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中记者角色的三重转变
——以《四川观察》的实践为例

2023-10-24 04:02张心怡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4期
关键词:常规融合内容

张心怡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入媒体业务的操作过程当中,媒体融合在实践层面呈现出发展的多个面向。从技术、生产流程,到组织平台设计等要素的全方位更新,带来的不仅是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还有记者职业角色的革新[1]。围绕着数字技术对新闻生产范式、新闻组织架构的全方位重构,作为行动者主体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知也在发生剧变。“新闻常规”(news routines)是考察新闻工作者业务变化的常规概念,在学界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察新闻生产的环境,在社会学中被解释为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完成工作的一系列模式化的、常规的、重复的实践和形式。在数字技术不断形塑着新闻业新一轮运作逻辑的媒体融合时代,以记者的新闻常规如何转变的视角考察记者的角色转型依旧是理解新闻业面貌的有效途径。

自2020 年《四川观察》开始在互联网平台——尤其是抖音平台出圈之后,“观察体”就成为媒体爆款之路的参照系,《四川观察》也作为模板被部分主流媒体效仿。《四川观察》的走红,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成功的代表,对其转型过程的考察和深挖是必要且有价值的。本文以《四川观察》内部记者的新闻常规变化为例,审视媒体融合环境下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的变化,探讨新闻记者职业角色的转型。

1 新闻常规:媒体生产体系的重要坐标

新闻是时间性很强的信息形式,而新闻人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紧要的时间中不断筛选合适的信息和内容。由于新闻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新闻事件常常突发的特性,新闻组织,也就是媒体围绕着新闻发生的时间建立起的一套工作常规。塔奇曼(Tuchman)很早就在其研究《做新闻》中发现,新闻组织用类型化(typification)的方法对事件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报道的高效率。“新闻常规”是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日常新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固定模式,这套模式逐步成为新闻生产的标准化流程来框定媒体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个人行为向组织程序和形式的转变,并作为媒体组织运转如常的制度保证[2]。它不仅为复杂而多变的新闻工作带来节奏,也为个体与组织提供相互适应的过程。可以说,新闻常规的运作维系着媒体组织的正常运转,也指导着媒体从业者们的日常工作。对此,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也称:“常规(主导下的新闻生产) 就像把螺栓上的螺母拧紧一样。”

然而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数字技术对新闻内容和形式无疑产生了侵蚀性的影响,以媒介融合策略为主导的新闻生产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内容生产结构,开始了从骨到皮的全方位转型。随着新闻业媒介融合的动态发展和逐步加深,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常规也会随之调整,记者的角色也在此过程当中不断变化,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

2 常规之变:记者角色的三重变化

2.1 技术赋能:从信息素材的搜集者到信息价值的挖掘者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常规的变化,离不开新媒体技术对信息生产过程的介入。在传统媒体占据信息市场垄断地位的时代,记者的首要角色是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的素材搜集者,也因此媒体内部拥有一套针对不同信息来源的处理方式,或被称为新闻价值,或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的运作逻辑,构筑成记者的首要角色——信息素材的搜集者。为了履行这一职能,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和研究等方式获取真实、准确的消息来源。他们需要主动关注社会事件、新闻线索和重要话题,寻找新闻价值和报道的机会。除此之外,记者需要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事实核实和新闻验证并寻求多个独立的信息来源,交叉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一工作常规被卢因概括为“把关”,而把控信息传输渠道的主要行动者——记者则成为“把关人(gatekeeper)”。 换言之,传统媒体时代的记者是为受众打开观照世界窗口的守门人。

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媒体融合政策不断推进,传统媒体占据信息传输主导地位的格局被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市场当中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不断被压缩的注意力在互联网内容的你追我赶中更加稀缺。面对这种加速,新闻组织没有选择的被卷入到对时效的追求当中,由此带来了新闻生产常规的变化,记者的工作也不得不顺应这一趋势。这样的变化带来了一体两面的影响。一方面,信息传输的渠道丰富起来,受众获取信息不必只通过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把关人增多了,记者也不是唯一能够从事信息搜集的行动者;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市场上信息质量变得良莠不齐,受众获取高质有效信息的难度也在提高,这无疑是传统媒体记者再度焕发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在参差不齐的信息市场中不断挖掘信息价值,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因此,记者越来越投身于对用户生产内容的辨别和优化,运用其扎根于新闻行业的专业性和对受众市场的敏锐度,对用户所生产的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此期间流淌的新闻常规,从判断什么值得报道,变成了如何变成更好的新闻产品,记者也从信息素材的搜集者演变为信息价值的挖掘者。

《四川观察》的出圈,深刻印证了记者的这一角色变化。在出圈初期,《四川观察》抖音号5 分钟就可以产出一个内容,这是传统的新闻生产常规所无法达成的生产效率。而用户对素材的采集和提供压缩了新闻生产前期的时间压力,使得记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优化素材上面,以及如何生产爆款。《四川观察》为此也更改了媒体的管理制度,赋予生产团队以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得以倾注更多的精力在寻找优质的用户内容并加工成爆款产品上面。生产团队的工作交流大部分都是在线上沟通,偶尔会在线下,团队内的成员从传统的来台坐班制,改变为工作形式上的弹性工作制,因为上下班和开会所占用的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格外珍贵,新闻生产的场域也在组织规范的变化之下变得松动,场域内各主体的习惯也在改变,结果就是形成了新的组织关系和记者对自身角色的新认知。

2.2 用户参与:从在地化的生产者到全视域的观察者

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来说,“地点”是决定内容题材的重要参考,也因此形成了记者的工作日常,即要辗转于各种新闻口线上,通过其所建立的信息关系网络获取内容。而在地化的新闻生产既成为媒体的新闻常规,诠释新闻实现受众与现场近距离接触的使命,又由此衍生出接近性这一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奉行的重要新闻价值之一,建立其记者必须亲历新闻现场,实现真实的在场,完成见证人新闻(witness news)这一常规。除此之外,记者对新闻的随时在场也是保持媒体在受众心目中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3],真实、透明、客观、多样观点是构成公众信任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恰恰需要在地化的新闻生产来实现。对于传统新闻工作者来说,亲临新闻现场如同呼吸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他们一如既往的生产流程,必要时刻成为一种提升受众心理安全感的“元新闻话语”[4],阐释了媒体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公共话语如何维护新闻权威,作为重要的话术影响记者对其公共性角色职责的认知。

但是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技术的变革使得用户嵌入新闻生产的环节,将新闻现场与记者隔开了,在场成为一种经由技术建构的媒介化的在场,甚至用户要比记者先到达现场。记者要下沉的地点从实实在在的地理位置转变为了各类新媒体平台,借由平台用户完成在地的过程,这无疑更改了新闻生产的常规,也导致了记者在地化的生产者这一身份的变化。

当然,用户的参与并非一味地消除内容的权威度,还兼具对新闻生产范围的优化。在融合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当中,记者虽然与地点区隔,却换来了全域性视野的拓宽,生产范围的广阔,也扩大了用户的群体范围,在全域生产和用户期待的双重逻辑作用之下,记者完成了在地化的生产者到全视域的观察者的蜕变。

《四川观察》品牌内涵的形成诠释了这一过程。在用户的眼中,《四川观察》凭借其高密度的生产节奏和对全平台素材的调用被调侃为“四处观察”,而《四川观察》也乐见这一结果,将其品牌内涵定基为“带领用户四处观察”,实现了主流媒体责任和互联网形象的勾连。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四川观察》账号矩阵则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微博、抖音、快手还是哔哩哔哩的负责人,都做了类似的解释——“我们有内容发布的标准,平台(的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发什么”。“除了(领导)指定的内容之外的,基本上就是什么有流量就发什么,所以我们叫四处观察嘛。”用户的偏好及其主动行为所产生的流量,似乎在记者专业素养之外建立起了新的内容筛选机制,成为《四川观察》编辑部从事内容生产的常规流程,形成了内部对于记者角色又一认知。

2.3 平台逻辑:从内容的主导人到复合型运营者

随着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用户也从传统媒体的自有平台大面积地转移到商业平台上,并开始呈现出“游牧式”的信息消费特性,即不拘泥于一个平台的信息消费,而是在多平台上浏览碎片化的内容。可以说用户注意力的分配,除了能够按照头部、腰部和尾部的差异来大致评估高低流量之外,很难判断到底哪个平台渠道会占据更多、更稳固的用户注意力。而即便是头部平台之间的差距也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尽可能多的铺陈渠道,确保自有平台和不同商业平台内容的布局就成了融媒体记者的重要工作。

在此背景之下,新闻记者需要掌握数字技术和在线媒体工具的使用,包括社交媒体的运营、数据分析、多媒体报道等。通过学习新技能,新闻记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这是媒体融合时代记者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转变。在传统媒体占据主导的时代,记者面对的是内容如何精深、如何彰显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基于此展开对内容的筛查和制作准则。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融合式的新闻增加了新闻记者执行多重任务的压力,以及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中将新闻采集和讲故事的技巧进行融合的压力,这种能力被西方学者称为“多重技能”(multiskilling)[5]。比起围绕内容展开工作,记者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平台展开工作,适应各类新媒体平台的规则,以及维持各类平台的用户黏性成为记者绕不开的工作日常,平台逻辑深度嵌入新闻常规当中。这种技术要求与传统的新闻专业核心技能培训似乎没有必然关联:重要的不是如何讲故事的技巧,而是如何将新闻包装成适应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形式,以及如何通过增大曝光率获取更多用户的注意,通过加强互动提升用户黏性。这一重要变化,要求记者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同时熟悉新媒体平台的规则,培养网感,并且能够将同样的内容素材使用到媒体矩阵当中,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角色被称为“运营”,记者的角色也从内容的主导人转变成对全媒体平台无所不晓的复合型运营者。

因此在组建生产团队的时候必须需要具有网感的人,这也是“一种能力问题”。《四川观察》团队内的成员要时刻把握不同平台的“热点内容”,情绪点和可讨论性,成为他们运营的重点话题。除此之外,平台的规则不仅是对能见到的内容,那些被平台毙掉的不能见的内容也是规则的一部分,或者称之为算法黑箱。比起热点的可见性,哪些内容不能发或者发出来会被限制的规则则要隐晦得多,这就更需要团队具有丰富的平台使用和观察经验,而这个经验的累积也需要勤奋。

就《四川观察》的经验来说,网感是当下主流媒体必不可少的媒介素养,而如何培养网感则需要勤奋、观察和长期浸淫在平台之上,了解平台以及平台的用户。于是培养记者的“网感”成为他们新的常规,并由此衍生出了随时随地在线的生产方式,这是记者们追热点的最优解。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景的模糊不清,使得新媒体团队的工作不仅不轻松,反而负担更加重、工作运转也在不断加速。通过这样的方式,生产者的劳动成为数据变好的一个环节嵌入到他们的新闻常规当中,被技术逻辑驯化后产生的劳动,实际上是一种异化了的劳动[6]。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四川观察》内部记者新闻常规三重变化的阐释,揭示了新媒介技术变迁下从业者面对多样化的媒介情境的行动逻辑和职业认知。在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之下,各级主流媒体都在寻找的适用于自身的融合方式。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层面产生的旧惯习与新常规之间的碰撞,在这期间诞生的融合方式充分彰显着技术逻辑的渗透。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从业者夹带着传统职业意识和传统常规,从过去实践经验和生产模式中脱离出来,又在新常规中不断更新职业惯习。

虽然变化代表着地方主流媒体应对新媒体环境的积极态势,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新媒体生产团队现在的工作方式是配合新媒体平台生产特性选择的结果,记者的角色转变也是为了适应媒体融合环境的产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数据说话的新闻价值要求生产团队具备网感更好地服务于优良数据,无可避免地使记者们绕着点击率、播放量等数字打转,流量数字的宰制一方面便利了记者对内容投放效果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成为内容生产的掣肘,使得记者们陷入挣扎——如何在不违背专业底线与提高作品流量推荐和播放率之间保持平衡。这种抉择无疑也在不断重塑记者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

于是筛选合适且具有爆款潜质的信息就成了困难却又必须要面对的工作。原本有序的工作日常逐渐变成了无序且需要直觉的抽象条目,更增添了转型时期的迷茫感。此外,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抖音虽然占据着短视频类社交平台的头部,但也难保某一天会被竞争者超过,因此新媒体平台要想维持自身的位置和生存必须要拓展多方面的赛道,尽可能地获取更多注意力资源,而平台的不间断运转造就了平台上的主流媒体也要不停地勤奋。勤奋虽然是一条路径,但这个路径并没有一个上线,当竞品也开始复刻这一路径时,资讯类账号之间的内卷也就开始了。记者们在平台制定的游戏规则之下不得不更加努力地生产内容,这种萦绕在生产人员身上的焦虑,未尝不是平台技术逻辑带来的结果。新闻的具象化衡量标准,新的目标制定,以及新闻人的职业素养,都构成了新闻职业在新媒体时代的迷思,重塑着新闻人的职业解读。未来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模式和研究去突破现在的困境,达成新闻职业的新常规。

猜你喜欢
常规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常规之外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主要内容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