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楠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观察类综艺节目以第一现场真人秀和第二现场观察室嘉宾点评相结合的形式,给观众提供双重观赏体验。一方面,观众会与观察室的嘉宾一起观看第一现场嘉宾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观众会观看观察室的嘉宾围绕第一现场的嘉宾所展开的讨论。观察类节目主要围绕第一现场被观察对象的生活展开,聚焦代际、成长、情感等不同主题,引发受众讨论。观察类综艺节目区别于传统真人秀节目的只展现不探讨,也区别于访谈类节目的只探讨不展现,通过既展现又探讨的双重形式给受众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更全面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观察类综艺节目《我的小尾巴》为研究对象,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
我国的观察类节目起步较晚,大约于2018 年到达元年[1]。随着《我家那小子》等系列节目的播出,观察类综艺节目进入观众的视野。近些年,观察类综艺节目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从内容题材上看,可以分为恋爱观察类、职场观察类以及家庭代际观察类等,具有代表性的有《心动的信号》《令人心动的offer》《我家小两口》等。从嘉宾配置上来看,主要是第一现场的嘉宾身份不同,一部分节目的被观察对象是大众所熟知的明星艺人,如《女儿们的恋爱》等,这类节目的观察室嘉宾通常由其他明星嘉宾和被观察明星的亲友组成,有时还会加入被观察明星本人;另一部分节目则是将素人作为被观察对象,如《半熟恋人》等,这类节目的观察室嘉宾则一般由明星来担任。
在节目中加入代际关系,是长期以来观察类节目的发展趋势。代际关系的加入通常体现在有家庭关系出现的节目中,一般以两种形式展现:一种是体现在第二现场的观察嘉宾身份上,如《女儿们的恋爱》中父亲对女儿的观察、《妻子的浪漫旅行》中丈夫对妻子的观察;另一种则体现在被观察对象之间直接形成代际关系,如《我家那小子》中父子的相处、《爸爸当家》中青年父亲与家中萌娃的相处、《新生日记》中孕妇和亲友间的相处。这种代际关系的加入更加突出了“亲情”这一关键词,使得节目内容更加丰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制作越来越成熟,涉及的领域、主题、情感也越来越广泛,其挖掘出了更多能够激发观众兴趣的内容,反映了当下社会广大群众的情感观念、职场观念、生活观念。而本文所分析的《我的小尾巴》,作为一档关注家庭中兄妹相处模式的观察类综艺节目,也必将会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从不同角度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是一种对受众心理和受众行为进行分析的理论,它将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它认为受众的需求不仅与个人的特性和心理因素相关,也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条件的影响,在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定的媒介期待和需求,并通过使用媒介使其得到满足。同时,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另一个是基于以往的媒介接触行为所产生的媒介印象。
众多学者在对受众使用广播、电视等媒介满足心理需求的过程分析中,完成了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完善。其中在受众对电视媒介使用形态的考察上,麦奎尔等人于1969 年开始对电视节目的调查是具有代表性的。通过对六种不同类型节目的调查,麦奎尔等人得出结论,电视节目存在着四种共通的能够满足受众心理的效用类型,分别是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突破了在此之前大众社会论中将受众置于“绝对被动”地位的限制,突出强调了受众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媒介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我的小尾巴》是由爱奇艺出品的兄妹成长观察陪伴综艺节目。2016 年,中国正式开放二孩政策,手足相处的意义被更多的家庭关注与探讨。该节目跳脱出传统以家庭中的夫妻、父子、父女或母子、母女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观察类节目,以家庭中的兄妹关系为切入点,记录下不同家庭中兄妹的相处模式,并设置棚内观察室,邀请不同身份的观察嘉宾一同探讨兄妹之间的生活模式。
《我的小尾巴》在拥有众多受众的网络平台爱奇艺平台播出,给受众的媒介接触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在此之前均有众多观察类综艺和萌娃综艺屡获好评,使得观众对这种有萌娃参与的观察类综艺产生了较好的媒介印象,以上两点满足了受众能够完成媒介接触活动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为节目获得良好的播出效果提供了可能。受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从节目的内容、嘉宾等方面得到媒介需求的满足。
电视节目能够给观众提供消遣娱乐,让观众从严肃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释放压力,完成精神和情绪上的放松,这是“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的电视节目所能带来的心绪转换效用。《我的小尾巴》作为一档以兄妹关系为观察对象的慢节奏观察类综艺,在帮助观众心绪转换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首先,由于二孩政策的开放,节目中许多兄妹的年龄差较大,其中很多妹妹都是年龄较小的萌娃,小朋友们在镜头面前的表现更加真实,也更能打动人心,可爱童真的小妹妹给观众带来了治愈。例如,节目中嘉宾王睿涵的妹妹心儿虽然只有一岁半,却十分乖巧懂事,在因为喝奶过多半夜吐奶后和哥哥说对不起的举动收获了许多粉丝,让观众大呼想要这样可爱的妹妹,给观众带来了心灵上的治愈;而周密的妹妹萌萌虽然年纪小,但逻辑清晰,能够很快抓住哥哥说话时的信息,和哥哥斗智斗勇,机灵妹妹的形象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欢乐。这些可爱萌娃的表现能够让人忘记生活中的烦恼,所以现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云养娃”的现象,观众在节目中看着妹妹们成长的全过程,就好像自己也参与了带娃一样。
其次,由于每一位哥哥和妹妹的性格、经历和做事方法都是不同的,其相处的模式也各有不同,节目中几位哥哥带妹妹的方式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因为没有经验,自身又比较爱玩的“不靠谱”哥哥王睿涵和心儿被网友称作“天才妹妹和废柴哥哥”,说唱歌手周密带妹妹时呈现出一种霸气,稳重成熟的徐浩带妹妹时则比较温柔有耐心,兄妹间的碰撞给节目带来了许多笑料,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观看体验,帮助观众实现了情绪的转换和压力的释放。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会通过观看节目满足自身人际关系的需求,其中的人际关系包括“拟态”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两种。“拟态”人际关系是观众对节目中出现的熟悉的嘉宾和其他人物会更有亲切感,能够产生一种关系上的联结[3]。在《我的小尾巴》中,观察嘉宾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大众的心理,观察团中的张亮和伊能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颇有心得,并且家中有子女的家长,可以分别从父亲和母亲的视角参与到观察讨论中。而年纪较小的嘉宾汪苏泷和安琦则是从哥哥或妹妹视角给出陪伴成长的观点,因此观察团的组成和定位比较清晰明确,也更符合一个家庭该有的各类角色定位,能够让受众对节目中的嘉宾产生亲切感。同时在第二季的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第一季播出后大家熟悉的王睿涵和心儿兄妹继续参与,提高了受众与节目嘉宾之间的熟悉度,形成了良好的“拟态”人际关系。
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节目中嘉宾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影响受众的社会交往行为。一般来说,观察类节目中存在着双层叙事结构,双层叙事结构是指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存在第一叙述者和第二叙述者,二者都承担叙事内容,但第一叙述者负责评价和解释第二叙述者的故事,且二者无双向交流,只有读者能够获得第一叙述者和第二叙述者的全部信息。在节目中,观察室的嘉宾作为第一叙述者,观察和评价作为第二叙述者的嘉宾的生活,受众则是作为第三者存在的,能够获得完整信息[4],因此受众既会受到被观察者嘉宾行为处事的影响,也会受到观察嘉宾评价的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在节目中,每一对兄妹在相处中都会遇到一些大家在生活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如萌萌在逛商场时哭闹着要哥哥周密给买玩具、徐小妹吃饭一定要玩手机等,对此哥哥们各有妙招,周密坚持讲道理,即便妹妹一直在哭也没有同意买玩具,徐浩则是用比赛吃饭的方法来转移妹妹的注意力,慢慢让她忘记手机。对于这样的共性问题,观察团的嘉宾也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如张亮从父亲的角度出发认为一定不能让孩子意识到只要哭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伊能静也认为对待小孩子不能一味地纵容。
综艺节目中人物的行为和发生的事件会让受众在想到自己过去在现实中遇到相同情境时的行为,并在观察和评价嘉宾的同时对自我进行评价,对自身做得不够好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调整。在这样一档兄妹陪伴成长类综艺节目中,除了妹妹的可爱活泼,受众同样也能看到哥哥的成长,以及在陪伴小朋友长大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由此联想到自身的生活环境,反思自己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是否存在不足。节目中的王睿涵可以说是成长最为明显的一位哥哥,从一开始夜不归宿、不管妹妹到后期厨艺精进、做事周到,王睿涵深深感受到了平时妈妈的艰辛,让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受众感受到了父母打理家庭、教育子女的不易。针对节目中出现的如怎样平衡家中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关系、要不要对小朋友说善意的谎言等家庭话题,观察室的嘉宾也围绕着哥哥和妹妹的表现展开了探讨,作为受众则可以参考节目中嘉宾提出的有效的处理方式,吸取经验,不断进步。除此之外,节目还设置了一些答题的互动环节,在观看兄妹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会随机出现和兄妹相关的选择题,观察室嘉宾通过答题积分获得礼品,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功能,屏幕上也会同步出现选项按钮,让受众同步参与到答题过程中,使观众更具有参与感,进一步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节目的理解。《我的小尾巴》一方面描绘了二孩家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家庭中的生活矛盾,这能够让受众重新思考并审视自我,积极寻找在手足关系、家庭关系以及代际关系中的更多可能性。
环境监测效用是指受众能够在电视节目中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变化[5]。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的小尾巴》全方面地展现了二孩家庭中的兄妹成长过程和二孩政策下的家庭关系,让受众通过观看节目掌握到了家庭、社会在育婴方式、儿童教育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例如,在节目中王睿涵带着妹妹去体检时,选择的是专门给婴幼儿做体检的医院,许多受众评论留言感叹现在有关儿童的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在另一次王睿涵带妹妹到儿童游乐园玩时,需要给婴儿换纸尿裤,当他带妹妹到母婴室的时候看着“母婴室”三个字略有犹豫,由此观察嘉宾伊能静也提出现在很多家庭也会有父亲或其他长辈带小孩外出的情况,其实可以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会更符合当下的家庭和社会分工情况。而在徐浩和徐小妹的家庭中,是因为二孩政策实施后才有了妹妹,老来得女的徐父对徐小妹有些溺爱,导致徐小妹习惯性吃醋,嘉宾的讨论和社交媒体上受众的互动让大家发现,原来这是许多二孩家庭面临的普遍现象。节目通过这样围绕着不同的家庭展开观察,带领受众注意到社会环境的变化,让受众获取新的社会信息。
在文娱节目丰富多样的当下,观察类节目和其他类型节目一样面临着同质化、商业化、后劲不足等问题,要想发展和创新,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受众带来精神上的放松,也要紧密贴合社会环境,展现社会现实,引导受众感悟人生。同时,要深入挖掘受众的需求,把握受众心理,突破自身的局限,制造节目看点。《我的小尾巴》节目打破了以往家庭式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局限,寻找到了新的突破点,让长期以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发展而被社会忽视的手足关系重新得到了重视,引发了网上“云养娃”的热潮,让受众在美好的亲情中得到了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