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合新 马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安徽淮北 23500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为新时期大学生法治思想教育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与时代内涵。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11 个方面高度总结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指导思想。“十一个坚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思想,其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适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的理论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确定了党对依法治国工作的全面领导,但党的领导并不是将法治放在后头,而是要把法治和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党的领导的有力保障,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原则,任何违背法律的党的领导都是错误的。历史实践证明,正是党的领导为法治工作建设提供了的科学指导,确保了法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顺利地推进,同时党自身的各项活动都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永葆“特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各领域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新时代引领我国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从11 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如何坚持等问题,对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有着深刻的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正确方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卓越理论。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国民整体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因此其法治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与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其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最具有凝聚力信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显了法治为民和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工作实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培育他们遵纪守法的精神,懂得在现实生活中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未来发展的共同理想。全面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推进法治建设,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最强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培养大学生依法治国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培养依法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打下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但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识深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意识方面存在不足,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对法治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守法用法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网络诈骗”“校园贷”等现象屡有发生,为此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大学生缺乏自觉学法用法的动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与大学生的学习、前途息息相关,但现实生活中,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学生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离自己太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无关,可见他们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其具体内容掌握不完备,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知表层化,认识和理解得比较肤浅,这说明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认识的深度不够[2]。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在多种场合加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全国各高校紧跟党和国家的需求,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3]。但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仍采用常见就是大课堂进行讲授,形式单一,缺乏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照本宣科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感,导致学生在法治学习中积极性不够,同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忽略了大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培养。如何发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采用多种宣传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度不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不能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其他各级各类专业课教师也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要解决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配合的问题,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因素,教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4]。各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恰当地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相契合度不够。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媒体高度发达,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而纸质教材更新较慢,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不能结合时事热点,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师资队伍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问题。目前,高校虽然开展了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师资有限,学校不能专门搭建专业化的法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师不能从整体上来满足当前法治教育教学的要求,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没有实现系统化和专业化。此外,高校思政课程往往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甚至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缺少专门的法学专业的教师,导致学生没有接受系统化的法律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法治教育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在法律素养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这影响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强化大学生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中的主体意识。首先,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利用书本、网络等学习资源来获取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知识。其次,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促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情感认同是充分发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使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5]。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情感上的认同,在学习中就能做到思想和价值的认同,当大学生的实践认知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实现高度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理想效果。
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养成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第一,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可以采取引进专业法学人才进入现有师资队伍,改善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人员结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把现有教师送出去学习的机制,为学习搭建深造的平台,提高现有思政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第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本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观,促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打造多方联动的育人体系,辅导员、团委书记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配合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更加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形成校园思政教育网络化,如微课堂、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等教学模式。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的实践途径。例如:法学专业学生成立法治知识宣讲团,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同时让更多学生感受法治精神;组织大学生参加公开的审判法庭、参观监狱、法治教育基地等,感受依法治国的理念,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高校所有教师都应互相配合,共同推进“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6]。
要开拓多种渠道,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应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形式,搭建多样化发展平台,如利用社团,拍摄微电影、短视频等,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迅速融入集体中,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此外,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这就需要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大力发展产、学、相结合的模式,促使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7]。第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观念建设。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互联网的法治建设,通过立法、执法、“网上110”等方式来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高校应跟随国家和时代的步伐,拓宽渠道,开展专项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健康上网,对于国内外发生的热点时事问题有自己的认识,遵守网络法规,树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思想观念。第三,高校的法治基础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大学校园的一个缩影,也是高校对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实践活动。高校建立起崇尚法治的良好校园氛围,建立法治帮扶类基础设施,如开通大学生法律援助电话热线、成立大学生法律维权中心等,为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既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又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想素养。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政治素养,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