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路径分析

2023-10-23 22:50:20顾亚琴上海市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习惯幼儿园

顾亚琴 上海市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单单只是帮助学生完成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到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成长上,并结合不同教育阶段儿童的思维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素质教育及核心教育理念。而对于学龄前的幼儿,则是基于“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将教育落实在幼儿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养成的层面上,特别是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提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更加快速和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今后的知识学习与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升入小学后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节奏与学习生活。因此,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在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时,也需要充分关注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小学低段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复习、记录、提问、观察、书写、背诵等多个层面,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了解清楚幼儿应当掌握哪些能力与技能后再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提前预习,定期复习 其中预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一个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始,根据课程要求,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单元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一个阶段是课前预习,即在教师正式开始教学前,学生先对课文进行相对仔细的阅读与浏览,结合自己的认识尝试理解课文内容,以便能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而复习就是在一堂课结束以后,回过头来梳理结构和巩固记忆的过程。预习和复习的效果往往会在很多时候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形成认真预习与复习的意识。

勤于动笔,敢于发问 笔记是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记笔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重复记忆的过程,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还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复习提供素材与帮助。而提问则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查漏补缺。此外,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养成动笔和发问习惯,还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文字表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帮助幼儿完成基础的语言文字积累的同时,又能够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胆识与自信,有利于活跃幼儿的大脑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仔细审题,细心观察 粗心大意是很多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年龄与思维特点的影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种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可以通过仔细的探究和细心的观察规避。而站在人的发展轨迹与生活需求视角上来看,帮助幼儿养成仔细审题与细心观察的习惯,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有效性,还能够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与生活体验。

认真书写,善于背诵 书写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认真书写则是幼儿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意识,工整、漂亮的字迹不仅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更加准确地理解幼儿想要表达的意思,还能够给他人更好的视觉体验,促进幼儿审美意识的发展。此外,死记硬背虽然不被提倡,但背诵仍旧是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更多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记忆黄金时期的少年儿童们来说,将知识牢牢地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重复翻阅工具书的时间,对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够产生极大的助力。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学龄前幼儿普遍不具备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在习惯养成上需要借助外界的监督与引导。特别是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幼儿天性好动,容易被外部环境中五花八门的事物转移注意力,生活阅历的不足更是容易让他们在面对生活或者学习的转变时产生不适应,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任务,符合这一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需求,能够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幼儿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确保幼儿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幼儿园教育不涉及系统性的知识学习,更多地偏向以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将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学习规范、意识规范等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基本意识渗透进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完成对幼儿基础思维和基础行为的引导,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保证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启蒙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有利于保障和提升各项教学活动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达成促进幼儿思维成长与价值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

引导幼儿提升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 幼儿的很多行为表现与语言表达往往会呈现出无逻辑、无秩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言语与行为之间的跳跃性。例如,他们会无缘无故地说出一些没头没尾的话,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或是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系统性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而从本质上来说,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对幼儿自我约束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在思维意识层面上对幼儿成长进行的干预与引导,一方面有助于集体性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思维逻辑体系的构建。

助力幼儿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当下的学习与成长,更能对他们未来的性格习惯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幼小衔接这一过渡阶段的大班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无论是在学习节奏还是生活节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想要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就需要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完成对幼儿性格与品行的定性,培养幼儿坚持、质疑、创新、团结、合作、进取、精益求精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以便让幼儿在进入小学以后更快地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学习节奏。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路径

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教育主体,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幼儿思维、行为、品德、意识的熏陶,借由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世界,从而提升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尤其需要担负起帮助幼儿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任务,站在幼儿的视角上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与思维逻辑,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渗透教学,通过行为引导与思维引导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品格,为幼儿未来的发展铺路。

依托幼儿园与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引导 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幼儿习惯和品行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未来的思维发展与行为养成都能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对此,教师首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作为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幼儿的实际性格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下完成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引导,借由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幼儿对于学习活动和学习习惯的认识,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和儿歌等载体来为幼儿提供具象化、形象化的画面以增强幼儿的代入感。如“小朋友,排排坐,头摆正,肩放平,脊柱直,胸前挺,坐姿好,人人夸”这类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坐姿提出明确要求的儿歌就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规范的学习坐姿应当是怎么样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幼儿的记忆规律,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定期的巩固,秉持长期且持续的教育准则,不断加深幼儿的记忆。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与自制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阶段大部分教育活动的载体,迎合了幼儿天性爱玩的思维特点与行为特点,能够借由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此,幼儿教师也可以充分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原有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下进行延伸,将学习习惯培养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游戏教学活动中,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通过鼓励与表扬的方式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激励幼儿独立且自觉地完成生活与学习中力所能及的小事,从而促进自制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为幼儿设置相对应的游戏规则,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作为驱动力,将培养重点落实在自主管理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觉监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能够在完成游戏后主动将材料和道具放回原处,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小红花或者小印章作为鼓励,推动良性循环的形成,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家庭教育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 家庭是幼儿完成活动、交往和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家长的教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在很多时候能够直接决定幼儿性格、行为和成长方向,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道路上,幼儿园和家庭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家园双方都应当注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与行为培养氛围。在此过程中,家长首先需要展开自我教育,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在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与成长空间的同时,充分关注幼儿实际的思维表现与行为表现,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与带头作用,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逻辑体系与价值观念。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提高自己的思维高度;二是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娱乐方式;三是给予幼儿更多倾听与表达的机会,使幼儿能够养成热爱知识并追求知识的习惯,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完善思维认知体系,从根本上推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开展专项锻炼活动助力幼儿习惯养成 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来看,单纯的言语说教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在幼儿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多资源的整合与渗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各项个人品质和能力技能的提升。对此,幼儿园可以尝试通过开展专项习惯培养活动来更加全面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培养时间观念。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拥有良好时间观念的人往往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安排相对应的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与有效性。对此,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为幼儿规定好时间,如在玩老鹰捉小鸡时告诉幼儿在10 分钟以内不被抓到就有小礼物等。二是培养书写习惯。对于学龄前的幼儿们来说,开展早期写字教学的目的并非要让幼儿能写多少字和要把字写得多么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写字技巧,工整地完成一个字的书写。对此,教师可以借由美术或者绘画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汉字结构、笔画次序等书写的基本知识,同时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写字姿态。三是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索的主要途径,更是拓展学生眼界与思维的重要渠道,对幼儿未来各个学科的学习都能够提供助力。对此,教师可以借由简单易懂且生动有趣的绘本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结合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主题来开展相对应的读书活动和制定相对应的读书计划,让书籍成为幼儿最好的老师。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阶段的行为习惯引导和思维习惯养成主要依靠教师和家长这两个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主体来完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还能够对幼儿思维认知和思维逻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幼儿未来的终身学习与终身成长都有着不可被替代的指导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以幼儿的实际成长情况与发展规律作为前提,遵循科学的培养规律与培养方法,抓住幼小衔接这一关键的时间点来为幼儿提供必需的监督与引导,综合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学习意识,结合多方的能量与资源来提升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学习适应能力,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中完成幼儿思维认知体系基础框架的构建,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习惯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上课好习惯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好习惯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