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语用化口头禅“漏”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2023-10-25 02:00周淼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口头禅

摘要:网络新词口头禅“漏”是在英语单词“No”与我国方言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漏”在使用时,不受语境和使用主体等限制,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和其他语法成分互相配合。随着短视频快速传播,“漏”作为口头禅在网络中普及,成为新兴流行语。口头禅是个性化言语,其存在是合理且符合語用习惯的,在人际交流中有其特有的语用价值。文章首先阐述“漏”的特点、结构及作用。“漏”是一种语用化口头禅,在句子或话语中的黏着性较弱,往往可以独立使用且语义表达意识较强。“漏”具有幽默诙谐的色彩,在对话时可以轻松地营造欢快的氛围,在交际中增强双方的愉悦感,促进交际良性发展。同时,“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人们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心态,具有时代特色。其次,探讨“漏”的形成原因。“漏”受到网络社会和地域方言的影响,同时,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最后,简要分析互联网对网络热词、新词成为语用化口头禅的影响。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拓展了流行语作为语用化口头禅的渠道,促进了网络新词口头禅化;另一方面,部分口头禅可能在交流时造成无形的语言障碍,同时加深了代际鸿沟,因此,应警惕信息时代语用化口头禅泥沙俱下等不良现象。

关键词:网络新词;英汉谐音;语用化口头禅;口头禅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4

0 引言

张谊生指出,受英文和方言发音的影响,英文谐音化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例如“败”和“buy(买)”[1]。在近年来爆火的各类短视频中,“漏、大漏特漏、咱们就是说漏、我说漏”作为一个表达“不可以、不接受、不行、非常不好”等感受的口头禅被大众所熟知并被广泛使用。

抖音、微博等短视频、社交平台是当今群众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通过社交平台记录生活百味、分享观点和情感。在浏览抖音短视频、微博评论区时,网络热词和流行语逐渐对人们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使用网络用语并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性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流行语可能会成为口头禅而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比如“救”“绝了”“栓Q”“真的会谢”“你没事儿吧”等,同时也包括带有脏话性质的口头用语。

本文以“漏”这个流行语用化口头禅为例,对互联网和语用化口头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讨论“漏”的特点、结构及其作用,其次探讨“漏”的形成原因,最后简要分析互联网对网络新词口头禅化的影响。

1 “漏”的特点、结构及作用

1.1 “漏”的特点

“漏”作为网络新词,最重要的特点是语用化口头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口头禅”一词的定义为: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2]141。“善哉”“阿弥陀佛”“三生有幸”等是禅宗表达惊叹、赞许祝福或不满的口头语,现在也常出现在人们的谈话中,口头禅逐渐从宗教术语向日常用语转化。

肖庚生在研究中指出,口头禅大多由2~5字构成,短促有力;表现形式以短语居多,词语次之,句子再次,固定模式最少[3]。我国关于语用化口头禅的研究极少,目前只有三篇对其在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厉杰将口头禅分为语法化口头禅、语用化口头禅和习语化口头禅三种,其中语用化口头禅呈现出语义—语用趋向,在句子或话语中的黏着性较弱,往往可以独立使用;说话者的语义表达意识较强且具有流行语特征[4]。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年轻人们在网上常常把“漏”挂在嘴边。以下面几个句子为例:

(1)甲:第一排左边那个戴帽子的男生好看吗?

乙:漏!我说漏!

(2)甲:漏!咱今天就是彻底爆发了!

(3)甲:你继续用你的番茄派吧。(番茄派是用了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的洗面奶品牌)

乙:漏!我不用!

(4)甲:这张照片怎么拍成这样啊!漏!我说漏!

乙:我也漏。

前述例子中“漏”的黏着性较弱,在对话中往往单独出现,或以短句出现。在例句的言语情境中,“漏”偏离了原本语义,夸张表达了说话者“不满、不好、不用”等情绪态度,传递了说话者较强的语义表达意识。这些传递的语义信息和说话者意图不同于词典上“漏”的释义,但听话者通过语境可以推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除此之外,互联网语境下的人际交流更具有流行语特征,“漏”的表达语境常出现在社交网络等网络端,是一种潮流表达。

1.2 “漏”的结构

“漏”的组合结构少且较为单一,主要有“漏、大漏特漏、我说漏、我也漏”这几种结构。

(1)“漏”单独成句,这个句子是由“漏”这个词形成的,“漏”这个词又是由语素“漏”构成。与朱德熙[5]在《语法讲义》中叙述的例句“好!”一样,这类句子里,语素、词和句子重合在一起。与单独的语素“漏”不同,“漏”这个句子比“漏”这个词多了前后的停顿和语调,相当于“不!”,较为强烈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

(2)“大漏特漏”与“大写特写、大错特错、大说特说、大吃特吃”等结构一样,是一种联合式结构。在句子成分中主要作谓语、定语,表示完全不同意、不喜欢等表否定的情感。例:如果你喜欢那个男生,那我真的大漏特漏了。

(3)“我说漏”是SVO结构,其中“我说……”结构具有表示提醒注意的话语标记的特殊功能。说话者通过由听说动词构成的短语,告诉听话者自己要说的内容,提供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吸引其认真倾听说话者想表达的信息,因此说话者可以通过话语标记引起对方注意。李宗江认为,“我说”类词语变为话语标记的动因是语境[6],即只要是在需要提醒对方注意的语境中,这些短语就起着提醒对方注意的语用功能,并不需要经过“说”由言说义动词演变为认知义动词后才变成话标记。例:他说教我骑车,我说漏!这句话表示说话者并不想“他教我骑车”,在语境中听话者会好奇原因,这就起到了话语标记的引起注意作用,同时推进了对话双方交流。

(4)“我也漏”是一种能愿动词句。能愿动词句中,句子的重心通过能愿动词进行表达,能愿动词后的谓词或谓词性词组看作能愿动词的宾语。这里的“也”表示谈话双方存在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信息,这是交际的重心,说话者用“也”传达的信息正是交际目的。例如:

甲:谁要掀我刘海,我就漏。

乙:我也漏。

通过对话可以发现,乙与甲一样不喜欢他人掀自己刘海,对话双方具有相同信息或相同部分。

“漏”的几种结构表明,其存在是合理且符合语用习惯的,因此容易成为语用化口头禅。

1.3 “漏”在交际表达中的独特作用

人际功能是语用化口头禅最主要的功能,交流双方在对话中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而进行习惯性语言表达,从而建立和维持其人际关系。语用化口头禅不仅可以使对方在谈话情境中集中注意力,还有助于引起情感共鸣,达成交际共识。因此,语用化口头禅是社会交际环境和个体自身行为认知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语言表达习惯。

首先,作为使用率很高的语用化口头禅,“漏”只有一个字,非常简短,同时,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其更容易被大众记住并使用。交际双方进行交流时可以直截了当地表明以及理解其意思。例如:

甲:你要吃吗?

乙:漏!

其次,“漏”的语气没有“不要、不可以、不接受”等否定词的表达那么生硬,其较为柔和的语气更容易使人接受并认可其观点或态度,强化交际过程中双方的愉悦感。例如:

甲:你喜欢这件衣服吗?

乙:不喜欢。

甲:你喜欢这件衣服吗?

乙:我说漏!

最后,“漏”具有幽默诙谐的色彩,在进行对话时可以营造欢快轻松的氛围,促进交际的良性发展。同时,“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压力普遍较大情况下人们的自娱自乐心态。简言之,“漏”在交际表达中不仅具备语用化口头禅所共有的作用,还有着一定的时代特色,更适应当前人们的交流习惯。

2 “漏”的形成原因

“漏”的使用源于抖音博主“黑凤梨是真心的”,视频中的他在说一些英语单词时会故意用夸张的唱山歌的方式去发音,听上去很不标准但十分有趣。“漏”是他视频中的口头禅,意思就是“No”,听上去很像“漏”。

“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五个义项。(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勺。锅~了。那间房子~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尽更深。(4)泄露:走~风声。说~了嘴。(5)遗漏:这一行~了两个字[2]845。网络新词中的“漏”,表示“No”等不赞同、不满意的否定态度,属于汉字式谐音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谐音的解释是:“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汉字式谐音词是指源体为外语(主要是英语,也包括其他语言),谐体是汉字的词,是使用中文发音(主要是普通话发音)近似外语发音的音译词[2]1450。

2.1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语言经济性原则源于两种语言理论:齐普夫的“省力原则”和马丁内的“经济原则”。齐普夫在其著作中提出了“省力原则”[7],他通过实验发现:一个词的长度与其出现的次数呈反比;与长词相比,短词更受人们欢迎,并且对说话者而言,能用一个词表达所有的意义是最省力的方式。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齐普夫“省力原则”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经济原则”[8],其代表的是交际的效率和省力,人天然存在的惰性要求语言交流中尽量减少力量的消耗,因而趋向使用更少的、更省力的语言单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越符合经济原则的语言单位,其使用频率越高。

简而言之,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倾向于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意义;二是出于表达快捷简便的需要,人们更喜欢把语言说(写)得短一些。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代表的是交际时的效率和省力,是驱动新词产生的重要内因。互联网时代,网络交际和社会化表达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产生了具有网络特色的语言单位,“漏”正是在短視频快速便捷的消费体验下形成的,因短小且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意义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

“漏”字一方面很简洁,简单的一个字就表达出“不满、不接受、不支持、不可以”等多种表示否定的意思;另一方面,“漏”在情感上弱化了否定一词原本所具有的强硬性,比较柔和,更容易被交流中的听者所接受。

2.2 语言受到地域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方言对网络词语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络平台上模仿方言语音而产生的词语数量增多,且容易引起共鸣,得到广泛使用。方言对网络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某些地区方言中“h”“f”“l”“n”等声母区分不清,因此会把“喜欢”说成“稀饭”;二是模仿台湾或香港等地区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将“喜欢你”说成“黑凤梨”,将“我喜欢你”说成“我宣你”,将“好犀利”说成“猴赛雷”等;三是南、北方大地区方言差异,存在“我喜欢你”说成“俺稀罕你”等语言现象。

“No”的英文发音在“l”“n”不容易区分的地方方言中容易被读成中文中的“漏”,这是一种日常发音习惯,因此“漏”便具备一种容易被理解特质,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词背后含义的普遍认同。

2.3 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社会性通过各地方言表现出来。信息时代,为促进网络人际沟通和交流,朗朗上口并为大众所认可接受的网络新词逐渐兴起。杨仕章认为,这些网络新词和官方标准语相比,虽然不具有标准语的标准性和独立性,但与标准语一样具有历史性和持久性[9]。历史性是指其具有时代的特殊印记,在某个时代或某个特殊时期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是时代特有的产物。持久性指网络新词不会突然消失,而是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新的流行词语产生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一提起这个词,人们还是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互联网高度发达阶段的网民,尤其是新一代网民,普遍追求标新立异,除了在视频内容喜好方面与众不同外,搞笑口音、有趣新词等具备个人特色的词语也层出不穷,如“大怨种”“大情种”“修勾”等,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色。“漏”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应运而生,鲜明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情绪态度,具有个人特色。同时,在线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相比之前更依赖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普遍的方式,更成为人们娱乐的方式,在此形势下,“漏”从2022年1月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3 互联网对网络新词口头禅化的影响

3.1 拓展使用渠道,促进网络人际交流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人们包容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对新事物的接受以及传播应用速度越来越快。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拓展了流行语作为语用化口头禅的渠道。人们可以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观点,促进了网络新词口头禅化。

其次,人们在交流中使用网络热词、网络新词作为语用化口头禅时,既彰显了语言风格具有个性且丰富多彩的时髦感,又通过自如理解和运用网络热词、新词进行对话而获得了满足感,这些丰富且愉悦的感觉体验促进了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可以迅速拉近网络空间中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

3.2 语用化口头禅泥沙俱下

不可忽視的是,网络新词、热词成为语用化口头禅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目前已有的口头禅如“滚”等,虽然有些表达比较隐晦,但仍显粗俗,而这些不文明用语作为风靡网络的语用化口头禅,可能会被部分网民盲目跟风使用和传播,而一旦使用过度,就会造成交流失败,严重的或许会损害交际双方关系,从长远上看,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网络新词成为语用化口头禅从而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日常社会用语规范。例如,人们常使用的“emo了”“你没事儿吧”“那我走”等新语义表达,超出了一些老年人的理解能力范围。他们较少接触网络且接受能力较弱,甚至观念保守的老年人对网络有抵触情绪。由此,这些口头禅可能在交流时造成无形的语言障碍,加深代际鸿沟。

综上,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简短准确而又形象生动,容易被广泛接受并通过网络得以迅速传播;另一方面,其存在的不文明甚至粗俗表达也会引起人们抵触。因此,对网络影响下的网络新词、热词逐渐成为语用化口头禅这种趋势,应该辩证看待且理性使用。

4 结语

网络新词口头禅“漏”是在英语单词“No”与方言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在人际交流中有其特有的语用价值。一方面,这类语用化口头禅可以促进交际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应辩证看待信息时代逐渐泛滥的语用化口头禅的消极影响,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谊生.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6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41,845,1450.

[3] 肖庚生.口头禅话语的多维度考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4] 厉杰.口头禅:类别、机制与功能[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6-67.

[6] 李宗江.关于话语标记来源研究的两点看法:从“我说”类话语标记的来源说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0,24(2):192-198.

[7] 齐普夫.人类行为与最省力原则:人类生态学导论[M].剑桥:艾迪生-韦斯利出版社,1946:52-53.

[8] 马丁内.语言的功能观[M].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62:48-49.

[9] 杨仕章.论谐音及其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1998(3):31-36.

作者简介:周淼(1999—),女,湖南株洲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

猜你喜欢
口头禅
等一会儿
误人的口头禅
口头禅暴露你性格(21)
妈妈的口头禅
口头禅泄露了你的秘密
口头禅泄露了你的秘密
爸爸的口头禅
妈妈的口头禅
负能量口头禅也有“正作用”
一家人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