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泡泡

2023-10-25 01:09:42刘向东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性文明人类

刘向东

自杜尚以来,后现代艺术几乎完全重构了艺术的观念框架。无论是理念或感觉,还是技术和语言的实践,后现代艺术从解构到重构,经历了人类文明和文化观念的一次彻底蜕变,把艺术这一人类最为基本的表达行为和能力推向理性的高峰。如果说毕加索是传统艺术大厦的零件拆卸者,杜尚则是这座大厦结构的彻底摧毁者,一切关于艺术概念和方式的建构在此土崩瓦解,艺术被解构为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与泛在,没有定义,没有美感,没有方法、没有范式,当然,更没有边界,艺术自此走向弥散和虚无,加速其“熵增”模态,形象地借由艺术之名将视觉认知依赖的人们引向“虚无”,再复归于“空性”。杜尚是现代艺术史上“禅师”,其艺术挂念很有“禅意”,能“空”掉西方文明,但不知会不会“妙有”。

情感与表现是艺术实现的两重助力,创新是其自由表达的方式和优势,是一种为人性普遍接纳,乐于实践且安全性极高的活动行为。尤其是创新,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传统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得最为直观。这既是艺术创造的手段优势,又是人类沟通情感的窍门,还是避免堕入原始本能的有效途径。创新必须借由反思的力量,才能助推文化的前行。社会的进步,以艺术消弥日益增长的人性欲望和文明社会的冲突,把社会极端的情绪之流开闸泄洪。没有反思的艺术表现,最多只是技能和趣味的升级,这种升级没有理性的加持和审视,就会归于自我陶醉和迷幻,始终难以跳脱艺术的原始自然本性,最终会在文明和理性的进程上自我消弭。因为,艺术可以陶醉和沉浸,却不能带来更多的技术进展与抗争动力,也不能产生更多的方法和知识,并最终消弭于文明斗争史的荒野。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一切伟大文明达至艺术繁荣阶段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分崩离析。

人类社会受困于这个星球,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的外在表现进退维谷,事实上,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差别,最多是演变的艺术形式对社会环境的匹配度。今天的艺术在发达社会正是表现出这样一种气质。后现代艺术增进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危机意识,使文明进程在文化领域乃至精神世界抱有某种怀疑或否定,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的科技和政治经济获得了难以独断封闭的知识工具,对此,一切认为是正确的事物都可以重新设问,重新考量,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反思和警醒。

艺术为人性和情感服务,必然涉及“美”的问题,但“美”又说不清,始终在流变中,这就造成了当代艺术的“去审美”化倾向。其实,“去审美”也是“审美的另一种表达”,是一种“情感反动”,目的还是为了平衡社会与个人的心灵和情绪,所以,审美始终是艺术存在的第一属性。

艺术有两大属性:创造力培养是艺术的天然优势,达成心理满足与幸福才是艺术的世俗目的。所以,艺术既成全人的认知与判断力,又给生命以现实的满足和超然感,这就是艺术的功用。培养创造力,从根本上讲是对认知的不满足,对主观意识的突破,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这种自由无法通过科学来达成,只有艺术才是好的途径。只不过,艺术审美十分复杂,它关乎人心灵的复杂程度,所以艺术不断提供审美经验,从一般经验到高级经验,也就是品格/格调的鉴赏力(判断力)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审美流变在世俗层面还远远没有停止,除非人类整体进入超世俗领域(信仰),那时,艺术就可以停止流变了,因为,艺术再没有意义了。

除了理性和智能之外,人类还是情感动物,情感性生存模态需要对久远记忆和意识的回访,继承和延续人类的久远生活形式不仅是基因的特质,也是地球生命存在形式的一种选择。文化历史传承表现为人类对自身过去的回顾和认识,并肯定自身在身心全方位的生存状态的适应与诉求。从学史和考古学的角度来讲,回返过去,绝不仅仅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知性活动,而是人性的情感生活表现和心理满足。人性的万年不变,就在于有各处的遗存和记录在不断发掘中以可见方式(物质方式)找回久远的人性与记忆。尽管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知识经验积累的理性智能财富,但也更多地夹带出的生存方式与情感心理表象,这些弥散的自然原始气息,往往通过劳动工具、祭祀礼器、占卜符图等形式流传下来,最为明显的是那时的艺术作品。

艺术是反映人类历史人文的最佳手段之一。早期的艺术包含了充分的人类认知外界与表达内心的双重因素。正是艺术的自由表现,人文的智能一方面向和谐与超拔象征性发展,一方面向抽象的理性逻辑演进。艺术存在于人性深处和生存模式的主导地位。这种本质诉求存在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即使在兵荒马乱和宗教压制的极端时代,艺术的人文角色也没有退场,至多是弱化而已。而历史一旦时过境迁,艺术则为人性复苏首当其冲,成为马前卒,拓展并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艺术就像是人类文明中药与酒的“引子”,在必要时候以其特有的自然特性为文明助产发酵,因为,它是由人性酿造的。

今天的艺术,从客观上讲,依然发挥着这样的功效。不同的是,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会派生出新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当今人性的各种情感需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的自然和原始特性不应该一味追逐科技的创新和趣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对当今世界提出人性的反思借鉴模式。在此,艺术表现应该关注人性的底层和非智能化领域,这个领域就是自然原始的属性领地。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重提写生会对业界有很大的吸引力,回到基本的平面绘画表现会如此津津乐道。后现代以来开拓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尽管在表象上排挤了传统架上艺術模式,但依旧不能覆盖和取代原始表现的魅力和趣向。

就视觉艺术的平面表现而言,绘画在今天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这个状态并非刻意保留和尊重,而是发自人类心理底层的需要和呼喊,是生命神圣的存在依据。不管表现的内容是何物,也不管表现方式手段的水准,总之,手、眼、心的三合一协作是人性外化的直接价值表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19世纪末期西方浪漫主义之后,到印象派诞生,再到后期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开始,直到后现代艺术的兴起,艺术的表现由客观走向主观,由关注外界走向关注心灵,一直到无路可走时的形式解构(现代主义),概念/理念解构(后现代主义),人类文化诉求始终在寻求一条挣脱“异化”之路,始终在寻找回归人性的自然之道,并一直在以艺术的方式对抗文明进步中各种理性压抑和束缚,摆脱“非人”或“超人”的生存脱节。这些努力,有的是观念理念和精神层面出发的,也有的是从纯粹趣味和审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无论哪种角度,都反映出人性的情感态度和美学趣向,即使形式和作品是非审美的。

現代主义之后,随着全球性的思想大爆发,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提升,人类越来越质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演变的问题层叠,进而表现为对文明进步的反思和解构,新观念视觉导致新态度,重新审视人自身的各种问题,包括文化和审美问题。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呼声,在艺术中的体现表达为彻底摆脱传统艺术的种种方式和趣向,将艺术导向涅槃重生的新阶段,艺术至此摆脱了伦理的束缚,获得了新的表达权利。应该说,这是对那个时代人文建构最好的呼应和支撑,对社会的变革和文明进步起到了助推作用;艺术就此扩展了自身的领地与话语边界,曾一度站在哲学的位置上,宣示其时代的话语权。

现代主义以后的艺术,首先是以反传统为特征的主流风尚。它标志着,艺术不再以传统和经典的继承方式表现人类的感知与感觉形态,人性进步发展到由客观走向主观的需要和变化。这些变化应对着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新型文明生活方式,但主要还是在摆脱神权与专制时代人们获得的自由,以及对进一步理想生存方式和权利的诉求与希冀,也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被肯定的话语权意识相关联。艺术成为自那个时代开始以来最为自由的自我展现方式与渠道,这就是为何一旦解封,奇异乱象便会层出不穷,艺术就是它的世俗显现。

艺术的每一种形态和样式,每一个流派都是对人文现实的“造境”,在原始客观自然的基础上幻化出一个人类心灵与外界交感的“第二自然”,或者叫做“主观的自然”。艺术无疑是一种有作为的幻象。但这个幻象不是現实与真实,而是一种意象,所以,它可以超越现实。对人类心灵和精神而言,情感与理性驱使人类需要不断超越深陷在现实生活中的身心,这个超越的途径,除了信仰的道德理性,更实际和方便的手段就是艺术的作用。

在无需质疑和肯定的前提下,艺术的主要成就表现为继承发展式,也就是在一定价值审美体系的框架内作出的完善和补充,比如具象写实的古典西洋绘画,中国传统文人画、工笔画、浮世绘以及一切被尊重的艺术形式与观念等等。这样的艺术发展是沿着某一条路径前进和发展的,可以被叫做“正面的艺术”:如果前提和框架被怀疑,出现了与某个时代的技术与生存环境不相适应,尤其是与哲学思潮和政治趋势相左的文化观念障碍,艺术的变革就会以根本性的方式发生,从而导致全新的艺术现象和形态的产生,这种变革,实际上就是革命,从根基上动摇和改变,它的产生是对传统价值和观念的否定和颠覆,因而也可以叫做“反面的艺术”。比如具象写实的艺术取代原始时期的世界各国艺术,西方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取代古典或现实主义艺术等。

选自《散文诗》

猜你喜欢
人性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杂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02:48:01
逼近人性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漫说文明
人性的偏见地图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8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