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的数字化新生

2023-10-26 01:11当代党员陈诚贺兴梅王婉玲
当代党员 2023年20期
关键词:石刻考古研究院

文|《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 陈诚 贺兴梅 王婉玲

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图/大足石刻研究院

数字化浪潮袭来,古老的大足石刻听到了新技术的跫音。

如今,在进入重庆市大足石刻参观前,游客首先可以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观看数字影片。20多分钟的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将镜头对准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赵智凤,以电影叙事方式,突出大足石刻的开创和历史演进过程;紧挨着的2 号影院播放的是8K 球幕电影《大足石刻》,采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实景拍摄和CG 动画结合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

大足石刻作为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但历经了漫长时光的侵蚀和风化,造像的眉眼开始模糊,身体开始剥落,手足开始断裂。

于是,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棒在大足石刻的守护者之间传递,直到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他们开始运用数字化手段,与时间对抗、与毁灭抗争,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迭代·从灰头土脸抢救到数字化保护

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大佛湾的一尊摩崖造像前,燕学锋久久伫立。

岩体内部画面从孔洞深处传来,燕学锋通过手机查看着造像内部的岩体裂隙发育情况。在以往,判断岩体裂隙发育情况,纯靠经验。

大足石刻研究院修复师燕学锋今年63岁,“从医”40多年,如今依旧活跃在一线,甚至还用上了新技术。

20 世纪80 年代初,燕学锋进入大足县文物保管所(现大足石刻研究院)石刻保护所,20岁刚出头的他此前对大足石刻的了解甚少,对石刻修复的认识更是一张白纸。

跟在师傅王庆煜身后,燕学锋的第一份工作是购买材料。与现在所见到的大足石刻相比,那时的大足石刻完全是灰头土脸的模样。无人管理的大足石刻杂草丛生、荒无人烟,出行只有羊肠小道,山上缺水、没电、没通信。

燕学锋也同样灰头土脸,他常常混迹于各种材料市场,选购钢筋水泥和各种材料。

“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大足石刻的自然属性很强,摩崖造像对岩体渗水、风化等自然的作用比较敏感。”燕学锋说,“其中,水害首当其冲,不仅侵蚀破坏石刻、滋生微生物,更是加剧风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说,治水就是保护大足石刻。”

为了解决水害,燕学锋和其他修复师们想了各种办法。雨季地表水泛滥,便开挖截排水沟;岩体存在裂隙,造像渗水,便采用帷幕灌浆技术堵住渗水处;怎样堵水、怎样疏水,全靠不停摸索。

经过漫长的抢救性保护阶段后,大足石刻保护工作迭代升级,进入数字化保护阶段。与此同时,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成员构成也越来越多元。

“文物保护涉及多个领域,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来分析岩体结构、修复材料、病害成因甚至进行数据采集,为整体治水和造像修复提供更加精确的服务。”燕学锋说。

2012 年3 月,大足石刻研究院监测中心成立,主要负责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和相关研究工作。

“中心成立后,我们积极开展了针对文物本体与载体病害、自然环境、旅游与游客管理、建设控制、机构与能力建设等的监测工作。”大足石刻研究院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岗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监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文物安全和工程质量。”

对抗·让文物保存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文物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损毁,文物保护者穷尽所能做的事就是与时间对抗、与毁灭抗争,让文物保存得久一些、再久一些。

天气、湿度、空气成分,甚至人们口中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让文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加速其风化、侵蚀的过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工作人员何纳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技术,为文物创造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保存环境,让它们能存在得更久一些”。

一直以来,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领域都存在诸多“痛点”:环境监测所得数据应用程度有限,无有效模型用以预测文物及其保护环境的风险,文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在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方面,何纳和同事们用了4年时间,学习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大量环境监测数据,对文物展柜进行数字化建模,提供可以预先识别文物风险的方法。

“保护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我们想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去搭一座桥,统筹分析和考虑文物本体与保存环境之间的关联。”何纳说。

但文物的损毁,仍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任何先进的保护技术,都只能延缓文物的寿命。

而另一种方法——数字化储存技术,让永久地保存文物信息成为可能。

2021 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永久性保存大足石刻,并让其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呈现和阐释。

经过两年的规划和探索,202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博物馆)决定联合中国移动咪咕、海马云(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元宇宙文旅项目——《云游·大足石刻》,通过大规模数字采集与实景建模,融合云计算、实时渲染、数字人、AIGC等前沿技术,深度还原大足石刻,打造一个“云上大足”。

大足石刻研究院的肖人源接手了前期的数据采集工作。

肖人源的工作主要分两部分,用他的话说,就是“上山”和“下山”。前期他需要协同海马云的数据收集人员,扛着无人机和扫描仪上山对造像进行整体扫描和细节扫描,这个过程既要保证文物安全也要保护数据收集人员的安全;后期,他需要下山同建模师共同研究,处理建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大足石刻被数据记录下来,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储存在“云上”,得以躲过时间的摧残。

新生·古老文物的数字新体验

如今,参观大足石刻有了新体验。

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换上清秀雅致的汉服,穿越时空的隔阂,近距离感受大足石刻艺术的古朴。气势恢宏的摩崖造像,精美绝伦的壁画触手可及。朝游北海暮苍梧,宝顶山石刻的千年历史被浓缩在一日之间。

在《云游·大足石刻》的游览路线里,游客不仅能近距离欣赏石刻艺术,还能飞翔到空中以独特视角欣赏大足石刻,甚至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改变四季风景。通过对大足石刻景区地形地貌、摩崖造像,及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毫米级三维数据扫描和1:1 数字孪生建模还原,大足石刻得以在虚拟空间中呈现。

“依托云计算技术,游客不需要下载大量基础数据,也不用依赖特殊的终端设备,一秒钟便能无障碍抵达‘大足石刻云上景区’,开启一场奇妙的数字文化之旅。”肖人源说。

在这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虚实结合的游览方式才是最大的看点。

游客在刷票进入景区之后,监测中心便能实时掌握游客流量,选择观看《天下大足》和《大足石刻》的游客停留在数字展示中心,另外一部分游客则被分流到石刻景区。对于更多无法亲身来到大足的人来说,数字技术打开了一扇远程感知大足石刻的窗口。

一系列虚实结合的游览模式目的无非有二:一是有序调节客流,缩短人们在景区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更好保护石刻;二是以多元的参观体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足石刻的历史与价值。

“我们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对文物负责,也对游客负责。”赵岗说。

类似于这样极富前瞻性的思考与设计,不只是在大足石刻。

2022 年9 月29 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成集“三馆一院”为核心的综合性文旅融合项目,这是重庆考古人“破圈”的诚意之作。

作为全国首个将考古科普展示与虚拟体验结合的互动式展览,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打破展馆场地的空间限制,将考古成果以三维扫描的方式形成文物数字档案,运用3D全息投影、全景五面屏等技术,将考古成果转化为数字展览,让公众能够多角度观察文物,体验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游客可以用VR体验考古场景、用西洋镜观重庆考古遗址,甚至可以亲手修复文物。”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吴广说。

几十年前,走进这些文物保护地的,大多是文博工作者、艺术家或史学家,而现在,数字化场景让这些地方成为大众喜爱的打卡地。

同时,文物保护队伍也出现了更多年轻的身影。面对他们,燕学锋总要多叮嘱一句:“要对时间、对文物有敬畏之心。”

猜你喜欢
石刻考古研究院
中外石刻大不同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西狭颂摩崖石刻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三星堆考古解谜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