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的配方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2023-10-26 13:24罗布降泽罗布顿珠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良姜肉豆蔻酥油

罗布降泽,罗布顿珠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1 资料

2 方法

将33首方剂里的175种药物录入Excel软件中,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内容包括方剂名称、各组方剂里的药物、出现频次较高药物等,进行频次分析。

3 结果

3.1 所有方剂中的单味药物频次分析

对收集到的33首方剂中包含的175种药物进行频次分析,经频次分析得知,此33首方剂由77种单味药物组成,具体频次的情况如表格1所示。

表1 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的单味药频次 (n)

3.2 使用≥3的药物频次分析

治疗“头隆”病的药物中使用频次≥3的单味药有22种,如表2所示。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前十种药物由高到低依次为肉豆蔻(14次)、熔酥油(12次)、阿魏(10次)、白豆蔻(7次)、牦牛酥油(6次)、肉桂(5次)、草果(5次)、高良姜(5次)、川木香(5次)牛奶(4次)。由此可以推出,上述药物为以鼻腔给药途径治疗“头隆”病的主流或核心药物。

表2 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的33首方剂中频次≥3的药物 (n)

3.3 使用位于前10药物的药味频次分析

对上述药物中,频次≥3的22种药物中使用最高的前十种药物的“味”进行频次分析,发现有五种药物的“味”为辛,四种药物的“味”为甘,一种药物的“味”为苦,其中辛味的频次最多。如表2所示。

图1 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的33首方剂中使用≥5药物的药味频次

4 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临床应用

5 讨论

藏医对药物的功效以六味、八性、三化味角度来进行,有关“隆”病的病性及“隆”病类相克的性味内容载于《四部医典》,云:“两属先言隆、培根,其性寒凉属水性;血与赤巴热属火”“药物隆症甘酸咸,油腻重而加软粘。”[3]从以上两点可以解读出“隆”性疾病具有寒证的特点,用药时药物性味以甘酸咸、油腻及软重性为治疗原则。据上述统计分析鼻腔给药的途径来治疗“头隆”病的药物中使用频次前十的有肉豆蔻、熔酥油、阿魏、白豆蔻、牦牛酥油、肉桂、草果、高良姜、川木香、牛奶。其中频次最高的肉豆蔻味辛、甘,性温,具有驱寒开胃、行气通络、安神养心的功效,是治疗“隆”病的习用药[13]。现代研究表明,肉豆蔻对隆病入心者等心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13]。而肉豆蔻通过上述三方面发挥疗效来治疗“头隆”病,疗效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所指的熔酥油是来源于牦牛的酥油,酥油具有味甘、性凉、腻等特质。而熔酥油对“隆”病的疗效也是从味、性、化味三方面发挥作用,临床用药疗效显著。阿魏味辛,性温,具有杀虫、温补开胃、治寒、治疗“心隆”病等所有“隆”性疾病的作用。藏医以阿魏的树脂入药[6],是藏医治疗“隆”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肉桂味甘、辛,性温,具驱寒温补、开胃助消、引排肺脓、治疗“隆”性疾病的作用[13]。藏医在方剂中用桂皮入药。白豆蔻味辛,性温,具有开胃助消、治疗胃寒及肾寒等寒性疾病的作用,藏医以干燥的果实为入药材料[13]。川木香味苦、辛,性温,药理研究表明,川木香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在治疗脑痉挛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活性[14],藏医方剂中以干燥的根为入药材料。草果味辛,性温,具有开胃助消、驱除胃脾寒等寒性疾病的作用,藏医方剂中以干燥的果实为入药材料[13]。高良姜味辛、甘,性温,具有提升温、促进食欲,治疗“培隆”病的作用,干燥根茎为入药药材[13]。“头隆”病的病性及发病部位跟藏医书籍里“培隆头晕”症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在藏医方剂配伍中高良姜为治疗“培隆”病的常用或主流药物。牛奶作为高原人民的生活主食,味甘,性腻,具有滋养温补、强身健体、治疗“隆”及“赤巴”病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不仅能增加机体的能量,更是对提高免疫力有着极佳的功效。

综上所述,十种药物中大部分以甘、辛味为主,性温,从味、性、化味三个方面对“头隆”病产生效果,并且通过鼻腔给药这一特殊的给药途径,可迅速抵达病灶,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利用鼻腔给药治疗“头隆”病的方法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支撑,更有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头隆”病的新药开发及给药途径等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高良姜肉豆蔻酥油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IBRTAN DISH NAMES IN KHAMPA
治脾胃虚寒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肉豆蔻-8散中5种成分
治胃寒痛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治胃寒痛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
酥油的西藏地方卫生微生物标准分析与建议
西藏不同地区酥油微生物指标比较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