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珏,郭春艳,玉腊波,陈清华
(1.云南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3.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傣医药与中医药均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重要的贡献,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傣医学的构建和发展受南传佛教和中原文化等影响,同时融合傣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主要以“四塔五蕴”学说为傣医药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而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除受到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等哲学思想影响外,还融合天文历法、地理、医理、礼德等诸多元素,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支柱。
傣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四塔五蕴”学说产生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息息相关[1]。佛教由古印度南传,约公元前2世纪,第四次集聚在斯里兰卡时,上座部经典被用巴利文、梵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公元1—10世纪,古印度的佛教徒携带众多记录三藏义疏的贝叶经前往东南亚一带传播[2]。约公元7世纪,上座部佛教由缅甸传入中国傣族地区,以巴利文音系为基础,根据印度字母体系创制古傣文,并以刻录的方式在贝叶上书写佛经,逐渐形成最早的傣文贝叶经[3]。第一本详细记述“四塔”“五蕴”的是布塔果沙听所著的《维苏提麻嘎》,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最完整、最详细、最著名的作品(后由叶均翻译为《清净道论》),书中云:“四大合和,人畜健壮;四大各离,百病缠身……”。这里所提到的“四大”是印度文化的重要概念,即地、水、火、风四种物质,被认为是构成人和世界的基本元素;它最早源于缘起论的五蕴聚合说,南传上座部佛教《解脱道论》中所称的“四大种(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与之有相似之处。而傣医理论中“四塔”是基于佛教的“四大”而发展出来的,傣语称“塔都档细”,见表1,即“塔拢”(风)、“塔拎”(土)、“塔菲”(火)、“塔喃”(水),存在于人体和宇宙间,世界万物和人均由四种物质要素的支持,辅助组合而成[4]。傣医“四塔”学说,不仅形象地阐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而且指导临床诊断辨证、立法选方用药。
表1 四塔相关内容
中医学五行学说起源与五星说、五季说、五材说、五方说以及五行十节历法等密不可分[5]。《尚书》中共有两处五行及其概念的论述,首次见于《尚书·甘誓》云:“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6]此处“悔五行”与“弃三正”并举,由《尚书·尧典》中可推知,此处“五行”代表宗法之道或应行之道。“三正”则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三种不同历法,即夏历、殷历、周历。在《史记·历书》已有相关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7]由此而推,前文的五行与古天文学有密切联系。而五行具体描述则见于《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8]可看出五行是自然事物的表达,经过后世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以生克制化关系为基础,加以阴阳、四时、五方、五德等而构成完整的生克五行体系。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广泛对人身、社会、自然的运行规律认知,形成中医特有的时空观念、天人一体的治疗方式。其中藏象体系就是通过用五行思维方法和阴阳气化思维而构建的,能够清晰地展现人体、脏腑、时间、空间、情志、官窍、药物、食物、音律、光色等的相互联系。从气论或者元气论角度阐释,五行又被称为五气,是一气周流的五种不同状态。
虽然在2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傣医和中医文化各自有不同的文字记载,并且“四塔”和“五行”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医学理论体系,二者有一定的相似度,起初“四塔”与“五行”都是指构成人与世界的基本元素,通过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指导人们治疗疾病的重要学说,有如此大的重合性,表明二者之间一定有某种共性,也由于各自的特色又存在差异性。两种医学体系均存在人与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亦包含了人对自然气候变化的认识与运用。
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云:“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9]文中提及“四时”即春夏秋冬四象,早在商代有以不同类型的风来确定四时的思想,后来古人在观察天地变化过程中,发现每当天上最亮的一组星星(七个)组成的动物图案发生变化时,大地的温度就会出现变化,并以此来确定四季,用于指导农业生产[10]。最初四时是古人的自然观,未在根本上涉及四季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形成的根源。近现代研究表明,由于地球受到北极星的吸引,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保持一个倾斜角,使一年中同一个地方不仅受到的光照不同,而且气象、星象等也会产生有规则的变化。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冬至则与夏至的昼夜相反。阳光直射点在一年中落在赤道上有两次,即春分和秋分。根据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来进行阴阳属性的具体划分,即地球公转一大圈,一分为二,为一阴一阳;春分至秋分属阳;秋分至春分属阴。根据地球公转一大圈,一分为四,即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分四段,即春、夏、秋、冬四季[11]。四时更迭也出现寒、热、温、凉四种气候,形成风、雨、霜、露四种气象,形成生、长、收、藏四种物候。
《灵枢·九宫八风》中有四时和人体生理与病理关系的重要论述,云:“春三月,此为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12]但有时气候变化迅速,从一个季节过渡至另一个季节。或者不循常时,生非时之气,就会导致疾病。如《金匮要略》开篇第一章云:“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13]这里“至”即指“节气”。当应该来的节气没来,或者迟迟不走。导致下个节气无法按时来到,就会产生“疾病”。如果“至”的时间差很大,则可能发生“瘟疫”。清末医家彭子益对节气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云:“二十四节气,节与节之间,是滑利的。一到节上,便难过去。宇宙大气,交节必郁而后通。久病之人,交节前三日多死。大气郁人身亦郁。久病之人,腠理干塞,交节不能通过,是以死也。”[14]这表明四时变化之气对人体五行之气有很强的影响。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已将四时和五脏相对应,云:“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15]前文提及五行与天文相关,在当今常用的十二月历法出现之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使用过十月历法。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彝族地区仍然流传着高度相似的历法并称其为“十月太阳历”,在《论彝族太阳历》中明确记载:“在彝族地区确实存在并行用过一种太阳历,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合计三百六十天。”[16]在《管子·五行》中有载干支纪日,以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各主管72日为一岁历法,即每月36天,2个月72天为一行,五行十个月恰好一年,共360天。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一年会出现春、夏、秋、冬四种季节变化,而四种气候变化,在五行中则是春生、夏长、秋凉、冬寒,正好是地球四时的更替。木、火、金、水分别配春、夏、秋、冬四季,各主时3个月。起初古人在夏末、初秋之间加以长夏,后来逐渐演变为每一季的最后18天,总共72天由土行所主(五行中土的主时,或不主时,或主72日,或主一岁,有争议),最后才形成土主四时居中央而木、火、金、水分位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五行模式[17]。说明地球自转一周,产生四时、五行,并且与自然界五方、五气、五味、五色等相对应,见表2。在五行与四季相配合的过程中首次出现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即四季表现为一种依次更替的相生关系[18]。由此可见,中医的五行与“四时”相应,二者密不可分。
表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傣族对季节的划分与上文提及的“四时”有很大差异。现行的傣历受南传上座部佛教影响的同时,不仅吸收印度、缅甸历法的成分,也吸取汉历成分。傣历采用干支纪年,纪月按月亮盈亏而定。傣历在季度划分上明显结合当地气候的特色。虽然傣语中有“腊都闹”冷季、“腊都缓”热季和“腊都奋”雨季、“腊都良”旱季四个季节名称,但实际上只按常识或分为旱雨两季,从傣历月中开门节开始至6月泼水节为旱季,从泼水节至开门节为雨季;或分为冷、热、雨三季,每季四个月,从正月“登柄(月中15日)”至5月“登柄”为冷季,5月“登柄”至9月“登柄”为热季,9月“登柄”至正月“登柄”为雨季,这样划分主要是傣族聚集的地区气候变化不明显[19]。在傣医经书中有关于“腊鲁栏三(三个季节)”的发病特点的论述,比如腊鲁闹(冷季节)傣历为1-4月,易患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肢体冷痛及风湿类和呼吸系统疾病;腊鲁皇(热季节)傣历为5-8月,易患肠道传染病及其他热性病;腊鲁芬(雨季节)傣历9-12月,易患腹痛、泻痢、湿热癣疹、烂疮肿毒等病症。无论在傣历的形成还是傣医经书中多以直观阐释自然与疾病的关联,而季节与四塔的关联无对应关系,可以表明傣族在季节划分上与“四塔”无明显关联,更凸显本民族地理气候的特色,以及四塔构成的宇宙间万物是强调缘起、聚散。
季节划分在中医五行的形成中占据重要作用,但傣医四塔的形成与其关系甚微,尽管傣族历法的制定与汉历有很大的相似性均采用干支纪年。古人认识世界最初是二分法,即用“阴”和“阳”来解读世界,由无数阴、阳构成子系统的世界,即阴阳有无限可分性。随着时代变迁演变出更加细腻的划分法来解读世界,如《易经》中有记载:“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20]无论傣医学的四塔理论、中医学的四象理论甚至古印度的水、火、土、气的四元素理论,都是在阴阳二分法的继承上发展而来。“二”“四”“八”均为偶数,属于对称关系;但是世界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的“制约”“追逐”关系中;“三”“五”“七”奇数的相关制约促进关系,更加有助于认识和分析这个动态的世界。但是“三”太过于简单,“七”又过于复杂,由此,四分法和五分法的运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依然流传至今。
四塔从风、火、水、土自然界普遍现象中凝炼出动、热、湿、坚四种特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五行最初是指古天文学概念,与自然界的四时(春、夏、秋、冬)有密切联系。两种学说共同强调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傣医经书中有记载:“没有土万物难生,没有水万物可枯死,没有火万物无法成熟,没有风万物不能生长”,土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在《维苏提麻嘎》等傣医实用经书中说:“‘塔拎’(土塔),包括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犹如世间大地,是构成人体的第一物质本源”,被称为“四塔之本”[4],人体的脾胃、肝胆、肾等器官均属于土塔,不过中医五行学说中除脾胃属土行,其他脏腑都有各自对应的某一行。在中医的中土五行模式中,居中的土在万物生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语·郑语》云:“土与木火金水杂以成百物”[21],说明“土生万物”。另一方面,《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22],体现土有控制四方的意味,土行以湿、化为性,脾胃、肌肉与土行相应,这与傣医土塔有很大的差别;在同样重视土塔和土行的同时,二者认识的角度也有差异,四塔说认为“土”生万物,突显土为根本,而五行说则是“土”与其他行(木、火、金、水)共同构成万物,突出“土”与其他行关系中的重要性。
构建傣医四塔说和中医五行的数虽然分别是“四”和“五”,傣医四塔说认为风、火、水、土是促进和构成自然界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人体生命的促进和构成也离不开这四种基本物质。正如傣医常言道:“四大合和人畜健壮;四大各离百疾缠身。”也就是四塔合和,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才能健康无病,一旦“四塔”功能失去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人体在保持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平衡关系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也保持相对的平衡关系,也就是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达到四塔调和抵御自然界的风、寒、湿邪等侵袭,这种状态临床上称为“四塔连心”,此处的“心”指“心识”,“连心”凸显了“心识”的统领地位。傣医中认为人由五蕴(色、受、想、行、识)中的各元素聚合而成,其中“色蕴”是由“四塔”所组成的,另外四蕴(受、想、行、识)则归为意识,在傣医中意识也称为“心法”;也就是“四塔”是促成“五蕴”生成的主要生因[23],即只有四塔存在方能生五蕴,而五蕴说的核心则是佛教中的缘起论,缘起指一切事物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即“此有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24]。在四塔合和的平衡关系中强调心识的作用,表明四塔和五蕴之间也同样强调缘起、聚散;在《巴腊麻巴坦》中记载四塔在正常情况下是:“依照俱生,相互依止,互不离缘,才能相安无事”,傣医文献中也有记载“四塔有形,从生到死,相互制约,互不离缘”“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说明四塔的平衡中强调流转不息的缘起和合。中医五行说则认为人身之气与天地之气是相应、相合的;人要健康则是天地之正气与五脏之气相合,五行的生克制化达到动态平衡;反之,人就会得病[22];五行的动态平衡则强调的是变化中寻求相互间的制约与平衡。由此,虽然四塔和五行,都具有描述物质元素的功能,重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动态平衡关系,但二者的平衡状态有实质性差别。
在对四塔中的风塔与五行中的木行进行比较前,先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气象风说起。自古以来气象当中,古人认为最重要就是风,早在甲骨文刻辞中就有所体现;《说文解字》中云:“风,八风也。风动虫生,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25]风最原始是指春天的气,柔和且充满万物复苏的气息,是生命的象征,能促进虫类的生长;此外,现代研究表明在植物界的花粉传播中,风是重要的媒介,为植物繁殖创造必要的条件[26]。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风的重要性并与万物生长和生命联系起来,如《黄帝内经》提出“风为百病之长”,在所有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气象中,风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影响最为广泛的。在中医理论六气中,初之气,称为厥阴风木,可以看出风和木的紧密关系。而中医五行学说中春天由木所主,是指春天之时,天地气机开始升发之气;在地球公转的同时,本身也存在自转,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气机,就是所谓的风木,与人体内肝所主的升发之气相应。而在傣医中风塔不仅指人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各种精微物质以及各生理机能活动的能力,也指宇宙中的气流(并没有特定指向是某个季节的气流),如果体内机体风动态平衡失调,风与其他塔(水、火、土)的共栖平衡关系紊乱,该上行的风不上行,该下行的风不下行,该动的风不动,临床上就可出现一系列与风有关的证候,即“百病皆属风”[27]。通过比较看出无论傣医还是中医在早期已经有共同的认识即风为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但从解释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四塔中的风以“动”为性,四面八方皆可动,而五行中木以“升发”为性,方向以向上向外为主,所指向的范围有所不同,即在指导治疗时会有所差异;从各自释意的角度看四塔中风与中医中“气”有相似之处;而“气”不属于五行的范畴,居于五行之上,即精化气,气分阴阳,阴阳运动变化产生五行。
无论是中医学五行学说,还是傣医四塔学说,都是人类智慧结晶,傣医四塔说有明显气候、地域特色,直观而便于运用;中医五行说则是相对缜密完整的体系,运用起来要求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