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赐余虎恩『寿』字匾考

2023-09-14 06:50曹隽平本刊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8期
关键词:总兵高州平江

◆曹隽平( 本刊 )

著名收藏家、湖南省收藏协会秘书长林安国先生以收藏中国古代家具驰名海内外,其府上有一块慈禧赐湘军名将余虎恩的“寿”字匾,颇令我垂涎。此匾边长120厘米,菱形,中一楷书大“寿”字,堆金锦地万字纹,此乃清宫常用纹饰。匾正中央上方刻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篆刻朱印,是帝后题匾的专用形式(一般题匾印章在后下方),此制式在故宫多见。周边施以硕大凤凰,亦符合慈禧时代特点。上款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下款为“赐广东高州镇臣余虎恩”。

余虎恩(1836——1905),字华南,号勋臣,外号余蛮子,湖南平江县浊水白原人,清朝将领。少孤贫,喜读书。积勋至副将。擢总兵,赐号精勇巴图鲁。晋提督,易勇号奇车博。赏黄马褂,除陕安镇总兵,授云骑尉世职,后改授一等轻车都尉,并二世职为二等男爵。授喀什噶尔提督,未上,留统武卫中军十营。光绪三十一年,创发,卒于家,享年69岁。

咸丰三年(1853),余虎恩的父亲在饥寒交迫中去世。孤儿寡母求借无门,在饥饿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备尝人间艰辛。咸丰五年(1855)六月,时任曾国藩湘军幕僚的李元度,在平江招募兵壮。余虎恩毅然报名加入,成为李元度的平江勇营兵。

余恩虎名字中带一“虎”字,他也是的确是一名虎将,其以贫家子弟加入湘军,在湘军二十余年,足智多谋,英勇奋战,立战功无数,一步步由守备、游击逐渐晋升为参将、副将和提督衔总兵。平江地方人都叫他余蛮子,而且男女老少耳熟能详,连唱夜歌都唱余蛮子,当时平江县境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平江只有四姓大,

余蛮子带兵打海外(指收复新疆,与沙俄作战)。

张岳龄、李次青,

七篇文字钟昌勤。

余蛮子的传奇轶事被乡亲们用民歌来传唱,其中有几分亲切与熟悉,也有几分推崇与景仰。余蛮子从农民到将军,从贫穷到富有,正是封建社会底层民众梦幻的典型。

光绪二年(1876),沙俄支持浩罕国摄政王阿古柏策动回族酋长白彦虎、余小虎等叛乱,侵占新疆。余虎恩率部参加平叛,主动承担戈壁运粮重任,历尽艰辛,终将军粮押运到巴里坤古城。后又亲率马队与友军配合击败叛军,攻克迪化城,收复天山北路,因功授云骑尉世职。

特别是在跟随左宗棠、刘锦棠平定阿古柏叛乱的战斗中,余虎恩“每战辄以平勇为先锋”,屡挫大敌,迭克名城,收复被阿古柏和沙俄分裂侵占的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国土。他在由阿克苏进攻喀什噶尔的一系列战斗中,屡屡出奇制胜,创造了以1500人破敌20余万的军事神话,厥功尤著。平叛后期,叛军乃至患上了“恐余症”,一见余字大旗,即肝胆欲裂,望风而遁。

这样的一员虎将必然得到朝廷的厚爱,慈禧太后赐余虎恩“寿”字也在情理之中。

慈禧是个“警敏饶机智”的人,入宫得势后,常伴君批折、练习书法;除临摹法帖外,喜作擘窠大字,尤喜用内库腊笺书写福寿等字。同治四年(1865)腊月,她破例赏赐帝师翁同龢御笔“福”“寿”字各一幅,当时她才不过30岁。此后,书写“福”“寿”不但为其一大爱好,而且也成为用以赏赐臣工的一种文字手段,历年不断,书写功力渐厚,“岁多至数百幅”。最集中者是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濡墨挥笔,大书“福”“寿”吉字,专赐“京外王公大臣”。纸色有红、黄、淡绿之别。

据徐珂《清稗类钞》所记:孝钦每作字画赐群臣,一落笔,辄曰“坏了坏了”;众太监必交口称颂,后喜,始成篇幅,否则碎之矣。此也算一段奇趣了。

当年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容龄在《清宫锁记》中曾回忆:慈禧平常很喜欢写字,因年纪大了,所以只写大字。农历三月间,天气渐暖,在中南海闲暇无事,每天写字消遣。她最爱写大个“福”“寿”字;把写的这些字都收起来,预备赏给王公大臣。慈禧写字时,在大殿当中摆一张桌子,太监们先把墨研好,两旁侍有捧笔砚者。慈禧身材不高,有时写一个中堂大寿字,够不着,便站在脚凳上。女官和太监在旁小心看护,唯恐她摔下来。看她写字的情形是很吃力的,可是高兴的时候,一天可写七八张。

中国历代皇帝利用寿字奖赐有功大臣,以示恩宠和殊荣。至清代,皇帝御笔赐“寿”,已成祖制,并有严格规定。据史料记载:内外臣僚除内廷供奉之南、上两斋及内务府外,“非官二品不得赐福字,非年至五十不得赐寿字”。

此匾下款“赐广东高州镇臣余虎恩”符合清代礼制。又据岳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引用来自岳阳市档案局的记载:

“光绪十七年(1891),清廷再次起用已告老还乡的余虎恩。他统领振宇军先后驻屯醴陵、萍乡、武冈、岳州等地,追匪捕盗,维持地方秩序,被清廷授予二等男爵世职,赐穿黄马褂,并获慈禧皇太后钦赐便服、寿匾的殊荣。这块寿匾,至今仍保存在平江县三阳乡一农民家中。”

据《清实录》之《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年)护理湖广总督谭继洵奏、新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余虎恩,募勇成军,启程赴防日期。报闻。这也就是说余虎恩在1895年转任“广东高州镇总兵”。

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总兵为正二品,是绿营兵(汉军)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

1900年,已经65岁的余恩虎荣调京城,任武卫军中军统领,武卫军是19世纪末清廷直接掌握的拱卫京畿的武装部队。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镇压戊戌变法以后,为加强京师和近畿防务,威内御外,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编组北洋各军为武卫军。亦可见慈禧对余虎恩的青睐。

可以想象,1891年余虎恩在遥远的平江接到太后赐的“寿”字,定然是欣喜万分,也会加强他对朝廷的忠诚。1891年余虎恩56岁,符合“非年至五十不得赐寿字”。但余虎恩是在1895年才转任“广东高州镇总兵”,故应该是他后期据慈禧赐字制作成匾,挂在家中,既是纪念也是炫“福”。只是岳阳官方引用的记载“这块寿匾,至今仍保存在平江县三阳乡一农民家中”已属过去式,不过,此“寿”字匾能为林安国先生收藏,倒也没有被埋没!

猜你喜欢
总兵高州平江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重庆镇总兵加赠都督同知任勇烈公传》写作背景及其价值考论
明辽阳副总兵黑春事迹考略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
开原老城明辽东副总兵孙文毅墓志考略
高州油茶光合生理特性
平江老街上的一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