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政策创新性发展的策略探析

2023-10-26 00:41刘洁予
高校辅导员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发展策略政策

刘洁予

摘 要:高校辅导员政策是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满足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深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强化科学运行,以及完善高校辅导员政策效果评估来激发内生动力,形成科学完备的政策体系,以推动和保障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政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4-0034-04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政策的制定、运行和落实。“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采取的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2]作为一种规范、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高校辅导员政策是确保其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高校辅导员政策在萌芽、探索、恢复发展、完善与成熟等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这些丰富的成果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巨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为了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辅导员政策应实现创新发展,这是新时代必须回答好的现实问题。

一、满足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

要實现高校辅导员政策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3]科学理解并满足作为政策对象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合理需求,是推动高校辅导员政策创新发展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行业标准、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流动及激励机制等,来引导、保障和激励高校辅导员队伍更好地沿着专业化职业化的路径科学发展。

(一) 建立科学的行业标准

建立科学的行业标准,包括对辅导员的准入条件、职责、任务、管理、考核等进行严格规定,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高校辅导员政策向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高校辅导员政策的不断发展完善,辅导员的行业标准也越来越清晰和完备,政策文件也从最初的原则性意见到具体化规定,再到明确的职业能力标准。在高校层面,各高校积极探索,根据不同对象区分为研究生辅导员和本科生辅导员,根据不同职责区分为学术型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辅导员等。此外,不少高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辅导员管理制度,尝试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评估的方式采取个人自评与院系综合评价、学生以及学生主管部门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考察辅导员的工作成效。随着行业标准越来越科学完备,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被吸引进入辅导员队伍,队伍自身的发展壮大很好地推动了辅导员政策的成熟和发展。

(二) 构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培训体系

科学的高校辅导员政策应围绕构建“选育管用”全生命周期的培训培养体系来设计,并做好统筹规划。如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到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因应时势的变化先后发布,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则跟进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一方面,政策的有效制定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政策的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有力促进了政策的科学化发展。如在入口关上,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政治面貌必须为中共党员,很多高校采取面向社会招聘的方式来进行招录,以保证能够选拔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培养培育上,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为重点,各省市教育部门或各高校自身举办的各类培训为主体,贯穿岗前、新上岗、在岗日常轮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方面,除涵盖辅导员工作内容的方方面面外,还包含了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方式方面,能够根据辅导员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工作对象等,借助相关学科的方法持续优化培训方式。在培养使用方面,推行持证上岗、职业资格认证等制度,规定辅导员要经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

(三) 健全流动及激励机制

各高校在实践中都意识到,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是推动高校辅导员政策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少高校将辅导员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为辅导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多种进修学习和到各级党政机关挂职锻炼的机会,将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优秀辅导员输送到相关岗位,如输送到专业教师队伍、党政管理干部队伍以及其他高校或地方任职。有些高校为了激励辅导员,还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职称晋升、职级评审、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待,满足职业发展需求,让辅导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重视。而这些实践探索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很多上升为制度和机制,甚至成为重要决策的参考,不断推动着高校辅导员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

二、深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强化科学运行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运行,只有在不断运行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推动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方面,高校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政策体系。“要搞好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白缺位的抓紧建立,不全面的尽快完善,成熟经验及时推广。”[4]高校要不断推动政策的完备,以更好地为高校辅导员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高校还要锲而不舍地推进政策的运行和执行。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政策仍存在体系不够完备、法规不够配套、链条不够完整等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工作的运行机制,以确保政策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运行更顺畅,内容更科学完备。

(一) 推动国家、省市、高校的三级辅导员政策体系的科学运行

在国家层面,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目标、所面临的形势、辅导员政策基础、运行实际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结合重要会议和重要时间节点,出台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指明建设方向,统筹协调各方,起到抓纲带目的效果。在省市层面,在中央颁布有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基础和实际,颁布系列政策文件,对中央文件进行细化实化,既确保上下一致,又全面落实,还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探索实践。在高校层面,则以国家、省市的政策文件为指导,根据学校实际,颁布更为具体细致、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制度。各地各校的探索不仅可以丰富政策体系的内容,也将会有力推动政策系统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辅导员工作与发展的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备,内容越来越丰富,涵盖了辅导员的工作、管理、选拔、考核、使用、发展等各方面各环节。未来,有关部门要努力推动国家、省市、高校的政策实现上下贯通、内外联动、左右衔接、科学运行、执行有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 加大对高校辅导员政策研究的力度

当前,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政策的研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作为一种“由上自下”的顶层设计,亟须用科学的理论进行研究阐释,以确保政策制定、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者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政策理论研究。目前,关于高校辅导员政策的研究主要偏重经验的和表象的描述,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全面性和系统性仍欠缺,尤其缺乏对辅导员政策整体性、关联性、操作性的研究。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5]调查研究是推进辅导员政策落实落细的有效方式,及时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通过跟踪反馈和督促整改等方式,推动工作顺利完成。三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者“要坚持问題意识,充分借鉴相关学科力量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为我所用”。[6]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进行高校辅导员政策分析即是如此。系统动力学是“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结构-功能分析与模拟来认识和解决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问题的研究方法”。[7]借鉴系统动力学理论来分析高校辅导员政策问题的诊断、政策模拟与决策支持、政策实施的督导与评估、政策变迁的历史解释等关键问题,对科学决策以及确保决策科学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政策效果评估

高校辅导员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来衡量,及时有效的评估可以对高校辅导员政策制定、运行、落实、存在问题等情况予以反馈,有助于优化政策,推动改革发展。

(一) 提高政策制定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一是要评估政策指向对象的准确性。对象指的是政策的指向和范围,高校辅导员政策具体的指向和范围是否准确,决定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马克思在说明对象时指出:“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8]我们至少要从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工作对象,以及辅导员自身发展等三个维度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去把握其质的规定性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评估其政策指向和范围。二是要评估政策内容的完整性。政策的内容是制定政策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在确定了政策制定的目标后,准确、完整的政策内容是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政策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普遍性。我国高校辅导员政策制定是由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以及高等教育规律所决定的,政策内容是对我国全体高校辅导员发生作用的。二是具有一致性。高校辅导员政策需要保持结构、内容、程序等的一致性,从政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看,需要注意内容之间不矛盾和连贯性;从政策执行的主体看,需要保证国家、省市、高校政策的不冲突;从政策内容涉及的范围看,需要保障辅导员的职责规定、工作要求、条件保障等的不互斥。三是具有合理性。一方面,辅导员的政策要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和心理认同规律,需具有客观合理性。另一方面,辅导员政策实体性内容和程序性内容都要具有合理性,确保逻辑关系准确,符合辅导员的实践要求。

(二) 提高政策运行的程序性与规范性

政策本身是一个关系范畴,代表着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是通过政策运行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来体现的。一是程序性。“程序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或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制订的命令序列的集合。”[9]辅导员政策的运行要充分体现程序性,也就是政策所规定的这些命令序列是有密切的逻辑因果关联的,这些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链是辅导员政策系统的关键基础和重要“部件”。因此,除了辅导员政策的主体内容外,还要注重其程序性的设计,以确保主体内容在按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差,保障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规范性。只要“概念、制度或实践本身被某个人或团体认为具有强制力或约束力,就可以认为他们具有规范性的特征”。[10]可见,政策的规范性具有公开、明确、强制的特点。政策具有公开性,无论政策文件是以什么方式发布,都要么对政策运行主体公开,要么对辅导员群体公开,因为只有公开,才可能被政策运行主体以及辅导员本身知晓,在知晓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很好地执行。政策具有明确性,政策内容要清晰明了、准确易懂,不能模棱两可、晦涩难懂,政策语言不能过于抽象,要体现具体性,要可操作可落地,不要留有过多的自由裁量空间,避免出现不公正的结果。政策具有强制性,政策限定了政策行为主体的活动界限,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对超出活动界限的行为主体,政策将通过强制力进行阻止并将其规范到政策关系框架内。因此,高校要运用好政策的强制性,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 提高政策落实的实效性与持续性

政策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理论研究上,还要落实到丰富的实践之中,高校既要提高政策落实的实效性,也要保证政策的持续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政策落实的实效性和持续性的关键在于高校贯彻落实好现行政策,并在政策文件生命周期内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推动政策的创新发展。一是高校要落实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政策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产生效益,实现价值。高校在贯彻执行辅导员政策中,要让政策的对象——高校辅导员自身了解政策、正确认识政策并自觉维护政策。从国家到省市各高校,都要积极营造尊重辅导员、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政策的运行过程中,高校要通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辅导员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程度来彰显政策落实的价值。二是高校要落实政策发展的持续性。政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但作为政策,又需要保持好持续性,这种持续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对稳定性。不管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还是政策运行的主体,都不能随意对政策进行改动,要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从而对政策的对象起到约束作用,一旦失去了相对稳定性,人们就不会去遵守政策,照章办事。二是守正创新。在保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也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唯其如此,政策才能更好地遵循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8.

[2]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330.

[4]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21):1.

[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J].求是, 2018,(01):1.

[6]冯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25-29.

[7]赵德余.政策系统动力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33.

[9]陈正芬.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202.

[10]马晨.自由的现实化与制度能动性——从规范性的角度看黑格尔哲学中的法[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06):30.

(责任编辑:郁有凯)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发展策略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