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宋玉凤
摘要:应深刻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蓝印花布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江苏传统手工艺品,近年来受到市场需求、技术革新的影响,面临着传承与创新、保留与改良的问题。文章以蓝印花布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图案创新与工艺改良,以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目的。首先对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和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梳理,分析其在图案、技术、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提出图案创新与工艺改良是提高蓝印花布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图案创新方面,尊重与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结合计算机图像软件,从图形来源、构图等方面对传统图案进行优化和创新。在工艺改良方面,引入激光刻板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雕刻,以提高制版的精度和效率。利用电脑制图激光刻板工艺进行设计实践,探讨如何将激光刻板技术与蓝印花布传统印染工艺相结合,实现技术与传统的融合。文章通过蓝印花布图案创新和工艺改良的实践,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蓝印花布应继续深化图案创新和工艺改良,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激发消费者兴趣,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关键词:蓝印花布;工艺改良;图案创新;现代科技;传统工艺;融合
中图分类号:TS1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3
0 引言
蓝印花布是在白色布料上用靛蓝染出蓝白相间图案的中国传统纺织工艺品。与其他传统防染工艺(绞缬、夹缬、蜡缬)相比,蓝印花布技艺的特点在于使用独特的刮浆防染工艺[1]。其工艺形成于宋代,凭借较为简单的工艺、价格亲民的原料和丰富多彩的花形,蓝印花布迅速由江南传到江北,形成以江苏、上海为中心的蓝印花布生产基地,并畅销全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工业化使我国工艺美术类文化和产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2],面临传承与创新、保留与改良的问题。本文以蓝印花布图案创新与工艺改良为切入点,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为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1 蓝印花布制版工艺文化
蓝印花布传统制版工艺需要经过裱纸、绘花样、替花样、刻板和上桐油五道工序。刻花用的纸板由3~5层纸裱制而成[3],一般用贵阳皮纸或桑皮纸、高丽纸和普通白纸,通过面糊紧紧贴合,最终刷熟桐油形成防水、好刻、耐刮浆的纸板。这种纸板的厚度在2毫米左右,含油脂量较高,较软不易折断,一张纸板可以刮糊150次左右,刮布60米。
蓝印花布的镂空纸板吸收了剪纸、木雕、陶瓷等图案与工艺元素,凭借特殊的艺术刀法,塑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造型[4],图案大多取自自然形态的植物、生活器物和装饰建筑等。设计图案时遇到线条过长或者弧度过大的造型,如流水纹等形状,需要进行“断刀”,即在不破坏原造型的基础上用短线段分割图形,做到“笔断意连”[5]。图案每段长度保证为2厘米,防止降低花版牢固度和刮浆时出现“扑浆”。“断刀”工艺是蓝印花布最大的特点,产生了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美感。刻板时为了提升花版牢固度并防止浆料溢出,需要在纸板的四周留出5厘米左右的空白,为了防止刻板时推拉、转动花版造成花版损坏,整个花版尺寸不能过大,长度不超过80厘米,宽度不超过40厘米。制作好的花版需要经过打磨,保证表面平整再上桐油,以提升花版的牢固度和防水性能。
2 蓝印花布图案创新与工艺改良
蓝印花布图案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志趣,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的转型与时代的发展要求蓝印花布与时俱进,在产品表现和生产工艺上都要顺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2.1 蓝印花布图案创新
传统蓝印花布的图案产生于民间,其图案的创造及发展与传统的吉利祥瑞观念密切相关,体现了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需求[6]。它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传达了人们共同的视觉语言[7]。因此,形成了蓝印花布“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点[8],传统图案贯彻了“圆满”“求全”的思想,通过对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纹样的考察发现,蓝印花布构图的最大特点为圆满且偶数对称,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代表性图案。
传统的蓝印花布纹样在当代青年人的眼中被打上了“土气”“过时”的标签,其产品往往难以突破地域限制,因此图案创新势在必行。张道一先生曾经就传统图案的现代应用问题指出,“古代图案再好,也不能代替今天的创造。真正意义上对文化遗产的利用是新创作的借鉴,即用前人的镜子照见自己的路,使自己的经验丰富起来”[9]。对蓝印花布纹样的传承与创新,只有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了解其构图原则,在其传统纹样构图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志趣,才能使蓝印花布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例如日本设计师高田正郎的蓝印花布设计作品,素材取自生活与自然,如日、月、動物、农作物、瓷器、建筑等,将元素以几何化的形式呈现,完美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作品展现出现代人的生活形态与生活志趣,深受消费者喜爱。
2.2 蓝印花布制版工艺的改良
蓝印花布的制版与图案纹样绘制密不可分,是蓝印花布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蓝印花布一直保留着先制版后手动绘制图案的制作工艺,虽然保留了手工艺的淳朴美和自然美,但是成本过高[10],以至于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图案绘制的艺术性与精确度受到匠人经验的影响,无形中提高了蓝印花布的制作门槛,影响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图案一次绘制后需要替版复刻。随着替版次数的增加,新的蓝印花布制版的图案精度与母版相比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的保留与传承。
第三,人工刻板时间成本太高,对画面要求高的图案,匠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完成。
以上问题的产生源于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流程,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和激光雕刻技术的成熟,以上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计算机图像软件使设计师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的设计中,运用AI和PS等图像设计软件可以快速对图案进行创新,也可以快速落实好的创意[11],将图案转化为数字信息储存起来,既可以直接取用,又可以进行多种基础元素的组合,进而产出种类丰富的图案纹样。将设计好的图案数据上传到激光雕刻机,就可以实现激光刻板,激光雕刻制版的效率高,即使是复杂的图案纹样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解决了蓝印花布手工制版周期长的问题;激光雕刻技术精度更高,前期设计师通过规范的图案设计流程并确定好图案“断刀”位置,可以避免材料浪费、制作的花版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12]。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进行激光刻板可以大大提高蓝印花布的生产效率,同时设计师的加入也可以为蓝印花布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为蓝印花布的开发与创新提供新思路。实现蓝印花布的现代化设计与发展,其传承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12]。
2.3 蓝印花布制版材料的改进
激光雕刻制版引领了蓝印花布制版材料的创新。传统蓝印花布的花版制作工艺复杂,储存环境特殊。花版材料的创新需要结合传统花版的优点,规避传统花版的缺点。激光刻板的材料较为广泛,如木材、金属、PVC、亚克力等。PVC材料的花版化学性质稳定、防水耐刮且价格低廉,可以用于激光雕刻,是新型花版材料的良好选择。
3 蓝印花布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设计实践与意义
传统蓝印花布的制版工艺顺序是先制作纸板再描绘图案,初学者会产生材料浪费和制版不规范的问题。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顺序是先绘图案再刻板,效率高、易修改、可预览,配合激光刻板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生产。对比两种工艺可以发现,传统蓝印花布制版工艺侧重于刻板,忽略了传统图样的创新与改进,而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则侧重于图案的设计与创新。
3.1 蓝印花布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设计实践
笔者通过考察青岛冬季海鸥形象及其栖息习性,结合青岛海滨城市特色,利用简笔画的手法设计出海鸥的形象,将其与蓝印花布结合,利用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制作出蓝印花布(见图1)。
3.1.1 设计基础纹样
利用PS软件“画笔”工具与“油漆桶”工具,将图案的初级造型画好后,对图案进行块面分割和断刀处理,在断刀时要注意画笔宽度设置为2毫米以上,断刀后留存图案的宽度要保证在1.5毫米以上。只有满足以上尺寸要求,才能呈现断刀效果,且有利于保证后续图案的完整性。完成这些步骤后,运用“定义图案”指令将其转化为可填充纹样。
3.1.2 利用“填充”工具排列基础纹样
“Shift+F5”快捷键可以调出“填充”指令,这是电脑制图优于手工制图的关键步骤,利用“填充”指令可以非常便捷地将基础的图案单元经过“砖形填充”“十字线织物”“沿路径置入”“随机填充”等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其组合方式高度严谨规则。笔者以海鸥图案纹样为例,利用“砖形填充”,调节参数后产生基础的重复纹样。
3.1.3 排版、预览
加入辅助图形,确定画面尺寸,笔者设计了图案尺寸为50厘米×50厘米的方巾,在后期制版时图案四周各留出5厘米的空间方便刮糊,因此花版底图设置为60厘米×60厘米的正方形。经过排版后,一张电脑制图的蓝印花布电子花版图片就形成了,可以通过更换纹样与底图颜色直接进行预览。
3.1.4 激光刻板
将电子花版转化为SVG或者AI格式的文件后,输入激光雕刻机进行激光刻板,笔者使用的刻板材料为PVC软板。
3.1.5 结合传统工艺制作出成品
完成刮浆、染色、刮灰、晾晒工序后,一件电脑绘图激光刻板工艺蓝印花布作品就完成了。
3.2 意义
蓝印花布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遗产。作为我国首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其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根植于文化认同感[13]。在改良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内涵,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工艺,才能保证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电脑绘图技术代替手绘图案并将图案转换成数字化图案信息,大大提高了图案的精度和准确性,方便进行后期修改和调整。激光刻板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传统手工艺只有顺应当下的科技发展与审美需求,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14]。
4 结语
蓝印花布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其工艺改良实践既需要创新与发展,又需要尊重和保留传统文化内涵。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结合,对蓝印花布图案与工艺进行改良是一个新的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蓝印花布工艺的其他创新方向,如糊料材料的改良、晾晒环境的改进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蓝印花布工艺改良实践,例如采用环保材料、生态印染等方面;研究蓝印花布工艺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将创新的图案和科技融合等特色传递给消费者,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编者.蓝印花布[G/OL].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3%9D%E5%8D%B0%E8%8A%B1%E5%B8%83,2022-06-03
[2] 洪静怡.现代设计背景下蓝印花布的创新发展[J].染整技术,2023,45(3):58-64.
[3] 唐儒田.南通蓝印花布艺术研究及其创新应用[D].青岛:青島大学,2022.
[4] 倪沈键,吴灵姝,吴元新.南通蓝印花布的工艺之美[J].服装设计师,2022(9):82-87.
[5] 吴灵姝,倪沈键,吴元新.南通蓝印花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87.
[6] 谢晓冬.蓝印花布的图案创新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7] 倪沈键,吴灵姝.南通蓝印花布的当代传承与发展[J].民艺,2022(5):41-44.
[8] 张盼.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研究[J].辽宁丝绸,2022(4):4-5.
[9] 张译文.传统南通蓝印花布与现代设计[J].艺术科技,2021,34(7):113-114.
[10] 顾瑾.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及其家居产品设计应用[J].戏剧之家,2019(11):137.
[11] 胡建芳,陆莹,许家岩.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在360°数码印花服饰中的创新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2):48-50.
[12] 覃振华.邵阳蓝印花布制版技术新探[J].艺术大观,2021(9):133-134.
[13] 高健,王小元.传统手工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价值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1):123-125.
[14] 黄博韬,魏煜力.基于莫里斯符号学的非遗类文创产品设计: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设计,2023,36(4):38-42.
作者简介:崔健(1997—),男,山东威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传统手工艺。
宋玉凤(197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指导老师,研究方向:传统手工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