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荚果蕨引种与园林应用

2023-10-25 15:45:20崔红梅石雅琴王建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8期
关键词:荚果呼和浩特市孢子

崔红梅 蔚 飞 石雅琴 王建国

(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球子蕨科荚果蕨属多年生草本。株高达1 m,根状茎直立;叶杯状丛生,直立向上生长,展开后则成鸟巢状。广泛分布于温带[1]。多成片生于针阔叶林下的灌木丛、溪流边、林缘等土壤肥沃、阴湿的环境中[2]。土壤富含腐殖质、土质疏松、阴凉潮湿且光照柔和的情况,利于荚果蕨孢子的萌发及生长发育[3]。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出现了大量的高架桥、建筑背阴面、林下空间。受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风沙、夏季强紫外线等气候条件的制约,呼和浩特园林绿化可应用耐荫植物品种相对较少,以荚果蕨为主的林下蕨类植物应用存在空白。因此,呼和浩特市园林科研所耐荫地被课题组于2019年从辽宁本溪引种了荚果蕨,对其从物候适应性、越冬性、观赏性、耐阴性、繁殖方法、园林配置和应用前景等多方面进行了栽培观测,使其有望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耐荫地被植物新品种。

1 试验地概况

1.1 呼和浩特市概况

呼和浩特市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市区平均海拔1 050 m,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内蒙古大青山脚下。年均降水量335.2~534.6 mm,无霜期134 d。年均日照时数1 600 h/年。

1.2 植物园试验地概况

植物园试验地选址营造了荚果蕨的原生适生环境:在东郊植物园内选择了3块样地,依照光照强度设置为全光照(≥20 000 Lux)、半阴(5 000~20 000 Lux)、浓阴(≤5 000 Lux)3个梯度。试验地地势平坦,无积水;基质为砂质壤土,30 cm土层土壤为有机质含量1.10%,全氮含量225 mg/kg,总磷含量0.11%,全钾含量1.95%,pH 8.48。

2 引种试验与栽培技术

引种时栽培生境尽量模拟原生境。选择地势平整、水肥条件好、土壤肥沃、渗透性强、遮阴性好的地块。整成5 m×3 m 的栽植畦子,畦子之间留50 cm的过道,以便日后管理行走。荚果蕨根系较浅,栽植第二年根系会大量萌蘖,分株繁殖较为容易。可在春秋季节分株栽培,尤以春季栽培成活率更高。

2.1 分株繁殖

选择在春秋季节进行。整地做床后进行栽培,栽培时株行距为30 cm×30 cm,每1 个穴位栽1 株。要选根茎发达、长势良好健壮植株,将其蕨苗连根带土挖出,不要损伤根部。将母体簇生根状茎切成若干块,直立根茎生长点朝上栽植在穴内,分生根状茎倾斜栽植在穴内,培土至生长点齐平踏实后浇水,使每块带根带叶,确保根状茎跟土壤的充分接触。移栽的荚果蕨,繁殖系数可达到7 或8,而且成活率高[4-5]。

2.2 孢子繁殖

孢子采集进行于9月的中下旬。长势良好的植株,孢子叶从深绿色变成黄棕色时可采集。孢子叶晾干后碾碎,用双层硫酸纸包装,于室内常温保存[6]。培养前对孢子叶用无菌水清洗消毒,放在无菌纸上晾干。等孢子囊裂开后,取出孢子,并将孢子包在滤纸内,用70%乙醇浸泡30 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4 min,无菌水冲洗4~5 遍。将消毒过的孢子接种在MS 培养基上,培养基中加入3%蔗糖、0.7%琼脂,pH为6.0。置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 ℃,湿度80%~90%,光照12 h/d,光照度1 000~2 000 lx[7]。20 d 左右培养基上出现绿色小点,表明孢子已经萌发。再过10 d,在培养基上可看见心形或丝状的原叶体。取出原叶体,洗去基部的培养基,平放在高温消毒过的砂壤土上。培养60 d 以后,原叶体上陆续长出孢子体。孢子体长到2~3 片叶子(约5~8 cm)时,将试管苗移到室外炼苗2 d,然后洗净根部培养基,再移至灭过菌的蛭石上,保持湿度,移栽成活率可达70%以上。

3 荚果蕨栽植试验及适应状况

3.1 荚果蕨生长情况分析

2019 年5 月初引种荚果蕨栽植于试验地,冬季对其进行防寒处理。全光照下,荚果蕨生长势较弱,植株矮小,可育叶仅发现1片,且生长不良。

2020 年4 月下旬观察发现,荚果蕨(包括未做防寒处理)全部安全越冬并萌芽,半阴和浓阴条件下荚果蕨长势良好,试验性状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2019 年与2020 年半阴条件下荚果蕨物候期观察结果见表1~2。2019年10月15日,气温下降,不育叶开始萎蔫、脱落,可育叶干枯,可收集孢子囊。

表1 2019年荚果蕨物候期及生长势表现

表2 2020年荚果蕨物候期及生长势表现

由于栽植环境和荚果蕨原生生存环境的差异,荚果蕨栽培状态下植株形态要比野生状态下矮小很多。荚果蕨2020 年已经定植1 年,适应性增强,植株生长强健,植株更高大,且植株萌蘖分根较多。2020 年10 月15 日,气温下降,不育叶开始萎蔫、脱落,可育叶干枯,可收集孢子囊。

3.2 不同光照条件下荚果蕨的生长情况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荚果蕨生长势表现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光照条件下荚果蕨的生长势表现

荚果蕨对光照敏感,在全光照环境下明显生长不良,植株低矮,叶色发黄,强光下叶片焦枯现象多发。

3.3 园林应用表现

荚果蕨是北方地区非常理想的耐阴地被植物之一,在东北南部、华北地区多地栽培成功。引种于呼和浩特市试验地后,其性状表现有以下特点:可以无防护越冬;春、夏、秋三季叶片颜色翠绿,覆盖率大,株形美观,生长健壮;分株和孢子繁殖成功;移栽于城市道路两边,适应性状良好。荚果蕨的上述表现,填补了阴生条件下的园林绿化品种单一的难题,其优异的观赏价值也备受市民和游人喜爱[8]。

耐阴地被植物荚果蕨,在乔灌草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中,以绿色草坪为底色,可与玉簪、连钱草、白藓、蛇莓等搭配,其羽状叶片与玉簪等块状叶片形成对比,可使轮廓形状更美观,体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主题[9],在园林造景中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4 结论

荚果蕨这一原生蕨类为宿根的地被植物,抗性强、适应性好、观赏效果佳,对寒冷干旱气候条件下造景,丰富植物类型,具有重要意义。且该植物兼具可安全越冬、养护简单、后期投入成本低等优点,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荚果呼和浩特市孢子
不同基因型箭筈豌豆裂荚特性研究
种子(2023年8期)2023-11-15 10:42:20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2019年2期)2019-05-31 03:33:44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农机化研究(2019年9期)2019-05-24 09:53:28
诗书画印
老年世界(2017年10期)2017-10-31 14:46:07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现代农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0:33
石头里的孢子花粉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