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梅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培养人才,要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落实“六个下功夫”,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公共服务意识、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单向性教学中获取的知识量、思维拓展有限,这与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阶段,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支撑的现代教学手段,在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上整合与创造,为素质教育及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强大支撑,催生了线上教学新模式。但线上教学也有短板,例如,教师对学生听课中的监管弱化,教师无法掌控学生上课是否始终在线、作业是否独立完成等情况。怎样避开传统线下教学与新兴线上教学各自的不足,实现双线教学优势的有机结合呢?
混合式教学回应了这一需求,它既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通过教师构建线上和线下空间,实现学习联动,线上教学并非整个教学过程的辅助,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线下学不是传统课堂模式的照搬,而是建立在线上学习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教学探索。
课程思政是指将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思想道德教育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潜移默化地磨炼学生意志、塑造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会改变原有的专业课程属性,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理念放在课程目标首位,与专业知识恰如其分地交织融合[2]。
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师生深入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文化特征等,据此制定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目标,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意蕴。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贴切地融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以人为本、责任、服务、参与、互动、合作的公共精神,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的课程学习目标。
传统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使学生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公共部门特定情境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般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通过实践来了解相关知识,提升技能,是一种融合“学—练—思考”的学习模式,体现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构建“知识传授—技能提升—价值观塑造”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三个目标既各有内涵,又有机统一。知识传授是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并进行总结、迁移,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技能提升是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形成能有效完成某项任务、活动所必需的完善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技能提升帮助学生建立对客观世界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行为、是非判断、人生选择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求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尽可能做到对个人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相统一,增强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中,知识层面要求掌握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技能层面要求灵活正确运用基本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公共部门特定场景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的能力;价值观层面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将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的优势有机结合,让学习者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通过整合网络平台优质课程资源,搭建双线教学模式,极大拓展了可用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课前,教师预先建构线上教学空间。教师在学习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上建立课程门户,可使用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也可使用专业自建微视频资源。依据教材分配学习章节,分解知识点,以学习强国、会议视频、政策文件汇编等获取思政素材,设定学习目标。学生可以在线上提前预习基本概念、思政资料等,结合配套的课前作业巩固知识。课前作业由系统自动评分,检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效果,确保在课前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关联课程思政资源有一定的了解,有准备地进入线下教室学习。
课中,以师生互动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环节。课中阶段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根据课前线上作业及测评结果的反馈、课上交流情况,开展难点、重点精讲,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关联的思政元素,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等与思想政治理念结合,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内容思路,促进知识内化,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塑造。
课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布置拓展性课后作业,通过小测、课程论文、实践任务等,促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反思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评价,也可从学生日常表现中感知,如具有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集体主义精神、友善宽容等行为表现。
教学过程中,教材各章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联结如表1所示。
表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各章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设计思路,以第四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选拔》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价值观塑造目标。知识目标明确学生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范围,包括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选拔的基本概念、选拔渠道、选拔的程序和方法。技能目标明确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什么,包括能对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常见招聘方式进行策划;能对人员的选拔设计简单的面试、心理测验、评价中心场景等;能运用本章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识人”“用人”的工作能力。价值观塑造目标明确本章内容联结的思政元素及价值引领,人力资源管理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在人才选拔上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课前,教师在线上平台推送学生自主预习任务:(1)知识点微视频学习。(2)阅读将学习的案例资料——《走眼的招聘》《公益性组织的校园招聘》。(3)思考有哪些思政话题或思政教育理念能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课中,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对问题、重点、难点进行答疑和研讨学习,以讲授、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展开教学。以案例《走眼的招聘》让学生互动讨论:信息明确的招聘广告应包括哪些要素?从而使学生树立招聘广告内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歧视性条款、不做虚假广告宣传等意识。让学生根据《公益性组织的校园招聘》资料设计招聘情景模拟,培养运用选拔程序、灵活使用各种选拔方法组织甄选适岗人才的技能。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情景启发和教师引导下,探索解决问题之道。通过模拟让学生养成公平公正识人、择人、用人等职业道德,以实践体验习近平用人观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课后,线上发布本章学习的进阶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春、秋两季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实地调查了解各类用人单位编制招聘计划、选择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和招聘方式等工作流程。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感悟各行从业者胜任工作岗位都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树立求真务实的职业价值观。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到线上平台,教师对报告逐一评价、及时反馈。以评价诊断学生学习效果,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评价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运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双线混合教学法,围绕“知识—技能—价值观”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见表2。
表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选拔教学内容设计
本科生每学期要学习多门课程,如果在本课程设置过频过难的学习任务,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且必然会挤压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依据战德臣教授的建议,线上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为20%~50%,低于20%不能充分发挥线上课程的优势,高于50%则挤占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
因课程学时的有限性,思政元素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一方面,要兼顾课程理论知识框架学习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融入的思政内容应贴近现实、发人深思。
教师本身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思政素养,才符合立德树人的职业要求。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专业上要探索课程知识空间,深入解析专业知识内涵;在思政素养上要关心时政,不断挖掘、补充、丰富思政元素,方能让学生从专业课程思政中真切感受到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引领,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