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 王煜 金杭斌 郑亦农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为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时常伴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和其他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TD),如Sjogren综合征(SS)[1-5]。PBC诊断和治疗常常因并发其他肝脏或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变得复杂,这些并发疾病也会影响PBC自然病程和预后[6-8]。本研究评估PBC、PBC并发其他AT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
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BC患者15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5例,年龄52(41,64)岁。纳入标准:符合PBC诊断标准[9],所有病例均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脏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
回顾PBC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并发ATD情况、血常规、肝功能、凝血指标、抗体情况、临床首诊症状及生存数据。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两组或多组生存率比较。
152例PBC患者中,单纯PBC 104例(68.4%)、PBC-AIH 11例(7.2%)、PBC-SS 24例(15.8%)、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2.0%)、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AIH+SS各2例及SS+类风湿性关节炎、SS+系统性红斑狼疮、SS+Graves病、AIH+SS+类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各组资料比较见表1。
单纯PBC与PBC-AIH患者PT、ANA阳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BC与PBC-SS患者WBC、Hb、Alb、HDL、SS-A/Ro-52kD阳性、AMA阳性及AMA-M2阳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截至2022年1月1日,单纯PBC、PBC-AIH及PBC-S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2.0、58.5和50.0个月(P<0.05)。单纯PBC患者5年生存率为80.8%(84/104)高于PBC-AIH(7/11例)、PBC-SS 58.3%(14/24)(χ2=6.228,P=0.044)。
PBC常见于成年女性,早期症状并不典型,较为隐匿,常见首发症状为乏力、瘙痒等。疲劳和瘙痒可能与PB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10]。此外,其他常见就诊原因包括黄疸、肝酶异常等,有少数病例首诊时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在住院治疗期间诊断与PBC有关。
PBC常与其他ATD共存,PBC作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可能是其他ATD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的位点之一[11]。本研究中约有1/3患者并发ATD,其中并发SS病例最为多见。文献报道,PBC中SS发病率为33.3%~72%[12,13],发病率的差异可能归因于各人群间诊断标准的区别。
PBC并发AIH发病率为2%~20%[14]。与单纯PBC患者相比,PBC-AIH患者ANA阳性比例显著升高,且PT显著延长,表明这些患者肝功能合成障碍严重受损,导致临床结局欠佳。尚没有足够证据表明ATD患者脂质水平存在变化。本研究中,与单纯PBC患者相比,PBC-SS HDL水平显著下降。此外,PBC-SS患者Hb水平明显低于单纯PBC,这也是PBC并发SS的临床特征之一[15]。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血清中存在AMA、AMA-M2抗体是PBC特征性表现,而SS-A/Ro-52kD阳性对诊断SS具有特异性。SS、PBC均与免疫介导的上皮细胞破坏有关[14]。从本研究可以获知PBC并发SS后可能会增强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另外,单纯PBC患者比PBC-SS、PBC-AIH的生存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AIH是PBC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而SS是最常见的肝外合并症。PBC并发ATD将影响患者临床预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