度上不去,容易落得“无病呻吟”“小儿科”“俗不可耐”的评价,而唐诗,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自然不会出现高度不够的情况。

《唐诗素描》背景前景。由于生活节奏快,加之文化多元化,人们追求精神需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阅读习惯的改变。阅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文字阶段;二是图片阶段;三是短视频阶段。没有电视、手机之前,阅读可以做到心无旁骛,读唐诗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犹如老牛反刍一样反复咀嚼,达到含英咀华的效果。比如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读李白的《静夜思》。首先解读诗的表意,然后揣摩诗的深意,最后转化为一种情绪来实现精神需要。随着QQ、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出现,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表达更愿意通过图片的方式来实现。图片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因为有其奥妙之处:一是使用者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来表达;二是图片简洁直观让阅读者秒懂;三是文字不能表达的意思却能够用图片来表达,尤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场合;四是不同的阅读者对同一张图片会有不同的解读,同一阅读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张图片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五是打破沟通壁垒,图片不受文化水平影响老少皆宜,沟通更顺畅。随着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的走红,人们进入了短视频时代。短视频简单粗暴,无需思考、无需加工、无需转换,就能带给人们快餐式的精神娱乐。

综上所述,新时代人们追求精神需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唐诗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以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对唐诗进行创意写作也就十分必要。《唐诗素描》应运而生,真正做到了旧瓶装新酒,旧枝发新芽。全媒体时代,《唐诗素描》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均是大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范本,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唐诗素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乡村振兴背景下,可作为提升乡村女性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之一。

曾冬将唐诗打烂揉碎重塑,将古诗转换成散文,使得唐诗实现了由文字到画面的嬗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精神文化,以共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处在全媒体时代的人们多了一个选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转换形式得以传承。如果可能,以《唐诗素描》为脚本,将其视频化,搬上短视频平台,前景可期,因为处在全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文化的载体,受众更多、更广,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唐诗素描文字
初夏素描
素描
凡·高的早期素描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