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勇 毛俊清 漆晓林
摘要:构建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的认识、构建原则、组合方法以及构建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学习共同体;体育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要求: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打造高质量体育课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得到全面提升。[1]而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是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习共同体是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标,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分享、合作等形式相互影响。将学习共同体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发展学生的合作力、表达力、思维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发展,最终将学生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的认识
对小学体育共同体的认识,首先需要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师生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合作等多种形式,完成相同的教学或者学习任务。小学体育课堂主要构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形成的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共生、共长、共发展的局面。
1.1师生双向作用,表达相互学习的学习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通常为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师生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缺失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层次思考,导致学生学习激情低,参与课堂度低,影响课堂目标的达成。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进行指导,教师为学生营造相互学习、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教师高精准的教学设计能力,增加课堂组织和指导能力。学生在提升高阶思维过程中,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健康行为的发展。
1.2具有课堂文化要素:相互倾听、真实性、共同设计
体育学习共同体是学生基于共同的体育学习目标,通过合作开展共享性学习而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具有三种要素。共同设计课堂学习任务: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师应依据学情、学生课堂表现、课堂智慧等,灵活地设计开放、复杂、真实的体育学习任务。课堂有真实的情景和生活化的任务,教师以多种形式设置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真实、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倾听中,学习倾听技巧,并通过共同设计任务,分析任务,进行任务分工,挑战任务,最终完成任务。
1.3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建设
体育课堂的构建应结合课堂三要素,重点理解课堂中的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多个维度。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建设应从构建学习环境、倾听合作关系、高品质学习设计、教师角色转变和课堂表现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学习共同体课堂建设时教师应转变角色观念,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组织管理者转变为体育课程开发者、课堂规划者、知识传播者和健康促进者。教师应重视学、练、赛一体化构建,结合学生学情,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教学环节,创设真实性的学习情景。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由单向传授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
有效進行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增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分享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互助、倾听、分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适当调动课堂氛围,体现出教育机智,在问题不能解决或者关键点时,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同时,重视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除了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还需培养学生多个维度的发展,比如说,倾听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培养。
1.4相互表达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方法。学习共同体课堂评价重视评价内容的多维、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习共同体课堂强调课堂评价主体间的多元化,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等多主体间的相互表达。师生间重视教师的点评和期望,生生间加入小组内评价、一对一、一对多等评价形式,家长与学生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全面、多维、多主体的评价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保证。
2.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原则
2.1共享性原则: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建立在共享和协作基础上,共享是最基本的特征。构建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需要学生通过组建不同的共同体,相互交流和沟通,共享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共同将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共同完成开放、复杂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
2.2自主性原则:自主性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以及对任务的认知,积极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计划,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性原则是学生在完成共同任务时产生积极的动作。自主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深层次地思考,不断实验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将体育学习共同体看做一个整体,是从封闭状态解放到开放状态。首先,是教学氛围的开放,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一个平等、合作、和谐、安全、开放的环境中;其次,教学具有开放性,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改变传统式的教师教、学生学,改为“以学定教”,学生在探索、翻转式的课堂进行学习;接着,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要求,设计开放性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过程需要层层递进,从小单元向大单元转变;体育教学理念由灌输、传递向自主、开放、探究转变。
2.4协调性原则:协作性是建构小学生体育学习共同体一项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在建构体育学习共同体时,重点是让学生合作共同学习,让学生在一个共同体中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协调和稳定的作用,因此,在建构共同体时教师要把握协作性。[2]
2.5交叉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是体育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构成,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是建立在构建师生、生生基础上。建立学习共同体方便了学生们进行沟通和合作,进行学习和分享知识。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知识信息。学生们通过互动学习对体育运动进行了认识,通过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沟通和探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即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提升自身对问题的理解。
3.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组合方法
学习共同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分享合作等形式相互影响。因此,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应在学生共享、自主、开放的环境下,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进行优化组合分组,让学生在组合的学习共同体下,进行交流和分享,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优质课进行研究,与体育教师进行沟通,最终分析和总结发现,现有的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组合主要为自愿组合、分层组合、分组組合等几种组合方法。
3.1自愿组合法:自愿组合法是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兴趣和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在体育教学中依据自身的情况和意愿,进行自由分组。学生们根据共同的目标,进行团队的建设,合理进行人员的分工,及时组内评价,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自愿组合法的优缺点及适合课类型如表1。
3.2分层组合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组合。并结合因材施教策略和各组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够受益。分层组合法优缺点及适合课的类型见表2。
3.3分组组合法:分组组合法是体育课堂上的常见组合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身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实力相当。分组组合可以更好帮助各小组进行人员的分工,找到榜样。
4.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笔者通过查阅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相关资料,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依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和身心特点,进行了体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多从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为“师生构建”和“生生构建”两种构建模式。前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后者是学生间的相互影响。
4.1师生构建:教师与小组长、教师与各小组成员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较为常见。但常规的构建主要为教师和某个学生间的构建。而学习共同体师生间相互影响更为密切。首先,进行了教师与小组长的构建。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选出小组长,教师明确小组长的责任与权力,帮助小组长学会管理,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尝试让小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已经课后作业的回收等。接着,进行了教师与小组成员的构建,教师依据学生的情况和班情把学生分成4-6组。实践教学过程中,把握每个小组的不同情况,关注小组学生间的差异,重点关注每组学习习惯较差和掌握较慢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每一位孩子争取公平学习的机会。最后,为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建构,通过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情况,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
4.2生生构建: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
生生构建是体育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础。通过建构小学体育课堂学习共
同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技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优势都能在交互学习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
在自主课堂教学中,生生构建是多样性的,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一对一适合进行动作的纠正和练习,一对二适合进行传球类的练习,一对多通常为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练习和思考。比如,二年级体育游戏教学一课中,让学生根据兴趣,分成6人一组。
5.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构建学习共同体,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P].2021.
[2]李博文.大连市小学生健康促进的体育学习共同体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3]钱明星.学习共同体: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构[J].体育教学,2020(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