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胡志杰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一块月饼,一轮满月,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盛夏已去,秋凉如水,金桂飘香,转眼又是一年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6 年5 月20 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 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人们对团圆、家庭和幸福的美好愿望,也是全球华侨华人共同的节庆习俗。古往今来,明月是无数文人骚客的“心头好”,无数游子将一腔思乡之情都寄托于皎洁的中秋圆月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处,华侨华人都会以各种方式来庆祝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可以说,中秋节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象征。通过赏月、品尝月饼和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全球各地华侨华人在中秋节这一天表达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中秋节也实现了国际化,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受中华文化影响颇深的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均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十分重视,一些国家也已将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传统佳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情感凝结的纽带,起着凝聚人们情感、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诸多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4 个传统节日。其中,仲秋之节中秋节形成时间最晚,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初期,在全国范围盛行于宋代以后。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季第二月叫仲秋。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的月色最为明亮,所以又被称为月夕、仲秋节,别称还有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等。
中秋节源自于古代的天体崇拜和秋祀、祭月等习俗,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天体崇拜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盛行于原始社会后期即农牧生产时期。在中国,对天体的崇拜是从对“日”“月”的崇拜发展起来的。
上古时期,当古人对于月亮的阴晴圆缺、潮汐更替这类奇妙的自然现象无法用常理来解释时,便会以口口相传、祭祀崇拜的形式将这些未知现象神化。
月亮崇拜的基础是月亮的不同月相,以及其与动植物和人类生命的增长和衰退的相关性。而祭月,则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祭礼之一。古人在对时节、天体不断地观察后,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和农业生产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中秋节后来不再是简单的神权活动,而演变成民间祈祷风调雨顺的重要习俗之一。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4 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记载的“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就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据记载,汉代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代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代之前在中国北方地区也还不流行。
一直到了唐代,赏月活动愈演愈烈,祭月的风俗在民间日渐淡化,一向严肃的祭祀仪式变成了轻松活泼的赏月活动,并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糅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一直传承至今。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其内容也融入了唐代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时代精神,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大兴。
到了宋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已蔚然成风。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东京汴梁赏月盛况这样描写:“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与春节等节日齐名,成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中秋吃月饼成为民间的普遍习俗,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与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明代田汝成辑撰的《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燕京岁时记》说:“每届中秋,府弟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清代慧霖有诗《闰中秋玩月》曰:“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把一个百年难遇的“闰中秋”描绘得绚丽多姿。
时至今日,中秋之夜,摆上各样时鲜果品,合家团坐,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瓜果,月圆、果圆、饼圆、人喜团圆,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日事项,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祈盼团圆美满。
“我们这次来美国,给大家带来一些家乡的月饼,这是祖国人民的一点心意。”2015 年9 月,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雅图,在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上,旅美侨胞现场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祝福。一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句“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温暖了无数海外游子的心。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千百年来,中秋节始终是中华儿女的情感归依,总能唤起游子心中的淡淡乡愁。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中秋是团圆与相思,也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纽带。
2023 年,“月是故乡明”华侨华人中秋晚会被正式纳入“文化中国”品牌活动,成为我国侨务文化活动的一张“新名片”。“文化中国”品牌活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于2006 年创立,在慰问海外侨胞、构建和谐侨社、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深。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思念与月圆人团圆的企盼像是镌刻在血液里的烙印,挥之不去。
“中国的月亮是最亮的,它是被最浓最深的亲情擦亮的。就像唐诗里的中国,一山水一楼阁,越怀想越难忘,越久远越飘香。”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铖在海外生活了20 余年,以往中秋,他会和家人到伦敦唐人街吃饭。2022 年,他回国同父母团聚,过上向往已久的团圆节。
每逢中秋佳节,即便不能回国,全球各地粤籍华侨华人也会以不同的形式,欢度这一团圆喜庆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广东同乡会副会长朱铭江一家都会吃月饼、栗子、芋头等应节食物,同乡会会特制一些家乡味月饼分发给会员,同乡之间也会互送自制的月饼。
在全加华联会共同主席李景辉经营的超市里,各式月饼琳琅满目。“加拿大的华人很重视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所以月饼很畅销。”对李景辉来说,最惦念的还是家乡台山的冬蓉月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有着显著的重情特质。中秋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盼望家庭团圆的共同心理,是能够体现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文化基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载,家国情怀始终是鲜明的底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国与家始终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家国两相依,家庭命运总与国家兴衰、民族前途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中秋节之所以是文人墨客们写不完的诗,是因为他们虽起笔于家人团圆、亲友相聚,却感怀于国家一统、社会安定。白居易中秋之夜“西北望乡”追忆的是昔年“曲江池畔杏园边”的盛会;李白借“长安一片月”叩问“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毛泽东同志眼中,“寂寞嫦娥舒广袖”为的是“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品得此中深意,方能深刻理解“家国于心人月两圆”。
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家国情怀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千百年来,中秋圆月高悬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寄托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蕴藏着华夏儿女对小家团圆、大家幸福、国泰民安的祈愿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