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下乡村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研究

2023-10-25 03:39张琪梁晶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张琪 梁晶

摘要:目的:当前,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提倡耕读教育,越来越重视让孩子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因此各地纷纷建立乡村少儿实践基地。全国各地的乡村少儿实践基地呈现不同的发展风貌。在设计方面,大量乡村实践教育基地对于空间的教育性、形式美以及体验感的把握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立足于耕读文化,研究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乡村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并将劳作形式分为“日常劳作”“生产劳作”“服务型劳作”三种不同形式。针对空间体验设计,从空间的教育功能体验、视觉感官体验、未来智能体验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对实践基地室内空间有关教育性、形式美、空间体验感的问题进行论述。结果:在功能体验中提出“让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避免孩子们患上“自然缺失症”。结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空间建设的基础,将空间体验设计与乡村实践基地相结合,能够提升空间体验感,有效减少体验差异,为孩子创造美好的实践教育环境。

关键词:耕读教育;乡村实践基地;空间体验设计;智能体验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03

农业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并且逐渐发展出与“耕读”相伴的文化传统。耕种概念已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都离不开耕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耕读教育的理念。耕读教育的发展让全国各地的乡镇纷纷建立起实践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实践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 耕读文化下的耕读教育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耕”是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种粮,为人的生存提供物质保障[1];“读”是知识学习、文化教育,达到知书识礼、修身立德的目的,在精神上确立人的价值。“耕读”就是半耕半读,是一种将劳动与文化学习相结合,将实践与价值取向相结合的文化现象。

古人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代的耕读教育是一种将原始的耕作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耕读教育提倡培养全面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耕读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2]。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中国教育和中国文化,我国将“耕读”与五育并举,以此形成耕读教育[3]。当今的耕读教育与以往不同,它注重“实践”与“学习”并行。今天,新的耕读教育注重“耕”与“读”彼此关联、相互激发、共同创造。

对学生来说,耕读教育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又能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实践和学习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实践的理解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抚慰心灵、释放压力。对社会来说,耕读教育是“文明之根、精神之本、时代之需”。耕读教育的发展和传承有利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2 耕读教育与乡村实践

2.1 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国家倡导耕读教育,当前许多乡镇开始筹建或已经建成了乡村少儿实践基地,为耕读教育提供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场所。

如今,实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虽然已有许多乡镇完成了实践基地建设,但在实际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多实践基地对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基地的形式和内容浮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其次,没有形成规范的实践基地设计,设施功能参差不齐,设计美感相对欠缺。最后,在安全性和体验感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2.2 乡村少儿实践基地中的耕读教育

耕读教育针对不同学龄、不同地域、城市和乡村的学生实践内容是不同的。城市的孩子每天与高楼作伴,整日穿梭于街道之中,少有机会见到广阔的田野。而乡村的学生时常参加田间地头的劳动,他们生于田间,长于田间,耕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因此,针对性受众选择十分必要[4]。

耕读教育的核心是“增强学生劳作意识、激发学生劳作兴趣、培养学生劳作习惯”。因此,积极的耕读教育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耕读教育虽然面向全学龄的孩子,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要进行分类教育。可将耕读教育分为“日常劳作”“生产劳作”“服务型劳作”三种。由于其所需要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不同,针对性实践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要求[5]。

2.3 针对性的耕读教育

乡村少儿实践基地是针对城市的少年儿童设计建设的。因为乡村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充满新鲜感,他们有兴趣去探索一些日常生活中无法轻易接触的事物[6]。要想做到针对性的分类教育,就要从孩子的学龄入手,不同学龄的孩子有不同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劳作水平。

幼儿园孩子的知识水平和劳作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有些甚至无法自理。因此,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劳作项目。第一,自我服务劳作。第二,为他人服务劳动。第三,基础的种植饲养。由于劳作较为简单,学校和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满足他们实践劳作需求的条件。

小学阶段,孩子的知识储备和劳动水平相较于学龄前的孩子大幅提升,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进行日常劳作和生产劳作。对于低级的日常劳作,小学阶段的孩子会增加一些项目。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生产劳作是一种新的劳作形式。

中学阶段的孩子基本已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也趋于成熟。可以让这一阶段的孩子参与一些有难度的劳作形式,但也不能彻底忽视基础劳作。因此,中学阶段孩子的劳作形式可分为日常劳作、生产劳作、服务型劳作。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多是在生产劳作和服务型劳作上升级。高中学生学业相对紧张,可以选择性从事一些相对复杂、专业的劳作。

基于上述观点,乡村少儿实践基地最适合的是10~16岁的孩子。孩子们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时候来这里感受劳作的快乐。

3 空间体验设计

3.1 空间体验设计概述

空间体验设计指的是为提升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所产生的体验感而进行的设计活动。无论哪种设计都是对人造物的优化,所以空间体验也是人与人造环境之间互动产生的。因此,人成为设计行为的中心,人的体验感成为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种体验所产生的特定情感是设计师想要达成的初衷。空间体验设计主要强调人与特殊场景互动产生的体验,而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人的体验感会受到环境和心理的双重影响,因此体验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减少体验差异。

3.2 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

在乡村少儿实践基地中,由于空间体验设计具有双向性和参与性,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7]。因此,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将教育功能体验、视觉感官体验及未来智能体验作为空间中的关注对象。这三大体验源于对空间的基本设定,空间与其有机结合是设计的重要一步。

3.2.1 教育功能体验

功能是空间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空间的功能性是第一要素,具体落实到乡村少儿实践基地,其教育性就成了空间的主要功能。少儿实践基地是学生参与劳作实践的场所,因此实践基地基本涵盖的实践项目区域为农耕、饲养、休闲娱乐、食宿、知识教育等场地。

“在现代社会中,唯一能够与灯红酒绿、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抗衡的是沉默无言、由来已久、蕴意深长的自然界”(程虹《宁静无价》)。随着城市的发展,孩子们鲜有机会接近自然。但人是自然的产物,基于这样的发展模式,城市的孩子逐渐患上严重的“自然缺失症”。为了加强自然与儿童的联系,要在空间中加入环境教育功能,借此为孩子提供一个环境教育场所,唤醒他们的生态意识[8]。城市的孩子来到乡村能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治愈“自然缺失症”。乡村实践基地可为孩子提供欣赏自然景观的平台,让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室内设置观景平台或者眺望台,在室外尽可能保留场地原有的树木,将耕种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例如,保留耕地和种植地周围原有的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对原有土地的影响,通过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加强孩子与自然的联系[9]。同时,需要考虑栖息在林间的动物的需求,充分尊重动物的生活,在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设立提示牌,保障人与动物的安全。

野生君乡村研学与劳动基地针对建筑与自然进行设计,注重发挥自然对孩子的教育功能。设计师致力于让建筑空间与自然对话,因此设计了建筑一层的活动平台和二层大面积的露台,为孩子们欣赏秀美风光提供了便利。为了扩大室内建筑空间的视野,设置了大面积的窗户,甚至在泥瓦坊设置了观景的“景观盒子”。这样的设置让孩子在空间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奇秀风光。

3.2.2 视觉感官体验

人们对空间的互动式体验主要借助五感,从空间的初印象到对空间的熟知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建立人与空间的感知桥梁。视觉是引发学生感官感受最直接、最快的因素,因此视觉体验成为重中之重。在空间视觉感官体验中,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十分重要,其次是材质。

孩子们的色彩感知十分敏感,搭配合适的色彩可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幼儿相比,少儿更加成熟、理性。同时,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空间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要选择精简、鲜艳的空间色彩。可选择一种颜色为主色,并运用黑、白、灰及原木色进行搭配。例如,可以选择红色作为空间的主体色,并将其大面积运用到主要造型和背景墙上,在局部如家具或软装选择绿色活跃空间氛围。红色在环境心理学中代表积极、乐观、真诚、主动,能够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空间其余部分采用黑白搭配,在局部拼贴木板提升空间的质感。

造型不同于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造型的理解也存在差异[10]。孩子们对造型的理解经历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考虑到不同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当要表达某一特定含义时,造型要生动且可辨识度高,同时也要符合环境氛围[11]。在空间造型设计中,在造型活泼、空间开放的基础上,可以融入当地特色视觉符号,在丰富空间的同时迎合场地主题。最好选择具有肌理感和纹路的材料,材质的肌理与纹路能够呈现二维或三维视觉效果。比如洛阳可以从牡丹着手,用曲线进行造型重构。安东尼奥·高迪曾说:“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曲线可以充分满足活泼开朗、崇尚自由的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开放思想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3.2.3 未来智能体验

在乡村少儿实践基地中,孩子是空间使用的主体,人工智能也会成为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智能化空间设计的不断发展,在室内空间中,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将空间连为一个整体,实现使用者与智慧空间的联动[12]。

现阶段,主要利用智能家居打造智能化空间,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感应、接收各种信息指令,并将其反馈给终端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一功能的实现让空间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将空间作为使用者的助手,促进环境与人的交互。空间未来的智能体验旨在让孩子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依托交互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比如智能化家居系统,以住宅为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形成智能化的生态系统[13]。智能厨房系统除了满足传统的厨房功能需求之外,还可以与用户互动,为其提供營养建议、食谱以及说明等。乡村少儿实践基地中的智能系统可以是宿舍的智能家居系统、厨房的智能操作系统、教室和宿舍的智能灯光系统,也可以是劳作时的智能灌溉系统等。这些智能系统可以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

4 结语

本文基于耕读文化,对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教育功能体验、视觉感官体验和未来智能体验,对其进行举例论证,得出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设计可利用自然优势搭建“自然教室”,在空间内部设计中着重运用色彩和造型,并加入智能空间系统,综合完善空间设计。乡村少儿实践基地的空间体验设计应充分考虑用户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增强实践基地内容的教育性、人与空间的互动性和提升空间的便(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利性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李俏,成威.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讀文化的活化开发与实践创新[J].宁夏社会科学,2023(1):134-142.

[2] 冯学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体系建构与内涵建设: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37(1):5-13.

[3] 尚睿智,魏文刚,李晓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路径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4):97-100.

[4] 温雯.乡村振兴视域下耕读教育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2022(30):43-44.

[5] 初金哲,庄卫东,葛淼.三维涵育: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新[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5):50-61.

[6] 苟攀登.耕读文化观照下农村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书育人,2022(8):16-17.

[7] 张婷婷.浅析童年期成长型室内儿童空间的设计原理[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9):170-173.

[8] 魏龙明,罗志华.国内外城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研究进展与启示[J].城市建筑,2023,20(1):92-96.

[9] 邱颖哲.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公园设计:以厦门儿童公园为例[J].居舍,2022(33):97-100.

[10] 周德章.儿童教育商业空间的体验式情境设计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7(10):91-92.

[11] 赵珂莹,王艳婷.基于健康视角下的社区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2,2(11):82-84.

[12] 宋鸽.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智能家居设计[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3):126-128.

[13] 袁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0):156-158.

作者简介:张琪(199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梁晶(198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室内环境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江苏红色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成果,项目编号:2021SJA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