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开展古诗词教学的研究

2023-10-24 03:43薛飞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赏析意境古诗词

薛飞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指的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词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内敛性。配乐诵读能唤醒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助于他们体会作品的丰富情感。

学生可以按照“掌握诵读节奏、体会语调变化、想象作品情感”这三个环节,逐步融入诗词诵读活动中。在诵读《过零丁洋》的时候,首先,给学生播放简单的节奏,让他们一边打拍子,一边诵读,试着从音节和意思这两个角度入手,划分该作品的节奏。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可以划分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其次,给学生播放具有悲怆意境的旋律,让他们体会音乐和诗歌意境之间的关系,试着调整语调、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一句,在读到“惶恐、零丁”的时候加重语气,并拉长语音,表现出作者的悲伤之情。最后,再让学生结合音乐旋律展开想象,试着和作者形成共鸣。有学生说:“我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他知道大势已去,但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和国家同生死,共存亡。”

在配乐诵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节奏感知作品的韵律美,利用音乐情境展开想象,体会作品的情感美。这样能帮助他们更快速地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

由于学生和作者的生活年代相隔较远,生活经历也大不相同,他们很难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融合图像、文字等多种资料,构筑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唯美的诗词场景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教师设计了微课课件。该课件分“整体感受、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这三个环节。在“整体感受”环节,给学生展示符合作品意境的图片和音乐,并提出问题:“‘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了烟火气息,为何作者还是感觉很悲伤,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受呢?”在“问题探究”环节,可以设置主题“古人的思乡之情”,让学生说说古人用什么方法展现思乡之情,如何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也可以设置主题“不同身份之人的思乡”,说说古诗词中文人、军人、商人等不同身份的人如何展现思乡之情。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给学生构筑了在线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围绕此前微课中提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伴探讨一番。

传统文化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能利用微课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他们参与互动交流,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学习效果会更好。

不少古代诗人都有“炼字”的习惯,古诗词是传统语言文字艺术的体现,展现了古人对美的独特理解。故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作品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字词,分析其中的深刻内涵,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在诵读《春望》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围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进行深度赏析。首先,学生可以说说诵读这句诗的整体感受。有学生认为:“这首诗歌展现出作者的悲伤之情,他看到的祖国山河现在已经满目疮痍,一片凄凉,所以他十分伤心。”其次,让学生试着替换掉其中的某些词句,说说给人感受有什么不同,思考作者为何特别选择某些词。如将“城春草木深”的“深”换成“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最后,再让学生整体赏析作品,思考作者为何用“山河在”,对应“草木深”,作者想用这两个反差强烈的短语表示什么意思。通过诵读,学生感受到词句中的深意,体会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美,感受到作者对国家的爱。

古诗词一词一句都是诗人努力推敲所得。在鉴赏炼字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古人严谨的创作态度。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体现了独特的唯美意境。为了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活动,让他们运用纵横分析的方法,体会意象美,感受古诗词的唯美意境。

在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和“意象”有关的主题活动。该活动分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两个环节。横向分析分两步:第一步,找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了“月亮”以外还有什么意象,感受它们和“月亮”组合在一起构筑起了怎样的情境;第二步,拓展开来,还有哪些古诗词也表达了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同的意境,它们是否也使用了“月亮”这个意象,还是运用了其他新的意象。在纵向分析中,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意象象征意义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收集各种运用了“月亮”意象的古诗词,并说说这些“月亮”的象征意义有什么变化,并梳理发展脉络。以“月亮”为例,一开始,它可能单纯象征“阴性”,是女性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渐渐地有了象征“纯洁”的意思,是“爱”的象征。在此基础上,它又渐渐地发展成代表游子对家乡的爱。

通过纵横对比分析,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逐步深入,能更好地把握住意象,挖掘出它们蕴藏的象征意义,从而提升古诗词解读能力。

要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还要让他们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作品中。这样才能迁移运用,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在学习了《雁门太守行》后,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练笔活动。选项一为“评价类”,学生试着撰写赏析文,说说作品如何展现边塞绮丽的风光,如何将写景和写战争融合在一起,展现危急场景。选项二为“研究类”,学生可以自主拓展阅读,搜索其他展现边塞风光的作品,并对比分析。选项三为“改写类”,学生可以将《雁门太守行》改写成散文、现代诗或者微小说,将自己的创意融入进去。选项四为“仿写类”,学生试着围绕其中的经典句子,仿写古诗词。如借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一句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选项五为“创写类”,学生可以搜索网络信息,了解我国当代军人的精神面貌,试着以他们为主人公,创写一篇作品。他们可以选择诗词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写现代文。这样的一系列练笔活动,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从赏析、模仿等诸多角度入手,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体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练笔创作活动包括评价类、研究类、改写类、仿写类、创写类等形式。教师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这样有助于他们输出个性化想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基于传统文化视域教授古诗词,能促使学生深刻探究古诗词艺术,挖掘作品内涵,提升自己的赏析水平。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赏析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