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美食走出国门,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形象的生动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译介和传播策略,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由陈达等编著的《翻译中国:中国美食》一书,从构建中国美食国际话语出发,系统讲述了中国美食故事,推广中国美食知识,兼具学术性、常识性和趣味性,为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译介和传播作出了有益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内容主要分为3章88个话题。第1章24个话题,主要从烹饪知识、烹饪方法、饮食结构、餐饮礼仪等多方面入手,对中国餐饮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孔府宴、满汉全席、千叟宴、谭家菜、八大碗等传统名宴。第2章36个话题,主要介绍了地方菜系文化,列举了不同菜系的各类经典美食,在译介的同时也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解读。第3章28个话题,主要介绍了中国小吃调料文化,既有狗不理包子、刀削面、扬州炒饭等地方特色美食,又有冰糖葫芦、拔丝山药等经典小吃以及醋、辣椒等调味品。总的来看,该书内容详实、体例严谨,在系统展示中国美食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美食翻译中的文化内涵,使中国饮食文化形象更加立体和丰富,有利于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饮食与文化。
美食翻译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在译介和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翻译的学术性,不可轻率随意,同时也要注意翻译的趣味性,借助各种美食背后的文化与故事,让外国友人真正体悟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1) 充分挖掘中国美食的文化内涵。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每一道中国菜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韵味,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关注并有效传播的部分。比如“东坡肉”得名于北宋文学家苏轼,因其撰写的一首《食猪肉诗》而闻名于世。“宫保鸡丁”则来源于治蜀十年的清朝重臣丁宝桢,因其官至“太子少保”而得名。这意味着在对中国美食进行翻译时,如果只是简单翻译菜名,不仅难以表达菜品的内涵,也不利于外国人的理解和接受。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通过对菜品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尽可能多地保留其中的文化特色,避免文化流失。对于难以准确翻译的菜名,则可以通过标注英文注释的方法,详细介绍菜名背后的文化韵味,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此外,中国菜还追求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着丰富多样的烹饪技巧和饮食礼仪。仅烹饪技巧一项就多达数十种,如煎、炒、烹、炸、氽、煮、煨、煸、煲、熬、炖、烧等。在造型手段上,主要有酿、镶、配、围等多种工艺。二者相互协调,可以实现各种色、形、意之构思和景、情、意之融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些食物、烹饪技巧、饮食仪轨已经与中国的哲学、礼仪融合为一体,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时节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如果不注重这些内涵的挖掘,忽略其负载的文化价值,译文也就成了简单的信息转码,难以真正实现文化的输出。因此,翻译时要准确理解这些信息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深入解读菜品名称、饮食习俗、历史典故、食材特色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打造更加丰富、立体、多元的中国饮食文化名片。
(2) 综合运用更加多元的翻译策略。翻译作为传达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方式,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菜种类繁多,做法和内涵也各不相同,难以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找到其对应的概念,菜名翻译不准确、用词混乱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音译、意译与直译等多种方式,在保证简明易懂的同时兼顾菜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突出中国美食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味道,另一方面也要尽量还原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典故和地方特色。针对一般的菜名和类型,可以采用“主料+配料/汤汁”“做法+主料+配料/汤汁”“做法+形状/口感+主料+配料”“地名+主料”等多种翻译原则。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翻译问题,以异化策略翻译文化凸显中国特色,以归化策略翻译内容解释菜品内涵,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翻译方式。
尤其是在对经典菜品进行翻译时,要注重保留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符号,采用音译或汉语拼音的方式为宜。比如豆腐按照中文发音译作“Tofu”,馄饨译作“Wonton”,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点心“Dimsum”来自粤语发音,已流传百年,外国友人也大多能明白其含义。其他经典菜品,诸如“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一般翻译为“Mapo Tofu”和“Kung Pao Chicken”,采用这种异化翻译策略可以有效保留其背后的典故和文化意蕴。此外,随着海外中餐馆逐渐向规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翻译中国美食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当地经验。比如粤菜“芙蓉蛋”在海外中餐馆已经很普遍,大多译为“Egg Foo Young”,可以充分吸收海外中餐馆这一比较成熟的译法,更加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和理解。这种文化传真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将原汁原味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出去,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3) 注重展示不同地域的菜系特色。受地理气候、物产资源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南北风味之差异,至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基本形成。清末以来,各大地方菜系进一步分化,逐渐形成以鲁、川、粤、淮扬为代表的“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以及其他地方特色美食。总的来看,“八大菜系”在国外影响力较大的当属粤菜。一方面是因为广东侨民较多,大量从事餐饮行业的侨民直接推动了粤菜在海外的传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在于粤菜的烹饪理念与西餐有相似之处,讲究食材新鲜,突出原汁原味,与欧美等国的口味接近。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中餐出海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川菜为代表的其他菜系也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海外受众。
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也要注重不同地域、不同菜系的差异,突出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比如粤菜源自中原地区,继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风格,做法相对精细、复杂,“白切鸡”“老火靓汤”“红烧大群翅”等是其特色。川菜则以麻辣闻名,多用鱼、猪肉、牛肉、豆腐为原料,“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麻辣烫”是其代表菜品。鲁菜则多以各类海鲜、蔬菜为原料,主张急火快炒,味道鲜咸可口,其中最具特色的菜肴包括“四喜丸子”“葱烧海参”等。在对不同地域、不同菜系美食进行译介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突出其背后的地域特色。
(4) 构建系统性、规范性传播体系。经过多年发展,中餐出海已经从过去的小规模、碎片化经营模式,向多样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迈进,实现了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再到文化出海的升级和转变。然而,与中餐在海外蓬勃发展的实际相比,中国饮食文化的译介与传播在系统性和规范性层面还存在很大欠缺,难以承担起推动产业发展和文化输出的重任。一方面很多菜名连中文都难以统一,大大提升了翻译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翻译不标准,很多菜名不仅难以准确表达菜品信息,甚至会对中国饮食文化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将“四喜丸子”译为“Four Glad Meat Balls(4个高兴的肉团)”,将“夫妻肺片”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将“红烧狮子头”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等。因此,要更加注重译介和传播的系统性、规范性,为中国美食走出国门奠定坚实基础。这就需要从政府、协会、企业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国饮食文化译介和传播体系。以四川省为例,早在2018年就已制定了推动川菜走出去的行动方案,标准化进程成效明显。除了明确川菜的服务规范和制作工艺外,还对川菜烹饪技术用语及菜名翻译进行了统一,成为川菜从一个地方菜系走出四川、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可见,在川菜文化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组织者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其他地域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可以借助川菜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在人才、资金、制度等层面进行扶持,构建更加系统、规范的传播体系。
总的来看,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新一轮中餐出海输出的不仅是味道,更是文化与价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译介不仅要准确表达菜品的实质内容,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借助更加多元的翻译策略和更加系统、规范的传播体系,真正实现中国饮食文化在目的语受众中的有效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