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2023-10-24 00:35曹承星
中国新时代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种群生物

| 文· 曹承星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也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的国家。

中国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广东省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

在中秋国庆的双节假期里,我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饱览了红叶满山、林海苍茫的壮丽景色,我们看到了水鸟戏水、鹰翔天际的生动画面。生物多样性正是河山之美最核心的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什么呢?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包括了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包括它们的全部基因,还包括它们所处的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

它们越丰富、越多样,地球就越生机盎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根基。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的国家。中国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厚植美丽中国根基

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随处可见的白鹭蹁跹,阳光照耀下如同铺满金沙的海面,让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就是广东省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片区。

如此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主要得益于红树林的存在。金牛岛的红树林面积约104.2 公顷。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不仅守护着海堤,还孕育了鱼、虾、蟹、贝等各类水产资源,吸引多种鸟类到此栖息。

近年来,湛江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据统计,目前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 公顷,其中红树林有林面积7228 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这也是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自2016 年起,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支持了5 批44 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山水工程),涉及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2016 年至2020 年期间,我国共实施了河北京津冀水源涵养区、陕西黄土高原、云南抚仙湖流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等25 个山水工程。这些工程,分布于中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生态节点,通过因地制宜选择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的技术模式,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曾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曾几何时,这里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候鸟翔集。然而,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由于黄河两岸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不断被开采,环境污染加剧,特别是生活和工业废水流入河道,导致水质恶化,生态功能逐步退化,乌梁素海水质变为劣Ⅴ类。

经过综合治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乌梁素海流域内鸟类从200多只变成200 多类,每年减少约100 万立方米黄沙流入黄河,有效地保证了黄河中下游的水生态安全。同时,这也带动了流域内3.7万人口的收入增长。根据2023 年公布的《巴彦淖尔市2022 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乌梁素海的总体水质已经达到Ⅳ类,水质情况明显改善。

“现在水清了,鸟多了,周边环境更美了。”生活在周边的村民们感慨道。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这颗“塞外明珠”正在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如今,在国家级山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已逐渐深入人心,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

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一系列成就,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2 年12 月13 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宣布,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会同多家国际组织共同评选,经“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执行委员会最终审定。首批入选的10 个旗舰项目致力于恢复总面积超过6800 万公顷的区域,创造近1500 万个就业机会。

“中国山水工程”被列入“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表明,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行的方案和卓越智慧。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2023 年7 月28 日,第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以大熊猫“芝麻”为原型的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火出了圈”。

回溯至1978 年,被誉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建立了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五一棚”。经过一代代“熊猫人”的不懈努力,2016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

大熊猫的保护是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折射出我国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众多水生野生动植物、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和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培养以及放养或重新回归自然等。通过这些措施,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法斗乡坪寨村委会金竹冲村小组,一株树干挺拔通直、树冠“亭亭如华盖”的树木上,几朵色泽乳白、花瓣状如长勺的花朵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独特的花朵,正是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华盖木的花朵。通过近地移栽保护,种下18 年后,这株华盖木迎来了初次绽放。

华盖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少与最古老的木兰科珍稀濒危植物,其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的繁殖极其艰难。本次华盖木的开花,意味着人工繁育种植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对于缩短繁育周期、恢复华盖木种群数量显得尤为关键。

华盖木最初野外仅发现6株,已无法维持一个物种正常的基因交流和繁衍。近年来,通过人工引种栽培、迁地保护等一系列科学措施,不同苗龄的华盖木已增长到1.5 万余株。

华盖木的变化见证着我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

与华盖木的故事类似,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种群也呈现出可观的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巧家五针松的数量由最初发现时的34 株增至3000多株。同样令人欣喜的是,百山祖冷杉从最初仅有3 株,经过精心培育,已经成功地在野外回植了4000 多株。

珍稀树木篦齿苏铁

在其他动物保护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 多头,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增至6 群37 只,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增至1300 多只。中华穿山甲的分布点位不断增加,东北虎分布范围从长白山脉扩大到大小兴安岭,野外种群增至60 只左右。朱鹮分布区从3个省扩展至7 个省,野外种群超过7000 只,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达到1496 只。通过野化放归,在多个省份重建了麋鹿、普氏野马野外种群。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的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莽山烙铁头蛇、苏铁、兰科植物等300 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穿山甲、长臂猿、雪豹、长江江豚、苏铁、兰科植物等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确保到2025 年,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 75%,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

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法治建设不断完善。2011 年,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及22 个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工作方面,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制修订工作相继完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发布。在地方立法方面,出台了专门性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综合性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这些地方立法在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方面发挥了先行先试作用。

2021 年,《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全面总结生物多样性治理的举措和成效;《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出台,成为全面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生物多样性3 个层面(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法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说。

2021 年10 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办。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迈出了新步伐。

在顶层设计推动下,我国一方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让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最严格的保护,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另一方面,我国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等迁地保护设施,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同时,不断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去,使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逐步迈向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的多元共治格局。

科技创新的助力

政策的支持是动植物保护的坚实指引和保障,技术手段则是提升动植物保护有效性的具体手段。

“在野生物种保护中,科技起到的作用有两大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说,第一类是科学支撑,即通过科学研究,弄清楚相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何在,确定病因、病理后,从病根着手,或者从缓解症状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第二类是技术支撑,通过技术措施的介入,促进相关保护行动有效实施。

在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中,科学保护成为和谐共生的前提,科技赋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的助力。这些高新科技从多个角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赋能,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保护工作的进程。

近年来,雪豹从难觅踪迹的“雪山隐士”转变为频繁在媒体报道中“露脸”的“小网红”。它们被捕捉到在红外相机前求偶、照顾幼崽,甚至在镜头前“直播”自己的领地标记行为。有些“大胆”的雪豹甚至溜进牧民的家畜舍悠闲地享受美食。得益于红外相机的使用,雪豹已成为“云养网红”。

红外相机是常用的野生动物调查手段,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相机的辅应区域时,相机将通过红外感应模块触发拍照或录像功能,以此获取当地野生动物的信息。

2011 年开始,公益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北京等地开展了红外相机调查与长期监测。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介绍,红外相机的广泛使用,帮助研究者记录到大量曾经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物种活动影像,基于这些影像的长期积累,可以对于物种的活动节律、栖息地选择、物种间关系开展持续的研究,从而支持保护地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影像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公众对于野生动物的认识与了解也获得了明显提升。这无疑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物的距离。

“除了红外相机之外,颈圈GPS 跟踪,以及遗传学等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研究之中。比如遗传学,通过提取动物粪便、毛发中的DNA,可以研究了解不同种群的野生动物之间的遗传关系,基于此评估道路、基础建设等对于物种间交流的阻隔,从而推动野生动物廊道建设等工作。”赵翔介绍。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超过80%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安装了红外相机,每天都在记录着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影像。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仅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观赏到野生动物的真实面貌,更有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繁衍生息。

近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逐步提升,监测手段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更新的自动化监测设备,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与创新研究。

结合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人才队伍和调查监测,浙江丽水、广东车八岭等地率先建设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以科技创新助力提升生物多样性监管和治理水平,建立了“天眼+地眼+人眼”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数字监测监管体系,建成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管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开辟了更多通道。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22 年发布的报告表明,自1970 年以来,监测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据平均下降了69%,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持续退化。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全球共识。

2023 年5 月22 日是第23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也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通过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表达了世界各国将共识转化为行动、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的美好愿景。

中国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的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我国还坚定践行多边主义,注重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凝聚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合力。借助“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努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近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和非洲共建的首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心为探究非洲植物多样性保护开辟了新途径。”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杰弗里·姆瓦卡拉说。该中心自2013 年5 月成立以来,与非洲合作单位开展大型野外科学考察,联合出版学术著作,为非洲各国培养研究生,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津巴布韦环境与旅游部常务秘书穆诺达瓦法表示:“中国为我们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和野生生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坚定支持,助力非洲加强野生生物保护。”

中国的朱鹮保护工作进行了40 多年,从孤羽7 只到千鸟竞翔,朱鹮栖息地向历史分布地不断扩展。自20 世纪90 年代起,中国多次向日本赠送朱鹮,帮助日本进行朱鹮种群的恢复。日本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森康二郎表示:“中国树立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地区发展共存的典范。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希望各国积极借鉴中国经验,把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与老挝、越南等国合作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与老挝等国有效保护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与德国、英国、南非等国分别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与日本、韩国建立中日韩三国生物多样性政策对话机制……

此外,中国持续加大对全球环境基金捐资力度,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有力支持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呵护蓝色地球,需要全球携手。只有携手努力,共同走好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才能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强大合力,共同开启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种群生物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中华蜂种群急剧萎缩的生态人类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