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10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学校在日常发展方面需要充分重视起这部分内容,降低互联网发展为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互联网本身在提高大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获取效率时,同样也会夹带各类负面信息,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学工作者要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角度上,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以此来为大学生的成长增添助力。
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能够为互联网带来更多的内容拓展,优化信息之间的传输效率,但是在浏览各类互联网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对负面信息进行过滤与筛除,则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这方面出发,高校教学工作者在带领学生展开专业知识的授课工作时,需要及时明确学生的心理状态,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检测或者心理评估,如果学生存在有心理上的问题,则要及时为其进行相应的干预,协助学生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之中,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学生们可以定向抵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为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互联网允许人们基于自己的兴趣加入感兴趣的网上群体,从而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人际圈。
学生在互联网可以匿名进行交友,交谈者可以对对方真实身份一无所知。这也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使交际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
在大学阶段,学生在使用手机与电脑方面会变得更加自由,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各类知识与信息进行获取。而教学工作者在推进大学生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也可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运用网络信息传播效率快这方面的特性,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类应用方式,明确大学生更加偏好的教育方式,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这类方式的应用,也可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贴合大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促使教师采用更为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教师在推进自身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时,可以站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来分析学生目前可能存在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而这类技术也能够协助教师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应用效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讲解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去搜集不同类型的案例,将相对抽象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以此来协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协助教师去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案例,分析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的共通性,在这一过程中去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以此来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整工作。而大学生在生活上有问题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心理教师匿名投递信息,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
从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教育事业推进成效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高校教学工作者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成效,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则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充足的重视,协助学生规避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参与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方面,如果能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生在当前成长与学习阶段存在的各类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如果在日常工作的推进方面,能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则可以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对应的技术支撑。教师在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驾驭教学工作时,可以用云计算与大数据这两类技术来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分析学生可能会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教育,帮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调节方式进行整理,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异常,从而在第一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丰富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方式,教师在具体的授课方面,不但可以利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学习短片与PPT,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优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应用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存在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渠道,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代青年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调节工作,则产生相对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这部分内容只是被应用在日常教学方面,则会导致真正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帮助,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方面不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课堂教学方面。如果想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利用不同的社交平台与社交软件,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畅所欲言,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例如,教师在推进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但要为学生普及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还要对学生的表现展开分析,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协助学生更快地恢复到健康状态。而在心理健康状态干预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这类方式,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利用投票等方式筛选出小组长。小组成员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小组长可以及时将其汇报给老师,通过小组成员或者老师的帮助,来协助学生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这类方式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可以实现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师实时沟通,帮助教师能够明确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
教师在应用这类教学方式时,要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建立起相应的学生档案,将学生目前的心理发展状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已经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充分记录下来,将这些信息作为工作展开与应用的蓝本,为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内容上的支撑,优化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目前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深入跟踪,为学生答疑解惑,确保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予以帮助。
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会利用到不同类型的社交平台,并且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来更加自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观念,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畅所欲言。从这方面上出发,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网络社交团建或者平台,来为学生目前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调解,满足学生的各类心理诉求,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应用,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成效。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在学习与成长阶段所具备的心理健康状况,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平台,让学生利用这类平台去发布自己在学习与生活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带动教师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这类问题展开调整与完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工作者在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时,网络本身所存在的虚拟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安全感,让学生能够打消面对老师时存在的各类恐惧与逃避心理,将自己的实际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当前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效果。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来建立网络论坛或者微信群、QQ群等,调动起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协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优化大学本身所具备的人文环境。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展开与推进方面,如果想要在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成效,则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搭建予以充足重视。首先,高校领导层与教学管理人员在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时,要对大学生上网过程中的偏好进行一定的分析,将满足学生信息获取需求作为工作展开方向,调动起互联网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各类应用特性,搭建起符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评估网站。
对这类网站进行前期设计与搭建工作时,可以运用分层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与信息分门别类地整合在一起,不但要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需求,还要保障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在网站浏览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帮助,缓解心理问题为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后,教师在教学过程还要对心理学所涉及的各类理论知识充分应用,确保在带领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工作后,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身,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调节,让学生不再羞于袒露自己的内心所想。
例如,高校领导人员与教学管理工作者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为学生讲解与心理学存在关联的各类知识。此时可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对应的讲解视频、音乐或者动画,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到这类知识内容。此时也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展开应用,调动起社交软件本身所具备的信息传输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社交软件的匿名投递功能,来与心理医生或者老师进行沟通,将自己在生活与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应用,提高大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心理素养。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明确他们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认清自己的长处与短缺之处,了解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存在的差距,激发他们的成才欲望与自我意识。学校要创造多种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中自我的价值感和自豪感,从而觉得生活富有意义。
重视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过度接触网络会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对网络的依赖。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判断的标准、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等;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学校的宣传舆论教育阵地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以理智的态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地使用网络。将线下心理健康咨询和线上的心理健康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优化心理素质。
在推进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时,相关研究人员可以从搭建起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拓展网络咨询服务、优化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去推进,寻找更加适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方式,满足大学生在学习与成长方面产生的各类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优质人才。