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菲
(广东省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广州 510000)
在企业中,政工及人力资源管理都存在事杂、管理难度比较大的问题,牵涉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把政工及人力资源工作相融合,充分发挥政工在人力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对企业来说是个比较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两者有效融合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在当前知识经济年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高,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素质要求自然也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对象就是员工,为保障企业经营效益,必须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及工作效率,员工的行为必须靠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及流程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因此企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培训及管理模式,完善各类激励及晋升制度,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政工在人力资源管理及激励机制完善上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政工能够及时发现及了解员工身上存在的困难,通过谈话沟通及心理辅导等各种手段,排解员工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正确面对困难,激发其工作热情,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坚实的管理基础。政工还可以从思想上入手,了解员工内心真实的想法,改善员工的思维模式,加强其对企业及工作的认同度,有效解决员工自身的问题,助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如何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助力,显然是企业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通过政工疏通员工思想,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政工,能够对员工思想进行教育,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积极思考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贡献力量。
开展政工,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使其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应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引导,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当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比较忽视政工的重要性,甚至是缺乏政工,使得员工与企业的沟通存在较大障碍,员工情绪难以得到重视和缓解,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企业难以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工,作为企业的中高层,必须认识到政工的重要性,并从行动上严格落实,特别是企业的高层,要为政工分配更多的资源,提升自身和员工的专业素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及思想基础。当前,在企业中,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不断完善,并充分利用了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及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对员工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很多企业开始实行淘汰机制,员工的内在情绪不稳定,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烦躁情绪,员工长期的压抑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员工出现厌倦、消极的情绪,多数原因是员工所在的企业缺乏政工的落实,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认为政工比较虚,并不能带来经济增长,长期忽视对员工的思想建设,把政工当成摆设,导致员工出现思想问题而无法发现及解决。
知识经济当前,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追求都趋于白热化,不惜花重金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给出各种诱人的激励政策,工作要点是关注员工工作落实效果。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忽略政工,缺乏人文方面的关怀,员工只是单纯地按照企业的各类管理规定开展工作,缺乏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员工自我存在感及价值感不足,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增加,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现代企业发展中,知识的作用愈加明显,拥有专业知识、竞争力强的员工其作用发挥对企业发展也愈加重要,但受制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所限,多数企业的人力管理工作仅局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更别谈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相融合,缺乏对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措施,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热情不高,或是压根没有机会参与,不能全方位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要改变传统认知,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尊重员工的个性,主动深入一线员工群体当中,了解基层员工心声,关心员工内心真实情感,在此基础上优化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真正解决员工所思所惑,为其搭建良好的思想沟通渠道。另外,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在各类规章制度制定之前,就要考虑结合思政教育,使人力资源和政工有效结合,建立起适宜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全方位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员工凝聚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员工的思想及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各类制度的有效运行状态,如果员工带有抵触情绪,对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不认可或是不履行各类管理,企业的制度就难以落实与执行,而员工的消极情绪也会降低其自身的工作质量,更难以为企业创造出效益。员工是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员工的思想问题不可回避,如果想充分激发员工潜能,使其能真正与企业共命运、共进退,就需要在政工思想教育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激励措施,采用谈心、面谈、团队活动及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疏通员工思想症结,解决其与企业的矛盾冲突。如在落实某项人力制度前,需要提前做好分析及预测工作,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提前沟通,认真了解并听取员工对制度的意见,科学引导、教育员工,对员工合理的诉求充分吸收接纳,尊重员工所思所想,真正践行人本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事杂面广,且面临的问题都比较棘手,复杂性及敏感性强,解决难度大。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难点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从专业的角度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然要了解企业人才的基础数据及企业文化特征,在做好人才盘点的同时,深入了解员工对企业各类管理制度的服从性及认可感,而不是采用硬性的管理措施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对制度有抵触情绪很正常,一方面我们要从政工思想教育上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角度分析制度的适宜性,制度对员工的强制性与约束性是否符合管理需要,是否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经营方向是否吻合等,并对制度进行改进优化,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员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员工愈加崇尚个性自由,过去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显然不再适合当今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对员工采用柔性化管理成为趋势。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积极发现员工的内在实际需求,结合政工,才能够满足员工的自我存在感,增强其归属感,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一是政工人员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采用各类措施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必要时跟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以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比如直接面谈、组织团建活动、侧面访谈等,了解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当员工工作业绩不佳时,首先要了解其原因,而不是上来就训斥,要合理引导,增加其自信心,降低其受挫感。除此之外,当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时,要及时给予奖励,以激励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是创新现有的政工,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建立思想教育窗口,及时发现员工心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其缓解及解决心中的困惑,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员工现状,收集信息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参考。
三是积极组织帮扶活动,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员工及时给予关心问候,节假日及员工生日时给予适当的礼物,使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与爱护,增强凝聚力,有利于为全体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各类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企业政工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排头兵。在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其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能够为其结合搭建有效的桥梁。为此,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政工的重心之一就是要创建高效积极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认真践行人本管理理念,无论是政工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归根到底都是处理人的问题,可以说人是两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尊重员工,注重发挥其价值,为其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及环境,确保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并进。另外,也要通过政工、人力资源管理等来收集全体员工的意见,积极提高员工的参与度,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进一步保障二者的高效结合。
员工思想稳定、能力突出是政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员工,只有员工的能力素质过硬,企业的发展才能有良好的人才基础。员工的政治素养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只有不断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水平,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政工及人力资源工作。因此,在企业开展人才引进和各类激励晋升考核的过程中,要把政治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考核项目,员工只有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才能成长为合格的人才,进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
制度是根基,要想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有效融合,就必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来源于实际的工作需要,在制定制度之前需要对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针对问题编制各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使其更加吻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并能真正指导现实工作。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的效果显著提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比较系统的工程,其面临的情况复杂且在开展工作时难点较多,同时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对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