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描摹

2023-10-24 11:14石超群胡玉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福子祥子虎妞

石超群 胡玉兰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一部于1939年由人间书屋正式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该作品把叙事目光聚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以祥子为主人公,间杂以虎妞、小福子、刘四爷、孙侦探等次要人物,再现了那个动乱而艰辛年代中的一幕幕悲剧。“小人物”祥子经历着他的喜怒哀乐和人生五味,其中最鲜明的情节因素即他试图买车的“三起三落”,交织其间的是他的爱恨情仇。

由作品叙事衍生出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上看,老舍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叙事者,其塑造的祥子的遭遇不仅令人悲伤,更值得世人同情。老舍始终专注于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描摹,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小说开头与结尾的强烈反差与对比:一方面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剧烈改变来呈现——曾经的祥子多么意气风发,像极了翩翩美少年,而在小说的结尾处已经堕落成为一个典型的“混世地痞”形象;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物的辛苦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祥子辛辛苦苦挣钱就是为了能买上属于自己的洋车,而现实的遭际却总是一次次打击着他,使其对未来的生活不抱有任何希望,并最终麻木地活着。

老舍在《骆驼祥子》的悲剧情节表达中,使用了“过失说”与“性格说”双重元素,重点表现在祥子做了“错事”而导致其命运的颠沛流离,而其与虎妞、小福子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境遇又使其悲剧命运增添了更多变化。《骆驼祥子》中悲剧情节的设置,是为了昭示旧社会“人吃人”的种种罪恶,这些罪恶中有少许国人自带的“劣根性”,另一方面则来自人物性格与时代环境的影响。祥子的悲剧主要是环境因素所致。另外还有一些小人物命运的安排:老马的悲剧原因和祥子相似,可以看成是祥子将来的人生缩影,二强子的悲剧在于个性中蕴含的自甘堕落。纵观整部小说,一幅幅民国时期芸芸众生活生生的样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无论你承认抑或拒绝,这就是真实的民国叙事。

“小人物”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是人民大众的典型代表,而通过犀利多彩的笔触来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是老舍先生乐此不疲的创作动机。通过对“小人物”的角色选取,作者往往能在颠沛流离的社会动荡中挖掘生命的意义所在。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所要表达的是隐藏于躯壳里的人性,正如祥子在面对自己的洋车被反复“丢”了去,其深层次的人性思索与自我放逐逐渐使其走上了自暴自弃的路子。“祥子的悲剧乃基于人性堕落,是因于对德行的放纵与苟且,是基于人自身价值堕入虚无主义黑洞而无所归依的悲剧。因此,老舍事实上关注的焦点并非社会矛盾,而是普遍人性与诱惑的冲突,进而追问一种健康人性的世俗处境与现代忧伤。”高妈是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善良之人,她常常在祥子处于危难的时候给予言语以及心理上的安慰。对于18岁的祥子而言,高妈扮演的是“母亲”角色,这也反向印证了身处旧社会的底层百姓相互依靠、共渡难关的善良本质。

“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主要的女性角色,她们付出的‘情’与劳动人民骆驼祥子被命运所‘擒’有密切关联。虎妞由‘悍女’与‘痴女’联结产生,小福子则同时扮演了‘悲剧者’和‘逃亡者’的双重角色。”祥子出卖阮明这件事是老舍刻意安排的一个独特情节,其体现的是一种自古以来的“告密”传统,对于这件事情,人们如何看待和处理显得极富时代历史感。此外,《骆驼祥子》中还塑造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二强子形象,其凭借卖女儿的钱为自己买了一辆车,后来在家里因喝酒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至于最后在卖掉车后才凑齐了为妻子办丧事的钱,其最终走向沉沦的悲剧亦彰显了动乱时代背景下的世道人心。

(一)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处于动乱年代的人们,受到冲击最大的必定是平民,中国古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形势,祥子的内心充满着各种焦虑,尤其是在他与虎妞发生关系后尤甚。底层的呼唤,呈现的是对自身处境的强烈背离感与离心力。精神世界是个体或者群体认同的根基,例如祥子等底层百姓,其精神世界的根基即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的追寻。人们常说当你缺少某一种东西时,才会千方百计去追寻它,身为底层百姓的祥子,必定会在芸芸众生之中发出来自底层心灵的怒吼。

(二)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加工

老舍在创作《骆驼祥子》的过程中,必定基于两种社会现实:一方面是对彼时北平社会的“三教九流”有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直接继承。

从文学史的眼光来看,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直接原因在于通过针砭时弊而唤醒麻木的国民心灵,这是古今中外此类小说流传于世的重要原因。对比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两部小说都可以视为‘小人物’在权力都市下的‘狂奔’叙事,再现了卑微生命的坚强不屈,主人公对未来命运的不可知性与读者的阅读期待纵横交错,亦夹杂着对幸福生活与自由心性的向往。如果说老舍借鉴了狄更斯,应不为过”。正因为根源于现实世界的作品叙事“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因而其在进行艺术表达的字里行间,能够拾取来自普罗大众的“真善美”。

(三)活出真实的自我

重新审视《骆驼祥子》一书中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很多人生选择多受制于社会环境与人物个性,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往往会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傀儡。老舍通过此种格调的论述重在唤起读者的“不平则鸣”,即“活出真实的自我”。对于祥子而言,在其努力买车和拉车的过程中,其内心始终填充着坚强与不屈,他始终认为人要活出自己的光彩,人活着应该有个人样。“活出真实的自我”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口号,更应该看作是对生命法则的强制性阐释:人就应该这样而没有其他选择。祥子最后虽然走上了一条“自我沉沦”之路,但其内心深处依然闪耀着最后的坚强和倔强。纵观老舍先生的一生,是完全对得起“人民艺术家”这一光荣称号的,活着就要奋发向上,不向权贵低头,走自己向往已久的康庄大道。

《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主抓众多“小人物”的人生追求,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悲剧叙事。从宏观视角来看,呈现动乱年代背景下的世道人心是老舍的责任和担当,因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后人照亮历史的责任和担当。也就是说,在任一社会状态下,人们都演绎着各自的社会角色。最后,《骆驼祥子》发出的是来自底层人民大众的呐喊,其教会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简介:湖北省赤壁市蒲纺一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小福子祥子虎妞
可爱的虎妞
虎仔和虎妞
论小福子之死的必然性
我家的虎妞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建房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