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还”解读《藤野先生》中的闲笔之妙

2023-10-23 16:12梁蓓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藤野先生闲笔仙台

梁蓓

《藤野先生》一文中,出现了很多与藤野先生其人无关甚至与全文无关紧要的内容。读起来不禁让读者充满疑惑:文豪鲁迅居然会写一篇“跑题”作文?非也。这些闲笔绝非累赘,而是鲁迅有意为之。如何解密文字背后的深意?请用这三把密钥开启。

还原整本书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要理解《藤野先生》,需要将这篇回忆性散文还原于整本书《朝花夕拾》的大背景下。文章开篇的“也”字,暗合上篇散文《琐记》,它记叙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文中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在南京数年,作者除了失望还是失望,“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因此有了下文的东渡日本的求学经历。满怀希望的鲁迅来到日本,本是希望寻到救国救民的道路,却没想到,目之所及全是梳着长辫,整日赏樱花、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

这让急于寻到救国之路的青年鲁迅备受煎熬!一面是日本青年对建设自己国家的雄心壮志,一面是身为“弱国”的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失望之际,鲁迅先生与那些身披救国图存外衣的清国留学生划清了界限。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鲁迅选择离开东京去仙台求学,希望在那里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此处我猜想,鲁迅先生选择仙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没有中国人。更具体地讲,是没有那些不思进取的清国留学生。这也在下文“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得到了印证。

还原作者情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此篇文章写于1926年,鲁迅初次到仙台是1904年,间隔22年之久。能让人记这么长时间的地方想必是非常著名的大城市吧。可“日暮里”“水户”这两处地名,就算你问日本人估计也鲜有人知。那这两处地名究竟有何用意?为何鲁迅先生要特地提及呢?

“日暮里”是鲁迅告别挚友只身去仙台见到的第一个驿站之名,兴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悟,以至于二十多年后身处厦门依然记得这个驿站名:日暮里。它不单单是作者心情的写照,更暗含了當时中国正如“日暮里”一般,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作为一个爱国青年,在途中看到“日暮里”这个地名,很自然地生发出忧国忧民之感。而“水户”是爱国遗民朱舜水客死他乡之地。看到这个地名,想必鲁迅升起对这位爱国者的敬仰之情。综上,两处看似无关的地名,却折射出鲁迅强烈的爱国之情。

还原历史景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这段文字实际上在叙写鲁迅初到仙台时的感受、感慨及生活情况。初到仙台的鲁迅,学校不仅免除其全部学费,还为其安排了专人负责其食宿。按文章的话讲,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但纵观全文,它与藤野先生无丝毫关系,实属闲笔。

但是我们把文章还原到大的历史背景中去,那时正值日俄战争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盛行,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人存在偏见,蔑视中国人。而在仙台医学院这个地方,却有一群善良、不带偏见之心的职员。也为下文叙写给他无私关爱、不倦教诲、热情鼓励的藤野先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得藤野先生的品性更为突出、更加鲜明。

再读《藤野先生》中的这些“闲笔”,突然发现闲笔不闲,每处都极具匠心。而要读懂这些文字背后的深意,需要我们将文字还原到《朝花夕拾》整本书之中,需要将自己化身为鲁迅一样的“为中华寻一剂良方”的爱国青年,需要将文本放置到更广阔的时代洪流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为何毛主席说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布心中学)

猜你喜欢
藤野先生闲笔仙台
践行幸福教育 奠基幸福人生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
饭后闲笔组诗
三仙台
高树标 《仙台》 190cmX290cm 纸本水墨
前边的几句话
西山闲笔
《藤野先生》创意设计
刍议《藤野先生》中的对比手法
《藤野先生》人物叙述视角下的解读
人踪灭处尽生悲——《小石潭记》“闲笔”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