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重维度

2023-10-26 03:43王利科侯志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建党理论课理想信念

王利科,侯志娟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2.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一、引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深刻领悟我们党百年功业承前启后,千秋伟业继往开来的“金钥匙”,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精深的内涵和育人价值,作为一种精神理论,具有学理性,在理论层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具有价值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应该认识到任何理论都不应该是书斋理论,而应该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不仅要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更要化作实践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是新时代学校宣传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主阵地、主渠道。全面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筑牢信念之基、培育使命意识、激励奋斗意志、厚植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

“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各项事业持续推进之基石,是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万里漫漫长河之源头;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的核心,是破“软骨病”、立“大志向”的灵丹妙药,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灵魂。2013 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青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行为,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志向高远、信仰坚定是党和国家前行的力量,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支柱”[3]。如果背叛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追求非马克思主义,就会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如今,部分大学生因受各种思潮影响而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误解,把奋斗、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抛掷脑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金钱至上的观念占据其思想,腐蚀其心灵,从而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泊,甚者做出危害人民、社会和国家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因此,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教育大学生、感染大学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应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党的百年奋斗史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批批有志青年怀着共产主义信仰、怀着为民族谋出路、怀着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拼搏史,感染着、鼓舞着一代代青年,成为他们奋发向上、拼搏奋斗的动力,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引领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分析事物、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综合能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只有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和取得的光辉成绩熏陶新时代大学生,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鼓舞新时代大学生,大学生才能有所感悟。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特征之基,聚焦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增强其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新时代大学生要立鸿鹄志、心怀“国之大者”、自觉躬身实践,将个人的理想同中国梦相融合,做到敢于吃苦,刻苦钻研,不断完善自己,以“青年之梦”汇聚和托起“中国之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才能真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是何其重要,才能真正领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誓言。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才能真切体悟到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青年是党的先锋力量)而言,就是当年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虽是“星星之火”,却必成燎原之势。至此,方能彻底领悟并坚信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教育的基础。高校应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建设,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自觉。

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意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与使命,正是这样的初心,才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行,战胜各种苦难,创造辉煌。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矢志前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将红色精神融入到血脉之中,使其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用党的百年奋斗精神鼓舞新时代大学生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弘扬中国精神。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彼此毫无干系的孤立构件,它们已然深度融合成了“一块整钢”,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自觉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案例和重要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初心与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首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开设“伟大建党精神”必修课,将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意义和实践意义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而选择特色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做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其次,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模拟教学、体验式教育、谈论式教育等方式,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承担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社会责任,以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头脑、凝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知荣明耻”的道德观、“言必信,行必果”的诚实守信、“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崇尚道德”的人格精神,以及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坚韧品质等教育理念,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与规范,有利于其坚定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不断增强理论水平,正确掌握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并能进行准确科学的阐释,同时,高校要建立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4],使其有信心与能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新时代大学生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所学知识创造财富、建设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奋斗意志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民族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乐章。越是伟大的事业,越艰难困苦,越充满坎坷与挑战,越需要伟大的奋斗与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6]。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顽强的斗争史,同物质困难作斗争、同意识形态作战斗、同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行为作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奋战建立的崇高功勋、创造的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的恩赐,而是靠英勇斗争、艰苦奋斗打拼出来的。2021 年春季学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开班式上讲到: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7]新时代大学生要想顺利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需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就需要具备“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精神品质[8]。高校将伟大建党精神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来阐释“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时代价值,培养和塑造新时代大学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格。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塑造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品格,成就时代新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完成了革命时期的浴血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辛建设,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成功探索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历百年艰辛,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新时代。新的发展征途上,大学生需要强化社会忧患意识,增强斗争意志,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新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深入了解复杂的全球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新时代,历史发展的交汇期,党和国家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急切。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自身更有能力、更有资格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凝练精品课程,打造“红色文化教育行走的课堂”,让大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获得价值认同。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泼、视野广阔,认识新奇事件意识显著增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可以采取舞台剧、话剧、小品、红色歌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从而达到感染的目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道德大讲堂”“党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头脑。自觉用伟大建党精神磨炼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培养坚韧品格,引导大学生奋勇楫先,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斗志,在奋斗中绽放光芒,实现美丽人生。

五、“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情怀

党的百年光辉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不会有如今的美好生活。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品质,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只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能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实现梦想。“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目的是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品质、厚植爱国情怀,不仅要让大学生真正明白爱国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要让大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务必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而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同时,还要让新时代大学生从党的百年征途取得的辉煌成就中明白人民的重要性,明白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一切为了人民,引导大学生坚守人民立场、与人民在一起,筑牢爱国爱民之情。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政治品质,认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实践者,深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2014 年5 月23 日至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点人群。2014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也讲到,要努力做到每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足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不仅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伴随人的一生,更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我国伟大改革和伟大发展精神的实际体现,并非是一个抽象思辨的概念。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革命故事、讲好英雄故事,在鲜活的素材中锤炼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情。如今,要扩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不仅要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要纳入高校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其他科目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党爱社会、爱人民爱集体”为教育主线,努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质与爱国情怀。

六、结束语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新时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培养无疑是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在此关键时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入课堂、引入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使命意识、激励奋斗意志、厚植爱国情怀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新时代大学生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主体力量,承担着重大责任与使命,也唯有一批批胸怀祖国、关心人民的新时代大学生前仆后继,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不断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精神的培育离不开高校。高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塑造大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课程,具有特殊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发展之需,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发展之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需。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迎来了新时机、新挑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机、有效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做到紧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体系、教学内容等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发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重大价值内涵,通过深层次、全方位、多形态、新理念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间的深层次有机融合。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建党理论课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