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顿悟

2023-10-23 16:12珈语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3年8期

珈语

【导语】

生活是多种元素的组合体,既有明媚的阳光,又有电闪雷鸣。我们站在生活的舞台上,不仅要学会近观,更要善于远眺。人生的美景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学会思辨对待,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笑着走到最后。

没人注意也是幸福

陈鲁民

爬格子20多年来,我发表过好几百万字的东西,名字每年数百次出现在报刊上,总以为自己有点名气了,每以作家自居。可参加过几次作家聚会,去时皆踌躇满志,回来时像泄气的皮球——几乎没人知道我是写什么的,更没人注意到我发表过什么作品。也有作家出于客气,对我当面恭维:久闻大名!可一转脸,分明听见他在问别人:这位是写什么的,怎么没一点印象?

我的女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当高管,不到30岁就拿到百万年薪。要说这都是够露脸的事,在我住的小区肯定是独一份。像我这样虚荣心强的人,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可遗憾的是,就是对门的邻居都不知道。有时我和同门洞里的高邻一起乘电梯,无话找话,互问儿女情况,我这才找到炫耀机会。可下一回再见面,又谈起同样的儿女话题,人家根本就没印象,这让我很是郁闷。

直到看到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在《最愚蠢的一代》里的那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才释然并醒悟,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必要在意别人的评判议论,因为根本没人注意我。我时常看到有人小有错误或偶尔受挫,就喊着叫着“没脸见人了”“丢死人了”,其实都是自作多情罢了。没人会关心你的家长里短,你那点事甚至连进入人家的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未必有资格。

所谓“人言可畏”,那主要是对阮玲玉那些名人而言。说实话,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根本没有值得大伙说三道四的“新闻价值”。有工夫人家还不如去注意郭美美怎样炫富,芙蓉姐姐怎么去露丑,凤姐怎么去卖萌雷人……那些东西纵无价值,总还使人更有兴趣些,至少也能博人一笑。

即便是红极一时的明星,想引人注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常见到那些明星出演的影视剧即将上映之际,他们要故意闹点真真假假的绯闻出来,或夜店买醉,或与导演闹翻,或朋友生隙,花样百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人注意,以换取收视率。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轻松很多。我们虽然还要堂堂正正做人,但是既然没人注意,就不会再留意那么多风言风语,不会给自己增添那么多精神负担;就会坦然自若地干自己该干的事,直抒胸臆地说自己想说的话;想笑就放声大笑,不必在意是否失态;想哭就涕泪交加,无须考虑表情如何。既然你没资格流芳百世,那么自然也不可能遗臭万年——那也是秦桧、汪精卫们的“专利”。

没人注意,也是一种幸福。记得华人首富李嘉诚曾对记者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逛逛公园。”我们不是每天都在享受这种幸福,自由自在地、没人注意地逛大街、逛公园吗?因为“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来源:《京九晚报》,2022年8月29日)

【感悟】幸福有很多种形式,没人注意也是其中的一种。文中的“我”自以为发表文字好几百万便能引起别人的关注,自己的女儿年薪百万就能成为邻居们羡慕的对象,但是人们并不在乎这些。外界的冷淡让“我”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更体味不到幸福。其实,幸福是一种自我体验,没有人关注并不影响它的存在。文中,作者先现身说法再举例明星炒作,从现象入手再进行剖析,由此得出结论。结尾引述名人名言,起到了深化论点的作用。

固执与坚守相隔一座大山

游宇明

有篇小品文赞美坚守之可贵,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民国时期,某名人写了一本《小学识字课本》,这本书东西兼通,国学基础雄厚,是研究文字的重要学术专著,确实值得出版。书稿送审一年零九个月,教育部某官员认為“小学”二字不妥,并亲自致信作者,商请改动书名。没想到作者一口回绝,说“一字不能动”,并退回了预支的两万元巨款,书稿自然没能及时上市。

读完此文,我脑子糊涂了:民国时期,政府已将初等教育机构称为“小学”,正像它把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大学”一样,与民国以前“小学”这个概念专指训诂之学的含义迥然相异,该官员要求作者改动一下书名,以避免读者误解,这有什么问题呢?某名人的做法不过是一种固执,与坚守有什么关系呢?

由此又想起另外两件事。巴金的好友马宗融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的学者,1947年,上海某著名大学一批学生开展轰轰烈烈的“反饥饿”运动,校领导纵容国民党军警将十几位学生抓走,这使正在该校执教的马宗融难以接受,他发宣言、罢教、请愿,还将上了黑名单的学生藏到自己家里,结果遭到解聘。去台湾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因患肾炎,1949年马宗融回到上海,不久便病逝。马宗融的夫人罗淑早在1938年就逝世了,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巴金毫不犹豫地肩负起照顾的重任,并将他们培育成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这个故事,萧乾非常感动,他写信给这两个孩子中的姐姐,希望了解更多的细节。女孩回信说:“对于您的要求,我实在难以从命。我爱李伯伯,就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他不喜欢我们谈他写他,也不喜欢我们对报纸杂志谈及我们和他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见,不写他,也不乱说他……”

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将一生的精力都放在考古和文物保护上,他向当时占用故宫的其他单位追讨文物,使故宫成为完整的故宫。他坦率、真诚、勇敢,面对某些不合理的事情,敢于发表个人意见。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2.5万枚秦代简牍,是此前中国出土的秦简总量的6倍,举世震惊。当时一个很大的水利工程要经过里耶镇,作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的张忠培坚决反对,主张工程给文物让路。如今,里耶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湖湘文化风情小镇,游客如织。

巴金、张忠培有坚守吗?回答是肯定的。他们一个坚持默默做好事,决不以此沽名钓誉;一个信守职业良知,视文物为生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样的坚守,世间一些事完全可能变成另一种样子。

固执与坚守都有坚持的一面,因而常被人混为一谈,其深处是有本质区别的。固执是不合时宜、不顾代价地执守一些鸡毛蒜皮,这种执守其实是不值得的;坚守是将某些有利于生命的长远价值、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物倾尽全力保护下来,不怕付出心血、付出巨大代价,明显具有某种正向意义。

懂得什么是坚守非常重要。一般人一生只有七八十年的时光,前面二十多年是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播种”“萌发”期,后面二十来年是“退出江湖”的夕阳红,真正可以用来干事的也就是中间一段,即使这点时间也还要吃饭、恋爱、睡觉,还得适当休闲,实在经不起虚掷和浪费。不该执拗的地方不去执拗,我们可以少走许多莫名其妙的弯路;该坚守的地方坚守,我们便能在操守或才华上获得应有的光亮。

固执永远不是坚守的同义词,它们相隔一座大山。

(来源:《联谊报》,2022年2月21日)

【感悟】本文的标题为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明确指出了固执与坚持的不同之处。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坚持“一字不能动”,这就是固执。接着,作者选取名人事例来论证“坚持”,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一是巴金坚持默默地做好事,决不以此沽名钓誉;二是张忠培信守职业良知,坚持让工程给文物让路。文中,作者选取典型事例,将“固执”与“坚持”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幸运来自对不幸的警醒

游宇明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这段话讲得新颖别致又非常深刻。发此言者为著名教育家、美术家、音乐家、佛学家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没有就这个话题详细展开论述,但我们可以想到话中含藏的精髓。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不同的出生背景、教育经历、命运轨迹,只要一个人走的是正道,我们就不必对他指手画脚。有的人不是这样,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智慧才最卓越、最接地气,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自己的人生才最合理、最灿烂,最值得他人学习,因而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别人说三道四。这种“指教”许多时候并不到位,假若有人默认了,这种人多半会得到鼓励,认为自己真成了世界少有的民间教育大师,就去更多的场合逞能。

人要获得成绩,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就说出名吧,正常的途径就是将自己所从事的那个领域的事情做得特别到位,使大家觉得你的悟性和创造力非同寻常,值得尊敬。如果有机会“不劳而获”,比如因为单位好,可以天天抛头露面;比如父母能干,可以在自己出场时捎带着儿女“潇洒走一回”。

有些人喜欢搞歪门邪道。写文章,不是努力提高思想高度,着力艺术创新,而是专门找报刊编辑套近乎。做领导,把权力当成生意来做,你要审批一个事项,好的,晚上到我家来一趟吧;你想竞争一个什么项目,可以,哪天咱们私下聊聊,实际上就是要给你递红包制造机会。干工程,他偷工减料,只希望实现个人利润最大化。尝到甜头,这些人的投机心理一定会被大大地激发。侥幸获得不该获得的种种好处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弘一大师在说完上面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后有个总结:“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他老人家想说的话是:有侥幸心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人生的不幸,有的確实是要由老天负责的,比如旦夕之间的地震,比如无辜遭受的车祸,比如不期而遇的重大疾病;有的还真只能由自己负责,比如高己卑人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比如“躺平”造成的贫困潦倒,比如不守法纪遭逢的身陷囹圄……

人要超越自造的不幸,需要一件随身的行李,那就是自省。自省首先立足于是非心。遇到某个问题,先想一想对不对,该不该做,那些圣贤之人曾经如何处理。曾国藩年轻时也喜欢喝酒、闲聊、下棋、看美女,也不爱读书,不喜欢写字,没有明确的生命目标,倭仁、陈岱云等师友的提醒使他有了正常的是非心,他培养了自己对学问的兴趣,学会了自律。正是早年的这种是非心拯救了他。我们也得对自己有点期望。自我要求老是那么低,将别人的生命底线当成高标,一个人很可能对自己放松要求,不会将说错几句话、投几次机、违几次纪当回事。相反,你的自我期许拥有一定的海拔,就会自觉去走多数人觉得艰难的路,自愿去吃一般人不敢吃的苦,最后也可享受普通人望尘莫及的生命光华。

绝大多数幸运其实都来自对不幸的警醒。

(来源:《义乌日报》,2022年12月30日)

【感悟】本文以弘一大师的话开篇,带领我们参悟其中的道理的同时,也明确了“幸运来自对不幸的警醒”。谁不希望幸运伴身边,“不幸”却不请自来,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羁绊。与其逃避,不如积极面对,在化解“不幸”的过程中来“幸运”。比如,年轻时的曾国藩学会自律,让自己告别“不幸”而拥抱绚烂人生。文中不仅介绍了“不幸”的类型,还给出“超越自造的不幸”的办法,在论述上由浅入深,阐释了面对“不幸”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