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撇一捺,缺一不可。这种相辅相生之道,在中医学也是一脉相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形容:“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治病更看人
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所有文化一样,经历了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的过程,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对中医药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医学将人体看成气、形、神的统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人之所以生病,中医学认为,本质就是阴阳二气动态的平衡受到了破坏。
通过“望闻问切”,中医判断邪正消长,以辨证论治原则,制订“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纠正阴阳失衡时,中医并非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而是强调“恒动观”,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而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其中,“天人感应”是解释天人关系的一种重要主张。“天人相感,阴阳相和”,宇宙和人是相互交通的,这种观念也被中医学吸收。中医学认为,人体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某部分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整个身体或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到局部病理变化。
中医学还认为,人应该放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进行观察和研究,要结合四时季节、地理水土、社会生活、思想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这又涉及中医学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学说,即阴阳学说。
最初,阴阳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后来,阴阳的内涵也不断扩展,成为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之分,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分泌物、精液等。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中医治的是病,也是人,并且其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是治病。因此,中医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治未病”。“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因此强调要因时因地的四季节气养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吃穿住行与健康息息相关;“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其内核就是让每个人都保持身心健康,都不生病。而这一点,又和当下现代医学强调的“预防大于治疗”何其相似呢?
正是在“天人合一”的总体思想背景下,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科学)基本思想,逐渐构建起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辨证论治、药性归经等一套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龙门石窟的药方洞窟就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多达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藥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步入新时代,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太极拳”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陆续制订颁布8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发布《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2019年召开的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症等中医病症名称,已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中医药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内核,更蕴含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医是个“宝”,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医学中蕴含的“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也有助于推动建设一个更美丽的新世界。
(摘自《新民周刊》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