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激趣: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的利器

2023-10-23 22:50:20林丽芬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中心小学
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语文

林丽芬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中心小学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核心板块,共同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但经调查显示,相较于阅读而言,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普遍不高,“谈写色变”“落笔无词”等现象屡见不鲜,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也深受影响。究其根本,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原因无外乎“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模式固化、学习方法无章导致学生写作能力迟难提升,写作兴趣彰显不足。

小学中高段学生正是发展写作能力的黄金时期,针对在传统语文习作教学中,很多学生普遍处于“被动”写作状态,习作成为令教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抓住中高段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对习作教学的重视程度,立足学生视角审视当前习作教学现状,捕捉影响因素,在不断实践中谋求良方,秉承激趣育人的原则,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小学中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重技巧,轻情感 教师是习作教学的关键引导者,其教学理念根本上决定了习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同教学理念指引的教师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等方面会使教学呈现不同的样态。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皆在积极进行教学理念变革,但仍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知识为本、技能本位的教学观根深蒂固,无法轻易跳脱依参而教的“怪圈”,导致习作教学流程化特征严重,习作教学更加偏重技能教授,通篇讲究结构技巧,忽视了学生感性的情感化学习需求。在这种统一而教的理性习作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大致相同,作文模板化、雷同化现象严重。

重教材,轻拓展 教材虽然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参考,却不是唯一参考。但很多语文教师进行习作教学备课时太过依赖教材的问题严重,教学思想、教学资源拓展不足,而且仅把习作定位在单元固定板块,课时少、内容薄,学生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各类作文知识,还要按时完成写作任务,导致写作压力过大,趣味不足,学生逐渐丧失习作兴趣。新课改提倡多元化教学,大力主张教师改变依参而教的思维,鼓励其依托课外资源衍生良好的教学思想,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但是在功利化、任务化的教学大环境下,很多语文教师普遍对新课改习作教学要求的落实不足,习作教学重教材、轻拓展的问题依旧突出。

重阅读,轻作文 阅读与写作素来被称为语文学科的“双翼”,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通过阅读习得知识养料,内化陌生经验,通过写作实现语言建构,进行文化输出。但是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教师对阅读教学倾注的心思、精力和时间远超于写作教学,教师更喜欢从阅读中提炼核心素养培育要素,组织学生理解、感悟、思考语文知识内涵,这也是阅读课堂较之写作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的原因。重阅读、轻作文的教学现状,逐渐改变着学生的思想,弱化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导致阅读和写作教学地位出现严重偏衡的问题。

影响学生写作兴趣发展的因素分析

教学外在因素 一是习作标准过硬。目前很多教师对新课标规划的写作教学要求仍然一知半解,普遍习惯以自我经验主导学生习作,常常借助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写作。小学中高段学生逐渐由写话过渡到写作是一个艰难且需要长期磨合的过程,需要依据语文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的高阶写作观念、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由浅入深地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但是反观教师习作标准设定,往往偏深、偏硬,对于情感、态度、习惯等软标准设定存在忽视,学生还未学会“跑”就要求其学习“跳”,最终导致“跳不起、够不到”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推动目标落地的重要决定因素,习作教学需要有维有度、有章有法。写作是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的语言、思想外显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感性的写作环境更是驱动学生佳作生成的关键。所以,习作教学也要在开放、自由、有温度的课堂环境中开展,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想学、想写,敢想、敢写。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方法略显单一,习作定位偏理性应试、习作主题偏教材给予、习作过程偏固化流程,学生每一次习作课的执笔落笔都像是完成既定任务,毫无新鲜感可言,习作兴趣不高实属正常。

学生内在因素 一是素材积累不足。素材是作文的血肉,空有灵泛的思想、卓绝的技巧,而没有现实丰富素材的支撑,所产出的作文不饱满、雷同高、情感低,让人读起来感觉是在填空补话。现阶段的小学生好玩爱动,往往没有形成良好的习作意识,缺乏生活观察、阅读积累的意识,导致写作素材库空洞无物,一到写作时便会由于缺乏写作素材而抓耳挠腮,很长时间都写不出东西,最终走向空想抄袭、虚假作文的地步。事实上,写作素材源于阅读、源于生活,且数不胜数,学生每天都会亲历各种各样的素材源,但是很少有人留心观察、及时记录,只能哀叹于方到用时才觉少,这种无物可写、无词可作的“痛苦”也让学生逐渐丧失习作兴趣。二是练笔频率不足。好的作文是在大量不厌其烦的练习中产生的,定时定量的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不二之选。但是观察小学生习作学习的现状,学不离笔、自由练笔的现象很少见,“小作文”活动很少出现在学生业余时间,只有在习作课和一些零散的写作任务驱动下,他们才会执笔写文。而练笔频率不足、实践反馈不够,则会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发现、分析、归纳、纠正自己写作思想、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写作能力发展缓慢,写作达不到笔随心动的境地,所以畏惧写作、厌烦写作的现象很是普遍。

小学语文习作激趣教学的应对策略

创设感性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习作而言,若没有兴趣的支撑,他们往往会苦于思考、懒于动笔,写出来的文章也会缺少灵魂,沦为泛泛之作。情境于学生犹若水之于鱼,兴趣能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衍生。因此,教师要善于以激趣为着力点,运用各种资源、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熏陶和涵养中唤醒学生习作活力,激发创作欲望。习作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写作素材视频化、写作训练游戏化、写作技巧图文化等,教师借助图片、视频、游戏等载体生成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当前小学生感性认知特征,能够激活课堂氛围,提高习作效率。例如,在“漫画老师”习作教学课上,本节课的习作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捕捉一个人的鲜明特点,恰当提炼漫画老师的鲜明特点和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写作对象与老师有关,通常情况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威严高大的,学生对老师普遍抱有潜在的畏惧心理,若是不加任何情境的铺垫和引导,只是在教授习作技巧后便让学生动手写作,学生很容易陷入不敢想、不敢写的心理状态,写出来的作文“客套”“敷衍”居多。为此,教师可在教学导入阶段,以素材和游戏为支架创设师生互动情境,通过自由开放的情境氛围弱化学生的心理畏惧,提高其习作趣味。如教师提前通过手机智能软件生成某一位或多位教师的“漫画照片”,并在课堂中呈现给学生观看,让其猜一猜照片中是哪一位老师。然后,请学生围绕漫画照片说一说“他”或“她”具有哪些特点,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教师以亲和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由抒发心中感想,每个人都要上台说几条老师的特征。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作为学生写作的思路参考。最后,在情境铺垫下,教师开展写作技巧讲解、呈现相关范文、渗透教学目标、组织写作实践,学生激情满满、兴趣十足,完成的作文摆脱了官方客套,个性十足。

丰富素材积累 写作好似盖房子,没有砖头、水泥便无法建起高楼大厦,同理,没有写作素材,学生便写不出优质文章,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教师要立足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一是借助课内阅读教学,在讲解优秀作者成篇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用词、造句手段,理解每一个关键词汇在文章中的妙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把好词佳句摘抄到自己素材本上,每日温习品鉴,形成深刻记忆。二是大量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且在读书时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通过自主查阅、询问父母、同伴交流、求助老师等方式深刻理解吸收课外读物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是何用意、适用于哪些场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大大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教师定时检查学生素材积累情况,通过硬性约束手段促使学生习惯养成。其次,教师要有意引导、创造学生积累素材的机会。例如,围绕爱国主义课文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长津湖》电影,将整个观影活动作为现实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畅谈观影感悟、书写观影感想、记录影片感人片段,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写作的参照。又如,要求学生每天简笔记录一件令自己记忆深刻的生活事件,发生在哪、发生了什么、人物有谁、为何深刻等,这些关键因素是今后激活学生写作潜意识的“钥匙”,每天一件。日积月累,学生又怎会陷入无材料可写的尴尬境地。素材多了,写作轻松了,兴趣自然也便浓厚了。

创造练笔平台 通过大量的练笔,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面对各种写作任务也不再畏难、畏惧,写作过程水到渠成,写作兴趣亦会实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需打破传统习作课割裂设置的现状,抓住语文课内外教学各类契机,积极为学生主动创造练笔平台,逐渐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通过常态化练笔训练发展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读写结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教材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选的模范文章,蕴含诸多有益育人元素,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一是通过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作者运用的各类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发展学生理解能力。二是常态化布置随文练笔任务,可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缩写、续写、改写、创写等操作,在已有文章基础上,借鉴作者构篇技巧方法,融入自己写作思维,生成一篇篇小短文,教师认真审阅评价,以良好的执行力促进语文教学的读写融合。其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工具性、人文性功能特征,秉持创生的理念,多维度拓展习作活动。例如,长期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主题可以围绕单元习作课教学内容设定,如以“小小动物园”为主题,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动物园的各类资源,书写演讲稿,在语文课前进行激情讲演。也可以脱离教材单纯围绕生活见闻设定,还可以将两者结合,如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琐事蕴含的父爱、母爱,写一写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并在课堂讲述出来。通过三分钟演讲活动这一杯课前清茶,学生从羞于表达到勇敢说话,其信息搜集整理能力、生活观察能力、语言建构能力皆得到有效锻炼,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实现潜移默化发展。

完善习作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反馈、检测、调整等诸多功能,是打造习作教学闭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传统习作评价多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独评为主要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作文批改意见,整个评价流程较为单调、互动不足,学生写后再构意识、兴趣激发不足,评价效果略显低质。为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评价施展意见,从方式创新、主体多元的角度重新思考完善的习作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价值,用更加有趣、有序、有料的评价活动助力学生习作兴趣发展。例如,执教“漫画老师”习作课,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将学生科学划分评价小组,将班级作文随机分配到各个小组手中,人手一篇,学生需要围绕教师设定的评价标准,认真审阅他人作文,结合自我认知经验,给出五十字左右的评语,找出自认为作文中语法错误、词汇运用不当的地方,给出批改建议。同时,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后共同推选本组佳作,给出入选理由,教师可以让这些优质作者上台讲一讲自己的写作思路、技巧,供他人学习。在这种习作评价模式中,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当“小先生”的乐趣,都想入选优质作者行列,学习动力更足、习作兴趣更旺。

综上所述,写作是一种对知识深度思考并进行外显输出的过程,佳作的生成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需具备良好的写作态度和积极的写作兴趣,兴趣是驱动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活跃因素。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正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的关键时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习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此,基于小学中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分析制约学生写作兴趣发展的影响因素,我们认为语文教师需对影响学生习作兴趣提升的关键因素进行集中审视,并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习作多元化教学要求,从情境作文、素材积累、常态练笔、互动评价等维度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激趣路径,以兴趣培养为抓手,增添趣味元素、丰富习作活动,彰显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打造习作教学新样态。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习作展示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