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铜管五重奏中的长号和圆号属于中音乐器,大号属于低音乐器,而小号则属于高音乐器,这些乐器共同组成了铜管五重奏的和声系统。一场完美的演出必然要使铜管五重奏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的状态,各种乐器既要表现出各自的差别,也要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为了使演出达到更好的效果,演奏者在演出前必然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作为铜管五重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既提升个人的演奏技能,又提高团体配合能力。
铜管五重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演奏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50 年代。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就将铜管乐器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同一时期,德国工匠也开始对铜管乐器的制造技术进行改进,使得铜管乐器在交响乐和独奏乐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与推广[1]。在铜管乐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铜管五重奏的演奏形式也逐渐开始形成。铜管五重奏与其他演奏形式存在一定差别,其并没有较为明确的旋律和伴奏乐器划分。由于每支作品的演奏风格都不同,每种乐器都能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应用。20 世纪,铜管五重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演奏曲目的内容以及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但由于铜管五重奏的发展时间较短,多数铜管五重奏作品都是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改编而来。这种形式的演奏相较于其他的演奏形式有较为独特的一面,由于铜管五重奏有金属质感的音色,经过改编后的乐曲被赋予了别样的魅力。在我国铜管乐的发展历程中,各大音乐学院都纷纷开设铜管五重奏排练课程,这对于铜管五重奏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我国的铜管五重奏音乐既包含古典风格的作品,也有一些经过改编的民族音乐作品,这使得我国铜管五重奏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铜管五重奏,顾名思义,乐器配置有五种,包括两支小号、一支长号、一支圆号、一支大号。铜管乐器最早是被用于作为战斗或狩猎的信号装置,一直到公元一千五百年左右,铜管乐器才被当作真正的乐器获得使用和传播。而铜管乐器主要通过号嘴和乐器本体管道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较好地用嘴唇与乐器配合。铜管五重奏中不同的乐器都有自身的特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2]。
铜管五重奏中小号的声音最为锐利,同时又带有一种辉煌感,小号能够发出较为清脆高昂的声音,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有较高要求。小号既能够发出较为嘹亮的音色,又能够演奏一些歌曲性旋律。中音和高音是小号最具表现力的音区。由于低音区的发音较为软弱,因此,在演奏时可以强奏,但这对演奏者的技巧有较高要求。
圆号是所有乐器配置当中最具铜管特色的乐器,其既能够发出较为高雅的声音,又能够发出忧郁又带有诗意的声音,同样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且音域较为宽广,在演奏过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3]
长号的声音非常坚实,强奏可发出辉煌的声音,弱奏可发出柔弱的曲调。
大号的声音非常低沉、雄厚,具有一种威严感,高音区的大号能够发出较为宁静的声音,与倍低音提琴同属管弦乐合奏的基础[4]。
由于铜管五重奏属于室内乐的一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也采用室内排练的方式。在传统的交响乐排练当中,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数十名乐手,但铜管五重奏只有五名乐手,因此,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更多的细化练习。铜管乐器属于唇振乐器,需要依靠演奏者的唇部震动发出声音。但不同乐手的自身条件和唇部构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开展教学前,需要教师与乐手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乐手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提高课程排练的效率及质量。铜管五重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排练教师遇到的问题,二是乐手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就是已经掌握知识和经验的人向年轻一代的人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教学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对于教师而言,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教学也应进行相应的改进[5]。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与铜管五重奏教学相关的特点。同时,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示范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演奏和表演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各种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具备传授知识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掌握铜管五重奏的相关演奏技巧外,还要对解剖学、心理学以及呼吸动力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为了更好地根据不同乐手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教师需要熟悉教学设置,了解每位乐手的个人特色,有规律地进行排练。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呼吸的节奏、音色的质量以及节奏的精准性。
重奏就是使乐手为达到某一特定的演奏效果而协调动作,这需要团队内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与乐手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让每位乐手清楚了解重奏的重要意义,学生只要开始学习,就要每天进行训练。除了要训练自己的独奏曲目外,还要对基本功进行训练。作为一名合格的乐手,必须对演奏效果负责。所以,在开展排练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音乐家在排练中应遵守的各项行为标准。要想演奏出好的重奏作品,首先就要建设一支积极健康的团队,团队内的成员要有纪律意识,没有纪律意识的乐手必然无法演奏好重奏作品。同时,教师也要对排练的强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注重每位乐手在排练过程中的反馈,使乐手在演奏过程中体会到自身技术的成长,体会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训练和表演,才能使乐手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6]。
在排练过程中,由于乐手的身体条件以及音色、音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演奏和排练过程中,对音响效果和节奏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不同的铜管乐器在管体长度和管径大小上都存在差别,因此,乐手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要想在灵敏度、音色以及音准上保持统一非常困难。除此之外,相较于其他管弦乐器,铜管五重奏的演奏频率更高,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演奏形式,每位乐手都要掌握高频率演奏的技巧,从快速音阶到双吐、三吐,再到其他各类扩展技巧,每位乐手都必须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此外,乐手也要做到高低音兼顾。但这对于乐手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长期的高强度练习当中,乐手的耐力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对乐曲节奏的把握能力也会相应降低,这是排练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7]。
要开展铜管五重奏的教学,首先就要重视曲目的选择。在演奏作品的选择上,必须选择具备教育和艺术双重意义的演奏作品,这样才便于乐手理解。在引导乐手练习的过程中,也要以较高的艺术水准对作品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先仔细对乐谱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教学进行合理安排。在了解曲目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形象等各项相关内容后,教师才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表演概念,并根据不同曲目的难易程度确定排练的次数及时间,并清晰计划每节课中需要教学的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排练之前,教师还要对所选曲目作曲家的个人资料进行收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向乐手讲述其他与曲目相关的知识,促进乐手对各种曲目的深入了解,这对于排练效率的提升也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排练新曲目时,乐手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处理这些困难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乐手克服练习困难。例如,练习过程中,乐手可能会出现音准配合以及呼吸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教师要了解每位乐手的特点和个人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位乐手制订私下的个人练习计划,这样一来,集体的练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铜管五重奏中最重要的主体就是乐手,所以,乐手要对自己和其他声部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为了进一步促进排练效率的提升,在排练过程中乐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着重培养乐手的读谱、重奏以及听觉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要培养乐手的配合能力。乐手的读谱能力和精准配合能力是影响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乐谱的阅读,乐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曲目的风格及演奏形式等内容[8]。这样一来,在演奏过程中乐手才能精准把握乐曲的旋律段落,才能在为其他乐器伴奏的过程中更好地对音色进行控制,这对于提高演奏质量有较大作用。其次,要重视对乐手重奏听觉能力的培养,这需要让乐手阅读大量与重奏和室内乐相关的作品,才能使乐手的音乐审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加强乐手对重奏艺术的理解,帮助乐手更好地培养自身的重奏听觉能力。最后,要重视乐手之间的默契配合,这在演奏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一场优秀的铜管五重奏表演并不是一个乐手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不同乐手的配合。各声部的乐手在练习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交流,表达自己在演奏过程中对演奏的看法,分享对其他声部的建议,共同对合奏曲目进行深入研究,如此才能使演奏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种方式也能培养乐手的合作意识,使乐手之间更加默契。
综上所述,铜管五重奏是室内乐表演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铜管乐器也逐渐通过五重奏的形式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人们对铜管五重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要想完整地表演一支铜管五重奏乐曲,需要乐手在表演前进行长时间的重复练习。铜管五重奏的教学是一项较为系统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乐手有充分的了解,又要掌握演奏情况以及各乐器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乐手的特长和具体情况安排教学任务。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乐手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对此,教师必须正确对乐手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下充分练习,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如此才能使演奏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