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首饰背后的文化具有两面性,“魅”和“惑”需要分别对待。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从历史文化背景、宗教、材质、颜色、工艺、题材等多方面论证印度珠宝首饰手工艺“魅”和“惑”的双面性。结果:印度因独特的地理优势,产出了各种各样的珍宝。印度人自古就喜爱珠宝首饰,其珠宝首饰大部分为手工制作,是身份、财富、社会地位的象征,能满足参加宗教、社会活动的需要等,与印度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其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多元的宗教文化,曾受西方殖民统治,深受西方藝术思想的影响,因此印度的珠宝首饰蕴含的文化复杂多元。印度的珠宝首饰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文化,形成了精巧华贵、奢华大气的风格,拥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受穆斯林文化及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特有的鼻环成为女性的枷锁,体现了男尊女卑的落后文化。印度首饰手工艺背后的文化具有两面性,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具有落后之处。结论:首饰背后的文化并不都是好的,也有不好的,应该挖掘首饰背后的积极文化和思想,摒弃糟粕,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从而让珠宝首饰手工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印度;珠宝首饰;手工艺;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3
0 引言
印度人自古就喜爱珠宝,受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印度珠宝呈现出精巧繁复、奢华大气的风格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然而,其首饰背后也有很多辛酸的故事,阿富汗穆斯林的到来使鼻环成为印度特有的首饰种类,这反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暗含女性为男性所有的观念。鼻环对印度女人来说如同美丽的枷锁,这个古老工艺背后的丑陋文化有着深不可解的“惑”。
1 印度珠宝工艺的“魅”
1.1 印度艺术的特点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印度地理位置独特,同周边其他国家如中国等,有积极的文化交流,这为其艺术注入了活力。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不同的人种,如雅利安人、德拉维达人等,所以其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多元的。印度宗教众多,有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同艺术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与此同时,印度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其艺术在自身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既融合了西方艺术思潮,又具有独特的东方情调[1]。此外,印度人以宇宙为中心,注重来生,赞美死之升华,把人的感觉伸展到人的能力之上,因此其艺术表现为精神高于物质、内蕴高于形式的追求,偏好抽象完美的形式,用有限来表现无限[2]。
1.2 印度珠宝首饰手工艺的特点
印度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其境内生产各种名贵宝石,拥有低廉的制造成本和劳动力,且政府大力支持珠宝首饰手工艺的发展,使得印度的珠宝和宝石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强的竞争力[3]。在印度,珠宝被认为是身份、社会地位、财富的象征,还是好运的象征,且印度的宗教文化复杂,人们参加宗教活动或者其他重大仪式时,都要佩戴珠宝首饰。因此,在印度,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佩戴珠宝首饰。印度人认为,“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女子应当充分利用首饰打扮自己,即使是家境清贫的女性,也要佩戴一些价格低廉的首饰,甚至是塑料首饰。可见,首饰是印度女性身份的象征[4]。
印度的珠宝首饰品类多元,主要有项链、耳环、戒指、胸针、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脚链等。设计风格较为夸张和奢华,项链一般采用错层的形式,层层错落戴在颈间;耳饰一般为垂坠式,走动起来前后摇曳,风情万种;手镯一般用黄金制成,比较厚重。印度盛行珠宝套装,这源于印度王室,他们用珠宝套装彰显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传至民间后,逐渐成为普遍的风俗。印度的珠宝首饰整体造型偏大,多采用包镶、重复、对称的形式,呈现出恢宏大气、奢华精细的风格特征。搭配传统艳丽的服饰,华贵优美、仪态万方,展现出神秘古国在珠宝首饰方面的独特审美。
印度的珠宝首饰大多由手工制作而成,这是他们古老的传统,手工制作的首饰可以抵消工业化的冷酷,显现出一定的温度。同时,手工制作的珠宝细看存在区别,但是整体看风格类似,并不突兀,反而有股区别于机器制作的灵气。奢华精致的珠宝从手工匠人的手中诞生,神秘的宗教文化、夸张的首饰造型、精细淳朴的工艺,赋予了其独特的魅力。
印度的珠宝首饰一般采用24k纯金制作。印度人喜爱黄金,名人、明星也会佩戴大量的黄金首饰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认为,神灵喜欢金色,金色代表光芒和能量。印度家庭的黄金储存量很大,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也是世界重要的黄金生产加工消费中心之一。印度的黄金需求占全球总需求量的20%以上,每年用掉的黄金约800吨,其中大部分都用于珠宝消费[5],特别是在结婚的时候,人们会购买大量的黄金首饰。除了婚礼外,其他一些重大节日民俗活动、典礼,也离不开黄金首饰。印度还盛产各种宝石,包括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水晶、石榴石等,其都被应用于珠宝首饰制作。此外,有机宝石、珍珠等也深受印度人喜爱,一般采用18k金镶嵌,也有925银和铂金镶嵌的首饰。
在印度的珠宝首饰手工艺中,比较出名的有昆丹镶嵌工艺,即采用未经雕刻的钻石,将钻石放在微微融化的24k金黄金液体中,让薄薄的黄金层包裹钻石,形成自然的镶嵌风格,工艺要求严格,需要有经验的匠人耗费数日完成,该工艺深受莫卧儿王朝君主们的喜爱。珐琅工艺在印度也非常受欢迎,珐琅被烧制后色彩艳丽,符合印度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能保护首饰不受磨损或避免变形等。凸纹雕花工艺也比较普遍,即采用一些模具,运用冲压技术在金属表现形成独特的花纹,使首饰呈现出浮雕的风格,增强首饰的立体感。炸珠工艺则是将黄金加热至融化,形成均匀的小金属球,用来装饰珠宝首饰的边缘或者细节处,使其显得繁华和精致。此外,印度的花丝工艺跟中国类似,但是主题及设计风格不完全相同。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宝石加工国,印度的宝石开采和加工业为彩色宝石的生产提供了更大的保障[6]。印度珠宝首饰被寄予了祈祷和祝福的神圣寓意,其颜色艳丽而不庸俗,绚烂、浓烈,给人以极致的享受。印度人喜爱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宝石,他们认为红色的宝石代表生命与活力,黄色的宝石代表光辉和华丽,绿色的宝石代表和平和真理。丰富多彩的颜色,赋予了印度珠宝首饰独特的魅力。
印度珠宝首饰题材丰富。早期,比较常见的是飞禽走兽主题,将想象和自然结合。穆斯林的到来使印度原有的文化和莫卧儿文化不断融合,花朵、孔雀、星辰等莫卧儿艺术主題图案得以保留,形成印度珠宝代表性的主题[7]。特别是国鸟蓝孔雀,这种鸟儿特有的鲜艳色彩和富贵意蕴与印度珠宝水乳交融,在很多印度珠宝首饰中均可以看到孔雀的身影。另外,印度信奉佛教,莲花、腰果花也是常见的主题,还有棕榈叶、百合、蔷薇、风信子和菖蒲等植物,形成独特的自然主义风格。
印度当代的珠宝首饰将人文、传统题材、工艺等同现代审美观念有效结合。例如,太阳图腾、宁静的月神等古印度时期喜欢用的一些元素,鸡、鸭、鱼、狮子等动物造型,花朵、星辰等艺术主题图案[8],都被运用于现代首饰设计中。印度的现代首饰采用传统宝石雕刻工艺,以洋溢着浓郁东方气息的花卉等图案为载体,但其外在表现形式却非常潮流,风格夸张、大气,具有西方特色,从而表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气质[9]。另外,其不再追求单纯的元素堆砌,以及平衡、对称等固定的形式,而是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工艺结合,通过新的材质、风格的运用,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凸显独特的匠心,将古典美与现代美充分融合,展现时尚魅力。
印度的珠宝首饰风格,受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远,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印度将人看作永恒的自然宇宙中流动的一部分,与一切生命形态存在血缘关系[10]。因此,同欧洲的艺术相比,印度的艺术变化缓慢、渐进,具有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风格。印度的珠宝首饰将自身文化作为底色,融合西方的表现形式,采用各种材质,展开多种颜色的碰撞,将传统的首饰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现出古典和时尚结合的美感。
2 印度珠宝工艺的“惑”
去印度旅行或观看印度电影,总能看到一些女性佩戴着非常华丽的鼻环,鼻环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鼻环背后的文化远远没有这么美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鼻环的出现与其他文化的影响有关。12世纪末,中亚土耳其人和阿富汗穆斯林夺取了印度政权,掌握了艺术主导权。穆斯林统治印度后,伊斯兰艺术正式取代印度教艺术,鼻饰应运而生[10],之后还形成了用链条将鼻环与耳饰相连接的造型设计。是否佩戴鼻环、鼻钉,是印度社会区分女性是否结婚的标准之一,穆斯林新娘会被强制佩戴鼻环。
印度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地位最高,没有种姓的则属于贱民。印度的种姓制度,导致社会分层现象十分严重,种姓制也导致印度妇女的地位较低,高等种姓的男子可娶较低种姓的女子,反之则被视为大逆不道,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童婚和寡妇被社会排挤的现象。在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鼻环成为印度妇女特有的饰物。其需要在前鼻翼两侧分别扎出孔眼,然后把鼻环或其他鼻饰戴上去。鼻环在印度一般用于牲口,代表对牲口的所有权,后延伸到女性身上。佩戴鼻环后,妇女不能和其他男性交流,甚至与自己的父亲见面也需要得到丈夫的许可。除了鼻环、鼻钉,印度女性的饰品还有“宾迪”。“宾迪”类似银质脚铃,是大多数印度新娘必备的装饰物,同鼻环的意义一样,脚铃发出的叮当声能避免新娘做出越轨的事情。
印度流行嫁妆制度,娘家在女儿出嫁时必须陪嫁大量珠宝,女子出嫁时身上佩戴珠宝的多少决定了其日后婚姻的幸福与否。印度女人和珠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妇女结婚以后戴着鼻饰、“宾迪”,全身珠宝,妖娆美丽,但是首饰更像是其被禁锢的象征,不由让人生出悲凉之感,质疑这珠宝首饰工艺背后文化的存在是否合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鼻饰、“宾迪”也被其他国家的女性当成一种单纯的时尚首饰,不具有从属的含义。佩戴首饰主要是取悦自己,形成了一种代表时尚和潮流的文化属性。
3 结语
美和丑是相对的,印度珠宝手工艺的“魅”与“惑”同时存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好的事物和丑陋的文化相交织,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人们在认可首饰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应了解其中一些令人疑惑的地方,规避历史遗留下的落后思想。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影响下艺术的形态,研究其审美价值,并对背后的文化加以甄别。要采取实际行动,保留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赋予其新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珠宝首饰设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祺.浅谈印度艺术的传统性及其造型特色[J].西北美术,2015(2):101-103.
[2] 罗艺峰.印度艺术里的精神[J].读书,1987(4):110-112.
[3] 庞颖.未来十年,印度主导全球珠宝市场?[N].中国黄金报,2010-05-25(00G).
[4] Angel.神秘印度的珠宝情缘[J].中国黄金珠宝,2013(3):40-43.
[5] 张海萍.黄金珠宝加工看印度[N].市场报,2008-02-27(25).
[6] 印度:珠宝界“东方热潮”的萌芽[J].宝藏,2015(2):136-137,23.
[7] 方予.印度首饰:尽展南亚古国风情[J].中国黄金珠宝,2002(3):55-56.
[8] 赵杉.印度的色彩:2012印度国际珠宝展印象[J].中国黄金珠宝,2012(11):112.
[9] 张晨.这一刻,印度人神灵附体[J].中国黄金珠宝,2010(11):98.
[10] 李祎然.印度当代首饰设计艺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8:37-38.
作者简介:邢雅丽(1993—),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珠宝首饰设计师,研究方向:珠宝首饰设计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