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飞
(中海油服油技塘沽作业公司,天津 300459)
井斜小的井段处于造斜初始阶段,由于油层埋藏浅,渤海油田浅层地质构造松软,工具无法获得有力支撑进行造斜。海水冲刷力强,影响钻具组合的造斜力,对于浅层井斜控制非常不利,因此保证造斜率是实现侧钻和井眼轨迹控制成功的关键。因此施工中造斜井段采用较大弯角的螺杆钻具配合提高造斜率,开路钻进期间向海水循环池内均匀补稠浆,减小钻进时的排量降低海水的冲刷能力以利于造斜,放大钻头水眼面积减小冲刷力,下部井段采用微增斜钻具组合,合理调整钻井参数消除地层因素对钻具组合造斜性能不利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确控制侧钻轨迹的目的。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对于同样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和不同地层、岩性造斜率的变化也很大,因此选择侧钻点时,需关注地层因素对井眼轨迹的影响。
防碰绕障悬空侧钻,有的侧钻点距离防碰点较近,有的刚出套管鞋,裸眼段较短,井眼轨迹控制调节余量小,不但要能完成侧钻,还要保证新井眼和老井眼有足够的距离,防止夹壁墙薄,老井眼填埋新井眼。摸索本区块造斜率,根据造斜率预留合适的侧钻井段;在短井段之内实现高造斜达到侧钻目的,可以选择高一级弯角的螺杆钻具,例如,正常钻进,使用1°、弯角螺杆时,为保证侧钻成功可考虑增加马达弯角至1.15°、1.25°甚至1.5°,根据不同井眼尺寸选择合适螺杆弯角度数。
渤海油田丛式井平台,槽口间距小,往往一口井周围存在几口临井,防碰风险很大。侧钻时一般选择井眼低边进行侧钻,为保证尽快与老眼分离,会适当从井眼左下方或者右下方进行侧钻。侧钻出去后通过轨迹控制软件实时扫描周围井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断调整钻进工具面,在保证本井成功分离的情况下,避免跟其他井眼产生新的防碰问题,直至彻底防碰绕障成功。
井斜越大,钻具垂直于下井壁的重力分量越大,可以提高钻头对下井壁的切削力,若想侧钻成功必须有足够的向下切削力。初始造斜段井斜小,向下的侧向力小,为保证侧钻成功采取划槽、循环造台阶、控时钻进的方法。划槽即是将螺杆钻具弯角朝着下井壁快提慢放,反复几次,井斜小划槽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划槽结束定点循环造台阶,然后按照1 m/h、3~5 m/h等控时钻进,同样井斜小需要控时钻进的时间也会增加[1]。
井眼尺寸:ϕ251 mm,作业设施:修井机。
钻具组合:ϕ251 mm PDC 钻头+ϕ197 mm 螺杆钻具(弯角1.15°) +ϕ172 mm 单流阀+ϕ216 mm 扶正器+ϕ172 mm 无磁钻铤+ϕ172 mm 随钻测斜仪+ϕ172 mm 无磁钻铤+ϕ165 mm 震击器 +ϕ127 mm 无磁加重钻杆。
概况:H井为保证时效,钻进时采用PDC金刚石钻头,钻进参数钻压20 kN,排量2300 L/min,当钻进至720.76 m时,突然出现憋压情况,泵压由6.9 MPa增至9.2 MPa,悬重由255 kN上升至273 kN;立即将钻具提离井底5 m以上,通知现场总监。从振动筛捞取720 m尾样观察,滴酚酞检测,发现水泥比例约占40%,此前井段岩样酚酞检测无水泥(出套管鞋后每5 m捞取岩样,并用酚酞检测)。起钻一柱,循环,扫5 m3稠浆循环,返出铁屑数片,如指甲盖大,参考防碰报告并分析,在720.76 m处与临井空间上存在交叉,有撞上临井套管的可能,怀疑铁屑来自邻井套管,为避免出现打穿套管的情况,准备悬空侧钻。
钻具组合:ϕ251 mm 牙轮钻头+ϕ197 mm 螺杆钻具(弯角1.15°) +ϕ172 mm 单流阀+ϕ216 mm 扶正器+ϕ172 mm 无磁钻铤+ϕ172 mm 随钻测斜仪+ϕ172 mm 无磁钻铤+ϕ165 mm 震击器+ϕ127 mm 无磁加重钻杆。
侧钻时选择牙轮钻头,降低打穿套管的风险,其他钻具选用钻进时相同的钻具组合,减少更换钻具的时间。
侧钻过程,首先在633~643 m划槽,工具面180°,排量1600 L/min,泵压:5.5 MPa,用时1 h,上下来回划槽3遍;其次在643 m定点循环造台阶20 min;再次按照1~2 m/h,3~5 m/h,控时钻进15 m,期间观察泵压和工具面变化情况,判断造斜效果,适时调整参数;最后按照设计钻进至720 m,根据测斜情况确认侧钻成功。
H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H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
井眼尺寸:ϕ311 mm,作业设施:钻井平台。
钻具组合:ϕ311 mm PDC钻头+ϕ244 mm 螺杆钻具(弯角1.15°)+ϕ203 mm 单流阀+ϕ267 mm 扶正器+ϕ203 mm无磁钻铤+ϕ203 mm 随钻测斜仪+ϕ203 mm 无磁钻铤+ϕ197 mm震击器+ϕ127 mm无磁加重钻杆。
概况:ϕ311 mm井眼,PDC钻头钻进参数钻压20 kN,排量3500 L/min,钻穿水泥塞及套管附件后,继续钻进至640 m, 钻台指重表突然由20 kN增加至50 kN,同时泵压由10.2 MPa增加到11 MPa,迅速在钻杆上做好深度标记,立即提离井底5 m,循环,返出岩屑中含有水泥和铁屑,陀螺测斜仪测量上部井段轨迹,陀螺数据与随钻测斜仪数据对比,两次测量数据一致。起钻至井口,发现钻头保径齿有轻微磨损,外排齿和内排齿有不同程度的崩齿。参考防碰报告并分析,本井在640 m与临井存在空间上的交叉,疑似撞临井套管,准备悬空侧钻,绕障。
钻具组合:ϕ311 mm 牙轮钻头+ϕ244 mm 螺杆钻具+ϕ203 mm 单流阀+ϕ267 mm扶正器+ϕ203 mm 无磁钻铤+ϕ203 mm 随钻测斜仪+ϕ203 mm 无磁钻铤+ϕ197 mm 震击器+ϕ127 mm 无磁加重钻杆。
侧钻时选择牙轮钻头,降低打穿套管的风险,其他钻具选用钻进时相同的钻具组合,减少更换钻具的时间。
侧钻过程,首先在570~580 m划槽,工具面180°,排量3000 L/min,泵压:10.5 MPa,用时1 h,上下来回划槽3遍;其次在580 m定点循环造台阶20 min;再次按照1~2 m/h,3~5 m/h,控时钻进18 m,共控时 5 h,期间观察泵压和工具面变化情况,判断造斜效果,适时调整参数;最后按照设计钻进至640 m,根据测斜情况确认侧钻成功。
C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C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
井眼尺寸:ϕ406 mm,作业设施:钻井平台。
钻具组合:ϕ406 mm PDC 钻头+ϕ244 mm 螺杆钻具(弯角1.5°) +ϕ203 mm 单流阀+ϕ311 mm 扶正器+ϕ203 mm无磁钻铤+ϕ203mm 随钻测斜仪+ϕ203 mm 无磁钻铤+ϕ197 mm 震击器+ϕ127 mm无磁加重钻杆。
概况:PDC钻头,钻进参数钻压20 kN,排量3500 L/min,钻进至215 m,机械钻速从110~130 m/h,突降至5~10 m/h,钻压有增无减,泵压、扭矩无明显变化。上提钻具5 m左右,再次下放,未到达井底深度,钻压迅速增长。汇报基地寻求技术支持,并甩一立柱循环。后接陆地指令低参数尝试钻进。转速:15转/min,排量:570 L/min,钻压控制在20 kN之内,钻进至215 m,突然憋抬钻具。上提钻具3~5 m,扫稠浆循环,捞砂显示有较多水泥碎屑和少量铁屑。检查防碰相关井油压、套压正常,防碰扫描本井会在230 m与临井存在空间上的交叉,虽未到两井最近距离,但疑似撞临井套管,故准备悬空侧钻绕障。
钻具组合:ϕ406 mm PDC 钻头+ϕ244 mm 螺杆钻具(弯角1.5°) +ϕ203 mm 单流阀+ϕ311 mm 扶正器+ϕ203 mm 无磁钻铤+ϕ203 mm 随钻测斜仪+ϕ203 mm无磁钻铤+ϕ197 mm 震击器+ϕ127 mm无磁加重钻杆。
侧钻时选择牙轮钻头,降低打穿套管的风险。
侧钻过程,因刚出套管鞋,划槽空间不多,增加了划槽难度,选择在130~140 m划槽,工具面左155°,排量2500 L/min,泵压:5.3 MPa,用时45 min,上下来回划槽3遍;其次在140 m定点循环造台阶20 min;再次按照0.5~1 m/h,2~3 m/h,5~7 m/h,控时钻进15 m,期间观察泵压和工具面变化情况,判断造斜效果,适时调整参数;最后按照设计钻进至215 m,根据测斜情况确认侧钻成功。
L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L井原井眼与侧钻井眼轨迹对比
通过上述分析,对渤海地区小井斜悬空侧钻作业得到以下认知:
(1)当出现疑似防碰征兆时,悬空侧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保证绕障成功的前提下,节省了水泥塞回填侧钻的时间、水泥消耗,提高时效、节省成本。
(2)不同井眼尺寸、不同井深,适当调整钻具组合,井斜越小增加划槽、控时钻进的时间,严格按照悬空侧钻程序执行,实现侧钻成功。
(3)小井斜(5~20°),悬空侧钻很大的挑战就是井斜太小,能否顺利侧钻出去,尽快和老井眼分离,通过此次3口井侧钻的实施,证明了浅层小井斜悬空侧钻的可行性,为后续小井斜井眼悬空侧钻提供了参考,为防碰绕障提供新的手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