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军
在碳中和的未来,将会有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被彻底颠覆
比尔·盖茨在他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引用了一个关于小鱼和水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碰巧遇到一条迎面而来的年老的鱼。那条年老的鱼朝它们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小朋友们,早上好,水怎么样啊?”两条小鱼听后继续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常常忽略它们的存在。而碳排放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但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而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所有东西都会产生碳排放,而大部分人不自知,我们住的房子、开的车子、用的电脑,包括你正在看的这本书,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碳排放。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未来实现了碳中和,这些东西会不会消失?答案是否定的。总的来说,人类文明创造出的各类产品离不开的是能源,而非碳排放,我们只需要将这些能源需求从化石能源转为可再生能源就行。
按照现在的碳中和总体路径,人类未来的终端能源将几乎会实现100%电能,而电能是与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协同性最好的能源。在碳中和的未来,将会有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被彻底颠覆。
如果你曾经有过减肥或者健身经历,那你一定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反复确认过各种食品的卡路里是多少。那你也就不难想象,在未来,我们购买所有商品时,可能会反复确认该商品的碳足迹是多少。
在“双碳”目标下,低碳消费将成为一种新时尚,甚至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费升级。当所有产品都打上碳足迹标签的时候,国家会倡导民众购买低碳产品,以此反向刺激产品生产商生产更为低碳的产品、淘汰不愿意生产低碳产品的商家。
如果你是一名对炒菜有追求的大厨,那么可能看到这个预言以后难免有些沮丧。目前一般家庭煮饭用的是电饭锅,但炒菜用的基本都是天然气,也就是化石能源。
事实上,现在的电炒锅火力已经可以媲美天然气,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早期在电磁炉上炒菜的那种锅。可能一些大厨在炒菜时,因为看不着明火,他们就对电炒锅少了些兴致,但其实电炒锅炒出来的菜,其味道与天然气炒出来的一模一样。这对于吃菜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我们家庭用电都来自电网供电,但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用的电来自哪 个 电厂。在未来电力市场化交易 完 全放 开 以后,我们将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电力类型。比如,我是一个低碳消费主义者,我希望尽量减少自己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那么我可以选择购买风电或者光伏电力给自己家供电。
当然,很多人选择购买风电或者光伏电力并不纯粹是出于个人对低碳的追求。但如果购买新能源电力可以产生碳资产,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或许在未来,购买新能源电力是个人获取碳资产最容易的渠道。
这里的“永动机”并不是指无限能源的那种永动机,而是指未来的电动车充电之便利,便利到你几乎会忘记车还需要充电这件事。未来的乘用车将是电动车的天下,这已经毋庸置疑,但很少有人去预测充电设施的发展。据预测,未来的充电设施将会成为所有停车位的标配。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 如 所有的停车位都有充电设施,就算电池技术没有任何发展,大多数人的里程焦虑都会消失。所以,现在的里程焦虑主要来源于充电设施的缺乏,而非续航不足。所有停车位都有充电设施就代表只要车处于驻车状态,就等同于处于充电状态。
我们都知道,电网在没有储能设施的情况下,发电端和用电端必须做到实时的电力平衡,也就是某一时段发了多少电就必须用掉多少电,否则电网就会出问题。
在未来,车辆的电池就相当于成为整个电网的一个节点,在发电高峰时,电池可以储电,在用电高峰时,电池可以放电。当所有停放的车辆都连接上电网时,这些车辆就会形成一块巨大的储能海绵,在电力充足时吸收电力,在电力不足时释放电力,让整个电网的供需达到实时平衡。
如果要实现所有停车位都装上充电设施,那么我们居住的小区停车场一定是首先考虑的对象。未来小区的增量电网将很有可能采用直流电网,这样就省去了充电时交流变直流的能量损失。
既然直流电网都进小区了,那么走进家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目前的电网都是交流电,所以这些电器在接入电网前都需要通过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这个电源适配器就是你电脑、手机等电器充电线凸出来的那一块,这样不但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在电流转化过程中产生电能损失。在未来直流电网入户后,大部分电器将不再需要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