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骥
2023 年8 月16 日,大 英博 物馆官方表示,因馆内藏品(包括黄金珠宝)丢失、被盗或损坏,一名在博物馆工作35 年的涉事工作人员被解雇。此消息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让一直以来处在风口浪尖的大英博物馆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官方虽未公布失窃藏品的数量,但内部人士爆料,失窃的藏品为2000 件左右。大英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博物馆会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以恢复民众对他们的信心。
实际上,大英博物馆被盗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失窃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在欧洲众多国家级博物馆中存在着更为明显的安保问题。
面对博物馆的信誓旦旦,民众的反应则十分冷淡。
毕竟,这已经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发生失窃事件了。早在1990 年,一座17 世纪的酒井田柿右卫门雕像被盗;仅仅一年后,地下室两座明治时期的雕像又被盗走;1993 年,15 枚罗马时期的硬币被盗;1996 年,一个日本箱子和两本波斯时代的书籍被 盗;2002 年7 月,一 座价值5 万英镑的大理石雕像被盗……
享誉全球的知名博物馆屡屡被盗,令人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有些啼笑皆非: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一次则是监守自盗的失窃。
在作为游客的外人看来,博物馆有戒备森严的安检,有庄严肃穆的展品,有“此处禁止开闪光灯”的禁地。不过,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而言,则是另外一番世界。大英博物馆只有将近1%的藏品被曝光过,比起藏在玻璃后面的展品,那些从未被公众见过的、躲在门后的藏品才是最容易丢失的。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安保措施,集中于面向公众的展品,因而针对其他藏品的关注度也就少了很多。单就安全保护措施而言,目前大英博物馆拥有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电子传感器、监控系统,员工活动也需要通过刷卡而获取权限。
然而,这一切科技手段都需要在安全团队监控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拿着铁饭碗的安全团队职员们,自然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似乎不怎么上心。
除此之外,一些馆藏人员拥有清除或修改记录的权限,他们也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将箱子里的文物重新排列组合,乍一看仿佛什么都没有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博物馆会在失窃后数月,才大喊一声“哎呀,东西丢了”。
长久以来,大英博物馆毁誉参半。支持者仰慕其气势恢宏、藏品众多,讨厌它的人则各有各的说辞。大英博物馆也许应该守护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藏,但800 多万件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世界上很多博物馆会渐进地出售藏品,以保持博物馆的活力,同时也让藏品在新的买家手中,获得更好保护,发挥更大价值。在比利时,除了每个城市的博物馆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典当行,发挥着文物保护的作用。
比起那些打卡上班的博物馆员工,典当行、拍卖行的老板们更珍视自己手头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曾经标榜文化是免费的、公益的、大众的,可失窃的约2000 件艺术品,也许永远无法被大众看到了。
大英博物馆的另外一个争议就是其展品。2018 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说:“非洲的文化遗产不应当出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和博物馆里。”此话引起欧洲文化世界的反思,不过大英博物馆对此兴趣不大,埃及的罗塞塔石碑、中国的《女史箴图》、日本的《神奈川冲浪里》,以及印加帝国的金制迷你美洲驼塑像,依然伫立在博物馆内,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最后的倔强。
在策展人眼中,大英博物馆过度占用资源;在英国百姓心中,博物馆拿着纳税人的钱讨好外国人;在外国人眼中,它又是盗贼的化身。
被大英博物馆粗暴切割的《女史箴图》
罗塞塔石碑
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盗窃者将藏品变现并非易事。
失踪艺术品记录网站“艺术品丢失登记册”列出了大约70万件物品,都是丢失、被盗和被抢的艺术品、古董和收藏品。该网站自称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数据库,总部位于伦敦,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购买或处理物品之前,检查其来源,同时他们也向国家机构提供免费帮助。每年,该组织都会代表国家、执法机构、拍卖行等各类文物收藏机构进行45 万次搜索。一旦有失窃物品被官方确认,那么物品就会被登记在册。
因此,对于盗窃者来说,想要套现,就是和时间赛跑。有时,盗窃者不得不压低价格出售,甚至不惜损毁。例如,2005年,价值300 万英镑的亨利·摩尔雕塑被盗。经调查,警方认定该艺术品已经被熔化,并以不到1500 英镑的价格出售。
大英博物馆引起公众愤怒的原因,除了藏品被盗,还在于他们错过了找回失窃物品的“黄金时期”:一些藏品恐怕已经被摧残得面目全非,甚至失去大部分艺术价值,才得以被出售。它们还没等到在公众面前展示,可能就已经永远失去了原来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