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联合揿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2023-10-23 08:52马奇林冼晶晶黄玉凤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雷火月经周期原发性

马奇林,冼晶晶,黄玉凤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原发性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病症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部酸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常困扰患者生活、学习和工作[1]。临床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疼痛,但止痛时间短,副作用较多,易产生耐药性[2]。近年来,中医治疗痛经取得了明显的镇痛效果。雷火灸可通过热传导刺激相应穴位,将穴位、灸法、药物三者有机结合,起到温经通络、活血调经的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的优点[3]。揿针是一种皮内针,属于针灸治疗的一种,通过将其埋进穴位后发挥长时间的微弱刺激作用,加速气血运行,从而减少痛经症状发生频率[4]。本研究采用雷火灸联合揿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至12 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7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 例。对照组年龄16~29(23.04±0.55)岁,病程0.5~10(3.19±0.57)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8~28(23.07±0.64)kg/m2,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4.18±1.51)分;观察组年龄16~30(23.11±0.47)岁,病程0.4~13(3.22±0.61)年,BMI 18~28(23.12±0.58)kg/m2,VAS 评分(4.23±1.48)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VAS 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并通过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5],辨证分型符合寒凝血瘀型[6]:经前期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延后,量少,经色黯而有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6~30 岁,既往有痛经史;VAS 评分≥4 分;经期在3 d 以上;近2周内未服用止痛药、激素药、镇静药;自愿接受本研究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月经周期不规律者;精神病患者;哺乳期妇女;皮肤对热刺激敏感者;对雷火灸条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在月经来潮疼痛时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2,规格:0.4 g/粒)治疗,每次1 粒,每天2 次,不痛即停药。共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观察组 予雷火灸加揿针治疗。

2.2.1 雷火灸 取穴:八髎、神阙、曲骨、关元、气海、子宫、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十指冲。患者取俯卧位,将雷火灸条点燃置于专用灸盒中,再将灸盒横放于八髎穴上进行温灸,时间为15 min。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将灸盒置于脐部,对神阙、关元、气海、子宫、曲骨穴进行温灸,时间为20 min,以局部穴位皮肤稍有温热感为度。再取双侧三阴交、足三里穴,手持雷火灸条在穴位上方3 cm 处行小回悬灸,10 圈为1 次,持续灸5 min;最后,在十指冲穴垂直雀啄灸63 次,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宜。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以免烫伤。雷火灸于经前7 d开始灸,每天1次,灸至月经来潮第1 d为止,连续灸3个月经周期。

2.2.2 揿针 雷火灸治疗结束后再行揿针留置。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先用75%乙醇消毒患者双侧地机穴、次髎穴,再拆开一次性无菌揿针包装,取出无菌揿针,将针直接刺入已消毒的穴位皮肤上,按压粘附固定。每日按压胶布3~4次,每次约1 min,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两次间隔4 h。于经前7 d 开始,每2 d 进行1次,留针2 d 后取针再行埋针,至月经来潮第1 d 为止,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VAS 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7]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的疼痛情况。使用一把标有0~10 数字的尺子,最左端为0 分,最右端为10 分,让患者依据机体疼痛感受给出相应的数字,数值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评分≤3 分,代表轻微疼痛,患者可耐受;评分4~6 分,代表中度疼痛,对睡眠质量无影响;评分≥7 分,代表强烈疼痛,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3.2 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持续发生时间 采用COX 痛经症状量表(CMSS)[8]评价痛经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发生时间。CMSS 量表包括18 个条目,均按5 级记分法,症状严重程度:0 分为无感受,1 分为轻度感受,2 分为中度不适,3 分为重度不适,4 分为症状非常严重。痛经持续发生时间: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症状持续时间<3 h,2 分为症状持续时间3~7 h,3 分为症状持续时间>7 h而<24 h,4分为症状持续时间≥24 h。得分越高表示痛经症状严重程度越高,持续发生时间越长。

3.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拟定。治愈:患者月经前后或经期腹痛消失,身体无不适,随访3 个月未见复发。好转:患者月经前后或经期腹痛明显缓解,症状积分减少达治疗前的50%及以上,但随访3 个月内有复发。无效:患者月经前后或经期腹痛未见好转,症状积分减少未能达治疗前的50%,需服用止痛药。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结果

3.5.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第1 月经周期、第2 月经周期、第3 月经周期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第3 个月经周期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49 48治疗前4.23±1.48 4.18±1.51治疗后第1月经周期2.59±1.05①3.04±1.27①治疗后第2月经周期1.93±0.75①2.24±1.08①治疗后第3月经周期0.84±0.39①②1.72±0.83①

3.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持续发生时间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严重程度及持续发生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症状严重程度观察组对照组49 48治疗前3.62±1.25 3.55±1.29治疗后1.07±0.52①②1.64±0.71①症状持续发生时间治疗前2.79±1.11 2.81±1.05治疗后1.19±0.46①②2.21±0.92①

3.5.3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例)

4 讨 论

西医妇科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有关。前列腺素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产生下腹痉挛性绞痛,当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可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引起子宫缺血,导致厌氧物积蓄,刺激疼痛神经元而发生痛经。西医常使用布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产生,防止子宫过强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但长期使用可诱发胃肠道疾病[10],具有一定局限性,且停药后易反复。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寒凝血瘀,血行不畅,冲任失调可见月经推后,经色黯而有块,经前期或经期小腹冷痛。雷火灸是由“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发展而来,在艾绒基础上加入麝香、乳香、木香、沉香、干姜等20 多味芳香化浊、醒神开窍、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药物,并增加了含有芳香气味的油脂树皮和柏树茎,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的特点,与普通艾条比较,雷火灸渗透力更强,药效更突出[11]。雷火灸中主要成分艾绒是纯阳之物,能通十二经,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麝香味辛性温,开通走窜,具有活血通经、止痛之效;乳香辛散走窜,能行血中气滞,散寒止痛;木香长于行气止痛;沉香味辛行散,能行气散寒止痛;干姜味辛性热,可加强温中散寒之功。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热量,通过腧穴传导调节作用将药效渗透至组织深部,从而发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八髎穴对应女性的子宫和卵巢部位,局部灸热后能使经络通畅,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体内的瘀血,缓解痛经症状。神阙穴具有固本培元、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散寒祛湿的功效。曲骨、关元、气海、子宫穴主要位于下腹部,关元、气海穴具有很强的补虚作用,曲骨、子宫穴具有调经止痛的功效。足三里穴可补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此二穴具有活血调经、益气健脾、补肝肾之效[12]。研究表明,雷火灸能有效减轻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但缓解痛经症状发生的频率欠佳[13]。

揿针属于针灸疗法的一种,可通过浅表组织埋针,促进神经中枢兴奋传导,刺激神经末梢,刺激脑下垂体释放β-内啡肽(β-EP),发挥止痛效果。林招国等[14]研究显示,揿针疗法通过作用于浅表组织,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子宫缺氧症状,改善痛经症状。本研究中揿针选穴取双侧地机穴、次髎穴,次髎穴位于骶部,局部有骶神经通过,深刺可触及神经丛,调节盆腔脏器功能,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并通过刺激使患者体内脑啡肽的含量升高,提高痛阈,还可以使脊髓背角发生节段性抑制,从而影响痛觉信号向上传递,达到止痛效果。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可止痛、调经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痛经CMS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雷火灸联合揿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痛经严重程度,缩短痛经症状持续发生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雷火月经周期原发性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